第二十四章:兵贵神速转乾坤(1 / 1)

看着曾国藩和胡林翼的这两封举荐左宗棠出任浙江巡抚的奏折,咸丰帝的脸色越发难看,

他斜眼看了一下底下自己的心腹重臣,同时也是军机大臣的肃顺,冷声问道:“肃顺,你怎么看有关这个左宗棠的事情?”

肃顺递给咸丰帝另一封奏折,无奈的叹气道:“这是以郭嵩焘为首的一众湖南官员为左宗棠求情信,以及联名请求朝廷重用左宗棠的联名奏章。”

咸丰帝扫了一眼那封湖南官员的联名奏章,只见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咸丰帝又低声默默的将这句话重复了一遍后,一把将这封奏折撕碎,恼怒道:“这帮湘蛮子真是好大的口气!湖南也是王土,有王土之地只认天子。”

众臣看咸丰帝大怒,全部跪拜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咸丰帝发了一通脾气后,逐渐冷静下来后,肃顺这才找准时机,委婉的劝谏道:“圣上,这帮湘人,虽然越发狂悖,但不得不说,他们也是有些真本事的。反正眼下浙江几乎全境沦陷,朝廷内外确实无人敢在此节骨眼去接手这个烂摊子。既然这样,不如就将那个左宗棠放到浙江巡抚的位子上去,任他施为,且看看他能如何作为。若他能收复浙江最好,若是他毫无所建树,到时候,再找个理由将他处置了,也不迟呀。”

咸丰帝没有直接表态,而是问道:“浙江巡抚王有龄那边,最近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肃顺摇了摇头道:“杭州城被围了已经一个多月了,想必多半是凶多吉少了。”

肃顺话音刚落,外面就传来了一声急报道:“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浙江巡抚王有龄见无援军,守城无望下,已悬梁自尽了。”

这一道急报刚刚落下,另一道急报声有匆匆又传来道:“英法联军悍然炮轰天津汉沽口岸了!”

听着这一声声军情急报,咸丰帝和肃顺同时慌了神了,焦头烂额的咸丰帝略一思忖,便下旨道:“马上给曾国藩传旨,说朕已答应让左宗棠负责督办浙江军务,现在英法联军逼近京城,朕命他火速率领湘军进京勤王。”

尽管咸丰帝最终还是没有同意曾国藩、胡林翼等一众湖南籍官员的联名举荐册封左宗堂为浙江巡抚的奏折,但还是给了左宗棠领衔督办浙江军务这一重要差事。七日后,两道圣旨终于传到了湘军主力所在的安庆大营内。左宗棠心满意足地跪拜叩首,接过了那道令他领衔督办浙江军务的圣旨,而那道命令曾国藩率湘军进京勤王的圣旨,则被曾国藩束之高阁、置之不理。其实左宗棠自己有意想要进京勤王率兵抗击英法联军,然而曾国藩却不同意,曾国藩分析认为,英法联军最多在京津一带抢掠一通便会撤军,如果湘军北上勤王,那么整个长江以南地区将会彻底沦陷入太平军之手,届时,国家战乱更甚,也会更加孱弱无力抵御外辱。与其这样,还不如索性不管京津一带的英法联军,先奋力消灭太平贼军,再议其它亦不迟。

从理性上看,左宗棠知道曾国藩的决定有一定道理,可是从个人感情上看,他又无法完全苟同。毕竟,与太平军之间的争斗是内乱,而英法联军入侵大清则是外辱。内心矛盾重重的左宗棠,这次难得的没有与曾国藩进行任何争论,带着那道册封自己为浙江巡抚的圣旨,心事重重地带着一干亲信远赴浙江上任。左宗棠离开安庆大营的时候,除了自己的几名亲随仆从,并没有从曾国藩那里带走一兵一卒,而是派人去湖南将自己一手组建起来的湘军分支“楚勇”,调往婺源县一带与自己会和。

这婺源县地理位置在此次军事行动上很是特殊,其位于江西东北部、安徽皖南、浙江西部三省交界之处,因为湘军已经从太平军手中抢夺并占据了皖南、江西东北部这一片区域,因此婺源县背靠湘军占领区,成了左宗棠率兵进军浙江的第一道战线。左宗棠计划从婺源县出兵,稳扎稳打,先取严州、再取衢州,等到在浙东地区建立起连接湘军所控制皖南、江西的稳固后方后,再一举东进直取杭州,进而收复整个浙江。

