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八面玲珑——男人要学会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1 / 1)

一个男人能够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男人,特别是想要有作为的男人,必须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提高自己的内涵,以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男人要认清好的和不好的,对自己有利的和不利的,这样才能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才能为爱人、为家庭营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作为一个男人,不能听从别人的摆布,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见到什么人说什么话,这不是逢迎,也不是逢场作戏,而是一种做人的法则或者说哲学。

始终保持与老板的和谐关系

男人想要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处理好与各种人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与老板的关系。

在任何时候,与老板保持和谐不仅是让自己获得晋升的重要法宝,还是自我生存的基本要求。如果与老板不能保持和谐的关系,就会失去很多机会,不能得到重用,不能获得提拔,更重要的是,还可能激发矛盾以至于难以在工作岗位上立足。因此,无论你和你的老板是否相互欣赏,你一定要想方设法与老板保持和谐。和老板保持良好关系就要懂得方式和方法,那么我们就来具体讲一下。

把功劳让给自己的老板

一个男人要是有远大抱负,就不要斤斤计较自己取得的成绩究竟自己占有多少份,而应该大大方方地把功劳让给你身边的人,特别是让给你的老板。这样,做成了一件事情,不仅是你感到喜悦,你的老板脸上也有光彩,以后,老板少不了再给你更多的建功立业的机会。否则,如果只会打眼前的算盘,急功近利,则会得罪身边的人,将来一定会吃亏。

西晋名将王浚,公元280年巧用火烧铁索之计,灭掉了东吴。三国分裂的局面至此方告结束,国家重新归于统一,王浚的历史功勋是不可埋没的。岂料王浚克敌制胜之日竟是受谗遭诬之时,安东将军王浑以王浚不服从指挥为由,要求将他交司法部门论罪,又诬陷王浚攻入建康之后,大量抢劫吴宫的珍宝。这不能不令功勋卓著的王浚感到畏惧。当年,消灭蜀国,收降后主刘禅的大功臣邓艾,就是在获胜之日被谗言诬陷而死。王浚害怕重蹈邓艾的覆辙,便一再上书,陈述战场的实际状况,辩白自己的无辜。晋武帝司马炎倒是没有治他的罪,而且力排众议,对他论功行赏。

可王浚每当想到自己立了大功,反而被豪强大臣压制,一再被弹劾,便愤愤不平,每次晋见皇帝,都一再陈述自己伐吴之战中的种种辛劳以及被人冤枉的情形。他的一个亲戚范通对他说:“足下的功劳太大了,可惜足下居功自傲,未能做到尽善尽美!”王浚问:“这话什么意思?”范通说:“足下凯旋之后,应当退居家中,再也不提伐吴之事。如果有人提起,你就说:“靠的是皇上的圣明、诸位将帅的努力,我有什么功劳可夸的呢?这样,王浑能再说什么吗?”

王浚按照他的话去做了,谗言果然不止自息。

故事中的王浚将军,之所以会被自己的上司诬陷,之所以会受到好强大臣的压制,就是因为他将伐吴的功劳归为己有,没有与自己的上司共享,这样自然会招来上司的忌恨。在受到范通的点拨之后,他低调行事,且将功劳归于皇上和自己的上司,“谗言果然不止自息”。这其中的变化确实非常微妙,但是切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可贪功,更不可独占功劳,不然会招来祸患!假如你努力完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按照常理你应该受到上级的嘉奖和同事的表扬,使你在众人面前露脸,如果你聪明地将功劳让给你的上司,那将是另一番境界。这就是等于给其他人指出上司的优点和成绩,那么上司一定会对你产生好感,并会给你高升的机会。

在合适的时机,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

有一则经典的故事:一次,曾国藩用完晚饭后与几位幕僚闲谈,评论当今英雄。他说:“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我可自许者,只是生平不好谀耳。”一个幕僚说:“各有所长: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敏,人不能欺。”说到这里,他说不下去了。曾国藩又问:“你们以为我怎样?”众人皆低头沉思。忽然走出一个管抄写的后生过来插话道:“曾师是仁德,人不忍欺。”众人听了齐拍手。曾国藩十分得意地说:“不敢当,不敢当。”后生告退而去。曾氏问:“此是何人?”幕僚告诉他:“此人是扬州人。入过学,家贫,办事还谨慎。”曾国藩听完后说:“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没。不久,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就派这位后生去扬州任盐运使。

