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不经挫败永天真(1 / 1)

看着曾国藩信心满满带着两万湘军挥师北上,骆秉章略有担心地问道:“季高,你觉得曾国藩此行,可否顺利凯旋呢?”

左宗棠面无表情道:“此战湘军必败!”

骆秉章赶忙惊讶的问道:“什么?!此话怎讲?”

左宗棠深以为然道:“且先不说湘军的将领、士兵是‘书生领山农’的独特组成,全无任何战争经验和生死历练,只说湘军主帅曾国藩这一个人吧。常言道,慈不掌兵,曾国藩此人不但迂腐,不知变通,而且太过书生意气,又长以儒家仁义礼智信来自我约束。而兵者,诡道也。曾国藩确有大才,但他的才能在于身居后方治兵理政,而不在于身兼士卒领军打仗。曾国藩从内到外,无一不犯兵家大忌。主帅如此,湘军岂有不败之礼?”

听完左宗棠的一番有理有据的分析,骆秉章大惊失色,责问道:“季高啊,你既然明知曾国藩此战必败,为何事先不对他进行谆谆告诫,他准备出兵时,你也不拦着他?”

左宗棠则无所谓道:“我和曾国藩脾气秉性不合,我俩话不过三句就要吵架,骆大人觉得,他真能事事听我的?再者说了,人教人,一辈子难教会,事教人一次就够了,须知,不经挫败永天真啊!”

骆秉章道:“那也不能看着他败啊,这损失太大了。”

左宗棠道:“没有办法啊!你要明白,无论是曾国藩,还是他手下的湘军大小将领、普通士兵,都亟需一次真真正正的实战磨炼,这岂是说教就能代替的?有些损失必须付出,而付出了才会得到回报。就像孩童学走路,不摔倒多次,怎能跑得健步如飞乎?”

骆秉章心知左宗棠说的句句在理,但他还是难以释然:“可......可是这毕竟是湘军在曾国藩亲自督领下的首战,如果首战失利,那曾国藩乃至湘军将士们,恐怕会因此留下怯战阴影吧?”

左宗棠依然面无表情地反问道:“如果真是那样,那么有没有曾国藩、有没有湘军,对我们整个湖南、对整个大清来说,还有什么区别吗?”

骆秉章沉默片刻后,无奈说道:“呃......季高啊,你这人有时候就是太聪明了,而且说话办事,也不懂人情世故。纵然你明知,湘军首战多半会失利告终,那你事前,也该委婉跟曾国藩透露几句你的想法,让他明白你的良苦用心,这就是人情世故。”

左宗棠笑了笑没说话,但他心里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如果他没有这种个性,那他就不是左宗棠了!不过,左宗棠并没有告诉骆秉章,他尽管没有劝说曾国藩,但他对湘军即将面临的战败,也不只是冷眼旁观毫无作为。早先曾国藩邀请左宗棠视察湘军时,左宗棠对其中一名叫彭玉麟的水师将领印象颇深,二人后来也曾就战事有过深入交谈。左宗棠认为此人有统兵大才。因此在这次湘军出征前,左宗棠就找到彭玉麟,将自己心中的想法一一告知了,好让彭玉麟做足准备,在湘军战败时避免更大的损失。

一个月后,在湖北湖南交界处的岳阳县洞庭湖上。曾国藩望着血染的湖面上数千具漂浮的湘军将士尸体,以及那百余条被烧毁的大小船只,只感觉心中绞痛难耐。牺牲的一兵一卒,都是他从湘乡老家带来的乡亲,被损毁的舟船,也无一不是他千方百计辛苦募资买来的。这么长时间的心血付出,只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就被毁去将近三分之一,这如何能不让他心痛呢?

一日前,湘军的水师统领褚汝航带着五千名先锋军刚刚抵达岳阳,就遭到了数万太平军的伏击。紧随褚汝航所部其后的曾国藩带领着五千人为中军,得到褚汝航所率先锋军被数万敌军围困的消息后,曾国荃劝说曾国藩,敌众我寡应暂避其锋芒。曾国藩不但没有听从曾国荃的劝说,不但没有及时撤退,反而认为见死不救,不是君子所为,也影响军心,于是便执意去救援褚汝航所部。结果,他们先锋军、中军加起来一万余人,全部钻进了太平军的包围圈,双方在洞庭湖上鏖战半天,很快湘军就死伤过半。幸亏彭玉麟带领湘军后续部队及时赶到,才避免了他们全军覆没。

曾国藩连骂数声道:“可恶,可恶,可恶!”

而后,曾国藩这才想起了更重要的事情,急忙问身旁的彭玉麟:“现在太平军主力,是不是已经挥兵南下?”