左宗棠刚刚来到婺源县西部山区不久,他的三位心腹楚勇将领蒋益沣、刘培元、王开琳先后各自率兵数千人,三部共计一万余人,赶到了此地与左宗棠汇合。

紧接着,左宗棠指挥王开林一部人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速攻下了婺源县城和德兴县城两座城池,基本在婺源县一带站稳了脚跟,左宗棠此次收复浙江的战事,就围绕着“兵贵神速转乾坤”这七个字展开。于是,在咸丰十一年春,太平军忠王李秀成从苏南率兵攻进江西腹地,同时太平军侍王李世贤领军从江苏与皖南交接地带一侧进攻婺源县。李秀成、李世贤两部一南一北,对左宗棠所在的婺源县,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意图夺取婺源县,挫败左宗棠意图救援浙江的目的。尽管敌众我寡,但是一万多名楚勇将士,在左宗棠的率领下与太平军激战多次,双方互有胜负。僵持了一个多月后,太平军终究还是凭借兵多将广,攻克了婺源县西边的景德镇,切断了左宗棠与曾国藩两部湘军之间的联系,左宗棠见势不对,及时率军退入了乐平一带山区之内。

由于左宗棠手下人马较少,因此逼退左宗棠后,太平军便不再重视于他们。转而开始集中重兵,准备攻打坐镇祁门县的曾国藩湘军中军大营。很快,曾国藩手下的湘军元老统领李元度,在徽州被太平军打败,李秀成率领十万大军直扑祁门。曾国藩在祁门故意疑兵,李秀成出于谨慎没敢**,反而在气门镇附近踌躇徘徊数天。就在这时,原本已经退守乐平的左宗棠又重整人马,再度杀了李秀成一个回马枪。李秀成以为中了湘军的埋伏,于是急忙派李世贤带领兵马仓促应战。左宗棠巧妙利用战场靠山临河的地形之利,命手下军士在河水上游进行封堵堰塞,接着又亲自领兵与李世贤交战半天后,故作溃败状将李世贤大军引入了河水下游的洼地,随后挖开堰塞的河水,水淹李世贤大军,几乎没费一兵一卒,便将数倍于己的太平军击败。眼看李世贤落败,本就多疑自己陷入湘军包围的李秀成也彻底再无恋战之心,匆忙率领其余人马退走。

凭此一战,左宗棠不但顺利解救了陷入祁门之围的曾国藩,还顺势收复了之前失守的景德镇、婺源等数县之地。祁门之战后,左宗棠又开始正式率兵东进浙江,与太平军围绕衢州进行争夺。左宗棠率领的湘军楚勇一部,与太平军之间围绕衢州的争夺战打了一年有余,尽管左宗棠有雄才大略,也善于用兵,但由于兵力有限,他迟迟不能彻底击败此地的太平军。但相应的,在衢州一带兵马更多的太平军,也始终不能击败左宗棠,这七八万人马竟硬生生地被左宗棠手下的万余人马,拖着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了。

趁着左宗棠拖住苏南浙北数万太平军的大好时机,曾国荃、彭玉麟率领湘军水陆两师二十万人,在江东一带连战连捷,很快就将太平军的首府天京城团团围住。至此,湘军在与太平军的战事中,终于完全占据了主动。可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想要彻底消灭起事,已达十余年之久的太平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尤其是当天京城被湘军包围之后,原本在安徽、苏北、苏中一带的太平军,纷纷难逃转战到了苏南、浙江一带。左宗棠深知这一点,更何况,整个浙江依然大部分还在太平军手里,他负责督办浙江军务的差事依然任重而道远。

咸丰十二年,夏秋之交,一件大事不仅震惊北京城,更震惊了中原大地,以及西方列国,咸丰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年仅六岁的皇太子爱新觉罗·载淳继位大统。

两个多月后,慈禧、慈安这两宫皇太后联合奕?发动政变,诛杀咸丰帝临终前委以重任辅佐新帝的顾命八大臣,两宫皇太后掌握大权,正式开始垂帘听政,并正式宣布新帝年号为“同治”,意为“幼帝与两宫皇太后共治天下”。闻听到“辛酉政变”及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消息后,左宗棠心中隐隐泛起一丝担忧,自古以来,除了武则天这两千年仅有的一位奇女子之外,凡是后宫干政的皇权,对国家社稷必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左宗棠尽管从来没有接触过刚刚上位的两宫皇太后,但他当然不会指望这两个女人会有武则天的不世奇才。更何况,现在的大清国内忧外患交困,值此风雨飘摇之际,哪怕真的就是武则天转世,恐怕也难有什么回天之力吧?

果不其然,同治元年,刚刚执掌朝廷大权的两宫皇太后,就听信了新任江苏巡抚李鸿章的蛊惑,下了一道“借洋助剿叛军”的荤政旨意。所谓“借洋助剿叛军”顾名思义,就是借洋人的雇佣兵帮忙剿灭太平贼军。在左宗棠看来,洋人贪婪无厌,“借洋助剿叛军”无异于引虎驱狼、雪上加霜。更让左宗棠气愤无比的是,朝廷“借洋助剿叛军”的旨意刚刚下达,急于建功的李鸿章,便迫不及待地在上海组织了一支洋人“常胜军”,并借助这支洋人雇佣军,开始大肆扩张他的淮军势力范围,甚至还将触手从江苏伸到了浙江,这让左宗棠真正愤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