真可谓是区区一句话胜读十年书。这位后生正是抓住了曾国藩自以为“仁德”这一点,投其所好地进行了赞美,结果飞来横福。由此可见,只要赞得恰到好处,其效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

在工作中,有时候需要向老板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者意见,也需要在合适的时机说合适的话才能实现,不然就可能好心办坏事,或者会处处碰壁。

二战期间,斯大林在军事上最倚重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军事天才朱可夫,一个则是苏军大本营的总参谋长华西里也夫斯基。

众所周知,斯大林在晚年逐渐变得独裁,“唯我独尊”的个性使他不能允许世界上有人比他更高明,更难以接受下属的不同意见。在二战期间,斯大林的这种过分的“自我尊严”感曾使红军大吃苦头,遭到本可避免的巨大损失和重创。一度提出正确建议的朱可夫曾和许多人一样被斯大林一怒之下赶出了大本营,但有一人例外,他就是华西里也夫斯基,他往往能使斯大林在不知不觉中采纳他的正确的作战计划,从而发挥着杰出的作用。

华西里也夫斯基的进言妙招之一,便是潜移默化地在休息中施加影响。在斯大林的办公室里,华西里也夫斯基喜欢同斯大林谈天说地地“闲聊”,并且往往还会“不经意”地“顺便”说说军事问题,既非郑重其事地大谈特谈,讲的内容也不是头头是道。但奇妙的是,等华西里也夫斯基走后,斯大林往往会想到一个好计划。过不了多久,斯大林就会在军事会议上宣布这一计划。于是大家都纷纷称赞斯大林的深谋远虑,但只有斯大林和华西里也夫斯基心里最清楚,谁是真正的发起者。

正是在这些闲聊中,华西里也夫斯基用自己的思想启发了斯大林的思想,以至于斯大林本人也认为这些好主意正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但不管怎样,从效果上看,华西里也夫斯基达到了他的目的,使他的建议能够被斯大林所采纳,并成为斯大林最为倚重的人之一。华西里也夫斯基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建议者,他懂得在合适的时间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情,这正是他的一直被斯大林倚重的重要原因,也体现出他的智慧。

要让老板任何时候都有面子

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是最讲究“面子”的,如果老板的面子受损,会使他感到你对他怀有敌意,会使他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威胁和损害。所以,不管在任何时候,尤其是在公众场合一定要给老板留足面子。

生存启示

男人无论是在生活或是工作中,与别人保持良好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自己的老板。只有和老板保持良好的关系,才能让你在事业上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才能为你的人生理想打造更好的奠基石。

从容应对各种类型的老板

一个人一生中,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化,随着工作职位的变迁,会面对许许多多个不同类型的老板,这些老板们的性格和习惯往往因人而异,有时候甚至是截然相反,如果能够与自己的老板意气相投,则会一切顺利,如果与自己的老板不能相融合,则会处处碰壁、备受挫折。因此,你必须掌握与不同的老板相处的能力。

对知识型老板——要好学上进

知识型老板也就是儒商,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修养都比较高。因而和他们相处实际上比较容易,但有些方面也需多加注意,不可不学无术。

知识型老板十分好学,所以他们比较喜欢好学上进的人作为下属,要勤奋好学才行,这样老板才会对你的表现表示赞赏,从而留下好的印象。不学无术的人,知识型老板一般不会雇佣,即使在无意中雇佣了这种人,也会对之没有任何好感,甚至有可能予以解雇。

当知识型老板对你提出批评时,你要勇于接受,这样他会觉得你是个能成大器的人。知识型老板最反感那些不接受他建议的人。如果某人受到批评后像被叮了一口似的暴跳如雷,知识型老板对他就不会有好印象。

和知识型老板相处,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千万不可莽撞行事。在知识型老板看来一个有出息的人应该在工作中表现理智,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该做的事情应该做到什么程度才好。对于毛手毛脚、情绪化的人,知识型老板会感到很头疼,他认为这种人其实什么事都干不成,不足以担当重任,而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因此,在平时就保持清醒头脑,坚持适度原则,是与知识型老板相处的重要技巧。