彭玉麟点了点道:“据前方斥候禀报,太平军已兵分两路,一路往正南方进军长沙的路上,一路向西南方攻打湘乡而去。”

听到彭玉麟的禀报,曾国藩的脸上闪现一丝慌乱之色,现在整个湖南内部都是兵力空虚的状态。长沙城乃是湖南首府,是整个湖南的财税要地,而湘乡县,则不但是曾国藩的老家,还是湘军多半将士也都是湘乡县人,是湘军起家的大本营,也就是说无论是长沙城,还是湘乡县都不容有失。可是眼下的实际情况,湘军首战失利,已经折损了五六千人,剩下的一万五千人首次战败,影响士气低沉。无论是从人数上,还是从军心上来说,湘军也难以分兵救援,曾国藩只能选择先救一地。但他自己却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便召集湘军营以上统领商议。

曾国荃和褚汝航两人经过分析一致认为,湘乡贫瘠太平军得之无用,他们的最终目标肯定还是长沙城。然而,长沙城城高墙厚,尤其是长沙城西边有湘江为屏障、北边有浏阳河为屏障,易守难攻。所以太平军才兵分两路,一路直接陈兵浏阳河北岸兵临长沙城下。另一路则取道西南湘乡方向,意欲从那里朝廷官军守卫薄弱处渡过湘江,再从西南方向合围长沙城。

因此,曾国荃和褚汝航两人建议曾国藩应直接挥师长沙城方向,火速救援长沙为好。

彭玉麟同意曾国荃和褚汝航两人的分析,但却不同意他们的建议。彭玉麟认为,长沙城本就坚固易守难攻,再加上有左宗棠坐镇指挥,定然能保长沙无恙。可是湘乡方向是湘军绝大部分将士的老家,如果放任太平军去侵占一定会寒了将士们的心,有损军心。反之,如果湘军与太平军在湘乡作战,那么湘军将士出于保家之心一定会同仇敌忾,士气倍增。因此他建议曾国藩不用去管长沙城安危,直接挥师湘乡,与那一路太平军决战。听完彭玉麟的分析和建议,曾国藩又认为他讲的也很有道理,一时间更加犹豫起来。

就在曾国藩不知该怎么办时,湘军的其他统领纷纷站起身来支持彭玉麟的建议。这些湘军其他统领们,根本就不会去管大局如何,他们现在只想一心回援湘乡,因为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湘潭人!见此情况,曾国藩知道彭玉麟所虑极有道理,在这种情况下断然不能寒了湘军将士之心,于是果断下令湘军兵分东西两路,分别由自己和彭玉麟二人带领,不管长沙直扑湘乡抗击太平军。然而,曾国藩带着东路湘军刚刚走了一天,到靖港镇附近的时候,前方侦查的斥候禀报,说在靖港周边盘踞着一小支太平军。而且,看情况这一小支太平军极有可能是负责往长沙方向押运粮草的后勤部队。

一听这个消息,曾国藩赶忙问那名斥候道:“在靖港一带的太平军具体有多少人?”

斥候笃定地回道:“大概两千人左右,最多也不会超过三千人。”

一旁的褚汝航对曾国藩说道:“大帅,若果真如此,我们何不截杀了这一小股太平军,夺了他们的粮草,那岂不是就能逼迫围攻长沙的敌军不战而退?”

另一旁的曾国荃则相对有些谨慎道:“这该不会是太平贼匪故意给我们设的圈套吧?”

曾国藩看了看褚汝航又看了看曾国荃,然后对那名斥候道:“你马上再带一批人去详细侦查一番,务必把对方的所有情况给我摸清楚。”

斥候得令而去后,因为刚在岳阳战败,现在急于立功恕罪的褚汝航对曾国藩道:“靖港镇一带属于三岔河口地形,周边河网密布,地势平坦一马平川,根本就不是一个可以布置伏兵的地方。其实我们压根也不必担心会在此遇伏。”

曾国藩道:“小心驶得万年船,多一些谨慎总归没什么错。”

很快,那名斥候带着数十名侦查人员再次回来禀报靖港镇情况,所有人的说法都很一致,靖港镇只有两千余名太平军,他们正在三岔河口那里紧急运粮。得到确切消息后,曾国藩不禁喜形于色,曾国荃立刻劝道:“大哥,我们与彭玉麟分兵南下时早已约定好,分东西两路并进攻打湘乡敌军。行军打仗最忌朝令夕改,哪怕现在靖港镇再诱人,也不宜节外生枝呀。”

褚汝航则反驳曾国荃道:“九帅,你也糊涂,只要靖港镇的敌军粮草被我们截获,那么长沙城、湘乡县的敌军不就不攻自破了?”

曾国藩现在也是一门心思,想要攻打靖港镇断了太平军的粮草,因此完全听不进去曾国荃的劝说,怒不可遏的一拍桌子,命令道:“传我帅令,全军将士们,立刻攻打靖港镇!”

所有帐前的下属们,抱拳齐声道:“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