对爱发火的老板——要能够沉得住气

脾气大的人,往往性子比较急躁,一点就着,一碰就响,与这样的老板相处,你要了解他的性格特点,同时要理解他,他不是与你过不去。你呢,就像面对着一堆易燃易爆品,要切实管好火源,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老板交代的事不拖延耽搁,办事利索些,工作前做好各种准备。当遇到这样的老板发火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硬着头皮洗耳恭听,正确则接受,不对则事后再找机会说明,这比马上辩解、风助火势、火上浇油要高明得多。老板正在火头上,最容易受情绪的支配,很难冷静地分析问题和听取意见,许多人正是在一怒之下做出许多后悔的事情。所以,你必须明白向情绪尚处于激动状态的老板所作的任何辩白,在效果上都是徒劳的,而且会适得其反。

一般情况下,人们发完脾气后都是会有些后悔和自责的。许多老板还会为自己不能制怒而懊悔。你可以利用适当时机,规劝老板,讲明发火对同事和对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正因为老板此时已经懊悔,所以他可能会接受你的规劝。

事实胜于雄辩,行动胜于辩白。老板发脾气时,我们只有拿出事实和行动,才能熄灭他的火气。如果老板是因为你的工作出了问题而大发脾气,你应该马上行动起来,采取措施补救和改正。老板看到他的话已经起了作用,火气自然就消去了一大半。如果老板发火不在理,使你受了委屈,你有确凿事实或材料可以证明,那你不妨坚持一下自己的看法,用事实来证明自己没错;但要注意方式,不可过激,要沉静自信,并且言简意赅。

对公私不分的老板——送上一枚软钉子

有些老板公私不分,常常要你替他做私事,这时,你可送给老板一枚软钉子。你要做的就是巧妙地拒绝他,但以不影响你的前途为前提。记着,要在第一时间说“不!”

如老板让你替他女儿写读书体会,你肯定一万个不愿意,就告诉他:“对不起,我帮不上忙。”如果他在下班后让你去做,事情就更好办,搬出这样的理由:“因为我今天晚上有约会,不能迟到!”翌日,他再请你做,你可以找个相宜的理由。一而再,再而三,他就会知难而退,又奈何不得。若这事发生在工作时间内,你的理由更多,说:“我手上还有3个报告书要写,您说今天一定要!”由于老板本身理亏,他不可能强迫你做,只会闷到心底,但只要你工作认真,从没犯错,他便“敢怒不敢言”了。

对情感脆弱的老板——奉上一杯热茶

老板通常会在别人都下班后独自坐在办公桌后发一会儿呆,老板面对工作一样会感到心情压抑,对家庭生活也一样会有矛盾和困惑。老板的情感有时也很脆弱,需要抚慰。但如果就此你毫不客气地探问其隐私,甚至为其出谋划策,那就大错特错了。即使老板最脆弱时,他也只需要适度地关心,一杯热茶已足以让老板送给你一个淡淡的微笑。

如果方便,你可随意讲出一个笑话,开解他郁闷的心情,他会非常感激。你要明白,真正关心老板,出发点应是爱戴而不是利用。

对疑神疑鬼的老板——每天递一份工作报告

一名男士这样形容自己的老板:“她总是偷偷地站在员工后面,每隔5分钟便会问上一句‘工作进行得怎样了?’令人防不胜防,也不胜其烦。”这类老板整天怀疑自己的下属偷懒不干活,所以在办公室经常导演“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面对这样的老板,不偷懒努力工作,这当然是个好主意。但对付这类老板最好的办法,则是每天给他一份报告,明白告诉他,你今天都做了哪些工作,以打消他的疑心。

事实上,由于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兴趣爱好以及观念的差异,我们所遇到的人也就形形色色、各种各样。倘若你明白对方属于哪种类型的人,对症下药,见机行事,交流起来就容易多了。掌握以上各种类型的老板,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你就可以在工作中从容应对。

生存启示

社会纷繁复杂,不同的老板的性格也多种多样。在工作或是生活中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你只有抓住了他们的特点,做事认真负责并且迎合他们的口味,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对自如。

同事之间应如何相处

和同事相处并不是件难事。和谐的同事关系让你和你周围的同事工作和生活都变得更简单,更有效率。

促使同事们相处的动因之一就是大家有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工作中,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是这一大家庭中的一份子。然而在实现这一共同目标的过程中,每一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又各不相同。如果你的同事还包括你自己不明了自己究竟在干些什么、目标是什么,那么不妨请教上司,让他帮你们弄清。老板通常会很乐于帮助你们。

同事如果目标明确,那么实现目标就容易得多;反之,还会在同事之间造成许多的误会。

在平时不妨和你周围的同事谈谈你们共同的工作志向,一来可以让自己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另外还可以得知你周围的人是怎样看待你的工作的。清楚自己的权限职责,并懂得如何朝着目标迈进,这种良性循环,会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合谐的气氛并能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团队。在同事都有共同的目标的前提下,同事之间出现的问题往往都担心影响工作而很快解决了。如果出现的问题让大家的合作都有些困难,那么你就应该以最有效的方式,尽快解决它,使你手头上的工作不受到影响。有时也可以请你的老板指点迷津。

随时对他人保持兴趣,也不要整天对你的同事喋喋不休地谈论工作上的事,你完全可以利用早上一点时间,问候一下你的同事,或者聊几句,如坐什么车上下班等。你也可以在他们的办公桌上放一张有留言的小卡片或是在他们的信息板上放上一张卡通图片。

你的同事对你的了解也相当的重要,制造一些机会和大家一起外出。如果你收到别人的邀请,要欣然接受。和同事一起打球、一起共进午餐都是和同事们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有效途径,从而建立一种积极的、良性的工作伙伴关系。

如果你的同事今天心情很糟糕,并且对你又有些出言不逊,这时最好不要计较,因为这不是针对你个人的。这一切很快就会过去。如果某人的行为真让你忍无可忍,并且像你上司一样对你指手画脚,并对你大吼大叫。你很可能会想要找到你的上司来处理这个问题。这不是个坏主意。但大多数情况下,老板比较关心某人的行为是否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士气,或是工作没有按时完成。你也不必独自来承担这样的问题。

尽可能和同事保持一致,并要注意,你现在是不是太尽责,或是有点不合群,还是责任心不够。如果你离开,想泡杯咖啡,要问问你周围的同事是否他们需要。你如果想尽能力所及去帮助他们,他们会更乐于回报你。付出你想得到的。你需要帮忙的时候,也可以请求别人的帮助,并乐于用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

同事之间最容易形成利益关系,如果对一些小事不能正确对待,就容易形成沟壑。在日常交往中,我们不妨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来建立融洽的同事关系。

以大局为重,多补台少拆台

同事之间由于工作关系而走在一起,就要有集体意识,以大局为重,形成利益共同体。特别是在与外单位人接触时,要形成“团队形象”的观念,多补台少拆台,不要为自身小利而害集体大利,最好“家丑不外扬”。

对待分歧,要求大同存小异

同事之间由于经历、立场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个问题,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引起一些争论,一不小心就容易伤和气。因此,与同事有意见分歧时,一是不要过分争论。客观上,人接受新观点需要一个过程,主观上往往还伴有“好面子”、“争强好胜”的心理,彼此之间谁也难服谁,此时如果过分争论,就容易激化矛盾而影响团结;二是不要一味“以和为贵”。即使涉及原则问题也不坚持、不争论,而是随波逐流,刻意掩盖矛盾。面对问题,特别是在发生分歧时要努力寻找共同点,争取求大同存小异。实在不能一致时,不妨冷处理,表明“我不能接受你们的观点,我保留我的意见”,让争论淡化,又不失自己的立场。

对待升迁、功利,要保持平常心,不要嫉妒

许多同事平时一团和气,然而遇到利益之争,就当“利”不让,或在背后互相谗言,或嫉妒心发作,说风凉话。这样既不光明正大,又于己于人都不利,因此对待升迁、功利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

与同事交往时,保持适当距离

在一个单位,如果几个人交往过于频繁,容易形成表面上的小圈子,容易让别的同事产生猜疑心理,让人产生“是不是他们又在谈论别人是非”的想法。因此,在与上司、同事交往时,要保持适当距离,避免形成小圈子。

在发生矛盾时,要宽容忍让,学会道歉

同事之间经常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就会形成大矛盾。俗话讲,冤家宜解不宜结。在与同事发生矛盾时,要主动忍让,从自身找原因,为他人多想想,避免矛盾激化。如果已经形成矛盾,自己又的确不对,就要放下面子,学会道歉,以诚心感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有一方主动打破僵局,就会发现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隔阂。

和任何人相处都要尊重对方,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学会真诚地对待他人,有分歧时要多做沟通,不在背后传播谣言,要谦虚谨慎,要本着请教学习的态度和同事交流,不恃才傲物,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不苛求别人。有成绩不要自我夸耀,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有忍让精神。

总之,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将心比心。只要你对别人好,别人肯定会付出的。假如遇到只求回报不付出的人,你最好也离他远点,但是这种人毕竟少。

生存启示

和任何人相处都要尊重对方,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学会真诚地对待他人,要做到处事灵活、做人厚道。

如何化解同事之间的矛盾

男人都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什么事情都想争第一,即使是发生口角的争执也不想输给对方。但往往就是因为这样,会容易得罪很多人,而让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变得很被动。当你在工作中非常需要另一个人的帮助,而这个人曾与你有某种不和的时候,你该做些什么,显然,放弃并不是好办法,虽然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做到,但会使你失去一个得力伙伴。

男人切忌不要和他人发生争执,尤其是自己的同事。同事间的矛盾比朋友间的矛盾还复杂。同事与你在一个单位里工作,几乎天天见面,彼此之间免不了有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引出各种各样的瓜葛和冲突。这种瓜葛和冲突有些是表面的,有些是背地里的,种种的不愉快交织在一起,便会引发各种矛盾。

在一个工作环境中,这样的事越多,人际关系越复杂,“内耗”越严重,工作效率越低。相反,大家都集中精力工作,不过多地关注别人的缺点,人际关系就会比较正常、简单,工作效率就会提高。

要做到遇事不和别人争吵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与三种人发生争吵,一是与不一起共事的人发生争吵;二是与家人争吵;三是与同事争吵。这三种争吵会产生三种不同的结果。与不一起共事的人发生争吵,因为平日不在一起工作和生活,吵过之后双方走人,一般不会再使争吵和矛盾有继续的可能;家人之间的争吵,因为有血缘或亲情关系,一般吵过之后会重归于好;同事间若是发生争吵,麻烦就比较大了。因为同事之间争吵之后仍然要在一起共事,甚至要相互竞争。这种特别的交际关系,使得同事间的交际情感裂缝比较难以弥合,情感创伤也较难以复平,情感隔阂相对难以消除。所以,与同事交际,最忌讳争吵。那样会把整个办公室的气氛都给弄僵了,大家自然把责任都推到了你的身上。更何况,上司最不喜欢下属因私事交恶而影响工作。

所以,你要冷静面对争执,千万别说过火的话,如“你凭什么在背后说我的坏话”、“你这小人!”这样对谁都不利。对这样的同事,你只要暗中与他疏远就行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谁是什么样的人,大家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他给你造的谣言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到时候,被孤立的是他,而不是你。

知道错了就要马上改正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有些人总认为别人会因此而看不起自己。其实,真正有能力的人是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

即使你的同事纠正你错误的方式让你很丢面子,你也应虚心地接受。但这并不意味着有过分好斗的同事向你发起攻击时,你都要举手投降。你应该力求客观地对待他的意见,即使这种意见不是用一种特别客观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假如你的同事在公开场合责备你,而情况又不属实,就是他故意使你难堪。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做?你可以心平气和地直言:“我们是否私下谈谈这个问题?我要求你把情况搞清楚了再说话。如果你不注意尊重事实,那我以后很难再信赖你。”这样既澄清了自己,又给对方一个下马威。

此外,有个小秘密要记在心里:你承认错了,常常能够让对方闭嘴。这是一种经典的方法。

对威胁性的话语不去理会

有时,我们会听到别人威胁性的问题,“你以为你是谁?”、“你们那所高级学校难道没教你点儿有用的东西吗?”这些问题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多种责难形式,其实就是为了使你难堪。对于这种伤人自尊的刁难,你根本就不需要回答,更不要因为这些话而暴怒,以至于引发严重的后果。索性当它们压根儿就没从你同事的嘴里出来过,你只管回到你的工作中去。这样,你不给你的同事向你破口大骂的机会,还有可能让别人觉得他是在无理取闹。

主动去化解怨恨

你与同事间的矛盾绝大多数是因一些琐事引起的,其实想得开些,也没什么。若是总在小事上斤斤计较,不但你与他合作起来显得尴尬,还会落下一个气量小的坏名声。所以,你不妨尝试着抛开过去的成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友善地对待他。一开始,他可能会心存芥蒂,而且会认为这是个圈套而不予理会。你应耐心一点,将过去的积怨平息的确是一件费工夫的事情。

让对方知道你非常需要他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它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对方的积极性。当然,你是否真的需要,那是另外一回事。利用这样的一种接纳,提高对方的自尊,对方一高兴,就可以避免把谈话激化,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将来的敌对、怨恨。你可以提到自己工作中的两三个方面,需要同事提供意见或指导。每个人都喜欢自己被别人需要。

如果你们的矛盾已经很深了,你不妨主动找他进行沟通,并确认是否你在不经意间做了一些事得罪了他。他可能会回答说,你并没有得罪他,而且会反问你为什么这样问。你可以心平气和地解释一下你的想法,比如你很看重和他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工作关系,也许双方存在误会等等。

生存启示

男人切忌不要和他人发生争执,尤其是自己的同事。同事间的矛盾比朋友间的矛盾还复杂。当矛盾发生时,一定要恰到好处地处理,不要将事情做得太绝,让自己无后路可退。

帮人即帮己

中华民族一直就很崇尚助人为乐。在当代社会,由于人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多,利益关系也更加复杂和难以琢磨,很多人不再主动去帮助别人了。在他们看来,帮助别人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常常是袖手旁观。

在很多时候,我们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被你帮过的人,会记住你的好处,他们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会来帮助你。

如果只是从眼前来看,帮助一个人似乎真的没有什么利益可得,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因为你可以从帮助别人那里得到很多利益。

三个故事改变你的想法

故事一:在一场极其危险的战斗中,上尉看见一架敌机以很快的速度俯冲下来,要袭击阵地。照常理来推断,任何一名战士在发现敌机俯冲下来的时候都会毫不犹豫地卧倒。可是这位上尉并没有立刻就卧倒,因为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的地方有一名战士还没有意识到危险。他顾不上多想,一跃飞身将那名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只听见一声巨响,他们被飞溅起来的泥土掩盖了。上尉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原来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如果自己当时就地卧倒的话,此时就没命了。

故事二:在很久以前,有两兄弟出远门,他们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一路上。他们被沉重的行李箱压得喘不过气来。路过一条街的时候,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一个小摊上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前一后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等大哥累了的时候,再由弟弟来挑。这样两人都有休息时间,两人都觉得轻松了很多。

故事三:有两个钓鱼高手都在池塘边上钓鱼,这两人都是钓鱼高手,他们各自凭自己的本事,一展身手,没有多久皆有收获。后来鱼塘附近来了十多名游客,看到这两位钓鱼高手能够轻轻松松就把鱼钓上来,都不免感到几分羡慕。于是这些游客都去买钓竿试试自己的运气如何。但是由于他们并不擅长钓鱼,所以无论怎么钓,鱼就是不上钩。于是这些游客就过来请教两位钓鱼高手。

这两位钓鱼高手的个性完全不同。其中一人性格孤僻而不爱搭理别人,喜欢享受独自钓鱼之乐;而另一位高手,却是一个热心、豪放、爱结交朋友的人。这位爱交朋友的高手,看到游客们总是钓不到鱼,就说:“这样吧!我来教你们钓鱼,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传授的诀窍,而钓到鱼的时候,每钩十条鱼就分给我一条鱼,不满十条鱼就不必给我了。”于是这位钓鱼高手就耐心地教这些游客学习钓鱼,教完这些人又来了一些人,他同样也传授给这些人钓鱼术,依然要求他们每钓十条鱼就回馈给他一条鱼。

一天结束了,这位热心助人的钓鱼高手,自己把所有时间都用于指导游客来垂钓,自己后来竟获得满满一大筐鱼,同时还认识了一大群新的朋友。

而另一位钓鱼高手,却没享受到这种帮助别人而获得的乐趣。当大家兴高采烈地圈绕着那位高手学钓鱼时,那一个人更显得孤单落寞,闷钓了一整天,其竹篓里的鱼也没有那位高手的鱼多。

由此可见,当你帮助别人钓到大鱼之后,自然在助人为乐之余而得到别人的回馈。这是多好的事情啊,只是我们很多人都不愿意在一开始的时候去帮助别人,往往也就得不到别人的回赠。

把这三个故事联系在一起也许有一些牵强,但这三个故事确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故事中的战士、弟弟和那些游客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都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但更加幸运的是故事中的上尉、大哥和那位钓鱼高手,因为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收获;与人分享,实际上你并没有损失什么,相反你却收获了更多、进步得更快。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我们自己。人是群居动物,人与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都不可能孤立的生活。帮助他人,往往就是帮助我们自己,成就自己,快乐自己!人的内心才会有满足感。一个自私的人往往没有真诚的朋友,内心空虚、孤独。而一个真诚的人,尽管他因为种种原因可能会受到别人这样或者那样的误会和质疑,但是时间能检验一切,而自己因为坦**,所以就会心地宽广,友好的对待一切周围的人和事情,因此与其说是帮助了别人,不如说是帮助了自己,帮助自己升华到了纯洁的理想世界、一个富有的精神世界。

只有愿意帮助别人,才会得到别人帮助

有个人在沙漠里行走了两天两夜,途中不幸遇到暴风沙。在一阵狂沙吹过之,他已经无法辨清方向了。突然,他发现了一幢废弃的小屋,他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了小屋。这是一间不通风的小屋子,屋里面只堆了一些枯朽的木材。他在绝望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了屋里有一台抽水机。他兴奋地上前汲水,却任凭他怎么抽水,也抽不出一滴水来。他不知所措地四处查找,看见抽水机旁有一个小小的瓶子,瓶口用软木塞堵着,瓶上面贴了一张泛黄的纸条,写着:你必须用水灌入抽水机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离开前,请再将水装满!

他急忙拔开瓶塞,发现瓶子里果然装满了水!他的内心,此时充满矛盾,不停地做思想斗争:如果他自己自私一点,只要将瓶子里的水喝掉,他可以保存性命,就能活着走出这间屋子!如果照纸条做,把瓶子里唯一的水,倒入抽水机内,万一水一去不回,他就会渴死在这地方了——到底要不要冒险?最后,他还是决定按照纸条上面说的那样,把瓶子里唯一的水,全部灌入那个看起来破旧不堪的抽水机里。他忐忑不安,以颤抖的手汲水,水果然大量涌了出来!他将水喝足后,把瓶子装满水,用软木塞封好,然后在原来那张纸条后面,再加上他自己的话:相信我,真的有用。

只有付出,才有回报。只有你愿意帮助别人的时候,别人才会帮助你。你不愿意帮助别人,别人也不愿意帮助你。因此,总是帮助别人的人,总是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而不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帮助他们。这就是最为简单的有付出,才有回报的道理。

生存启示

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常常会有好的结果,会得到好的回报,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善于结交优秀的人

萨加烈说:“如果要求我说一些对青年有益的话,那么,我就要求你时常与比你优秀的人一起行动。”

哈佛大学的大卫·马克特兰德博士在做了多年的研究之后发现:一个人选择的“参考团体”是决定他未来的最大因素。一个人的参考团体就是他所认同、交往,并且和自己同性质的团体。因此,你未来会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今天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美国有一位名叫阿瑟·华卡的农家少年,在杂志上读了某些大实业家的故事,很想知道得更详细些,并希望能得到他们对后来者的忠告。

有一天,他来到纽约,早上7点就到了威廉·亚斯达的事务所。在第二间房子里,华卡立刻认出了面前那体格结实、长着一对浓眉的人是谁。高个子的亚斯达开始觉得这少年有点讨厌,然而一听少年问他:“我很想知道,我怎样才能赚得一百万美元?”他的表情便柔和并微笑起来。俩人竟谈了一个小时。随后亚斯达还告诉他该去访问的其他实业界的名人。华卡照着亚斯达的指示,遍访了一流的商人、总编辑及银行家。在赚钱这方面,他所得到的忠告并不见得对他有所帮助,但是能得到成功者的指引,却给了他自信。他开始仿效他们成功的做法。又过了两年,这个20岁的青年成为他学徒的那家工厂的所有者。24岁时,他成为一家农业机械厂的总经理。为时不到5年,他就如愿以偿地拥有百万美元的财富了。这个来自乡村的少年,终于成为银行董事会的一员。华卡在活跃于实业界的67年中,实践着他年轻时来纽约学到的基本信条,即多结交有益的人。

与优秀的人交往,就会从中汲取别人的精华,使自己得到长足的发展。如果与一个堕落的人为伍,首先表示自身品位极低,而且有趋向邪恶倾向,甚至有可能会受其影响走向堕落,即使当时不会造成影响,但在心灵上也会撒下邪恶的种子,而这种种子必定会在将来某一天萌发。因此,我们如果能够小心谨慎地在社会中找到那些自己学习的榜样,并在生活中努力模仿他们,就会使自己受到良好的影响和明智的指导。

印度传教士亨利·马丁小时候体质十分虚弱,而且有轻微的神经质。由于缺乏活力,他对学校的一切活动似乎都失去了兴趣,再加上性情急躁,一些年龄大的学生总是故意激怒他,并以此取乐。然而,有一个大一点的孩子却和马丁有着浓厚的友谊,他总是把马丁置于他的保护之下,不仅使马丁免遭欺侮,而且帮助他学习功课。在马丁15岁那年,父亲为他能得到一份奖学金而想把他送进牛津大学,但他未能如愿以偿。他在初级中学继续待了两年,而后他去了剑桥的圣约翰学院。在那里,他又遇到了初级中学的那位伙伴,他们的友谊进一步加深。从此以后,这位稍长的学生成了马丁的指导老师。此时,马丁已能够应付自己的学业,但是仍然容易激动,脾气暴躁,偶尔会发泄自己难以抵制的愤怒。相反,他这位年纪稍大朋友情绪稳定,富有耐心,勤奋刻苦,而且他时时刻刻照顾、指导和劝勉自己这位易怒的同学。他不允许马丁结交邪恶的朋友,劝他认真学习。这位朋友的帮助使马丁在学习上进步很快,在第二年圣诞节的考试中他名列年级第一。后来,马丁便成了印度著名的传教士。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成家时遇到一个好伴侣。有时他们一个甜美的笑容、一句温馨的问候,就能使你的人生与众不同。如果你想聪明,那你就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如果你想优秀,那你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出类拔萃。

不少人总是乐于与比自己差的人交际,这的确很值得**。因为借此,在与友人交际时,能产生优越感。可是从不如自己的人当中,显然是学不到什么的。而结交比自己优秀的朋友,能促使我们更加成熟。我们可以从劣于我们的朋友中得到慰藉,但也必须获得优秀的朋友给我们以刺激,以助长勇气。

生存启示

如果你想聪明,那你就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如果你想优秀,那你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出类拔萃。

正确对待不同层次的朋友

男人在生活中往往能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有的是有一面之交的普通朋友,有的是有共同情趣、情谊真挚的可信朋友,也有的是可以坦诚相待、吐露真言的知己。在这些诸多的朋友当中,该如何去区分不同层次的朋友,以便更好的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呢?

我国明代学者苏浚把朋友划分为四类: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脱,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苏浚认为,益友是在道义和学业上互相砥砺,对缺点、错误直言规劝的“畏友”;以心相交、生死与共的“密友”。不应结交的朋友是:互相吹捧、只讲吃喝玩乐的“昵友”;以利取人、朋友遇到困难或不幸时非但不伸手相助反而落井下石的“贼友”。对于不同类型的朋友,我们要善于分辨并区别对待,要善于结交君子型的朋友,而远离小人型的朋友。

从前有一位圣者率领门徒出国考察,来到某个地方,这地方本是一个国家的首都,可是这个国家早已灭亡了。这位圣者是研究兴亡治乱的专家,他立即展开调查访问。他向一个年纪最大、阅历最多的人请教:“贵国为什么会灭亡?”老者摇头,叹息。圣者在一旁温顺地等着。弟子们在圣者背后肃立着。良久,那老者说:“亡国的原因是:国君用人只肯任用道德君子。”众弟子愕然。良久,那老者慢吞吞地说:“好人没办法对付坏人。”

道德只宜律己,难以治人,道德的效果在感化,但是人的主流太复杂,每个人的动机太复杂,不感无化能如何?感而不化又待如何?“风俗之厚薄,系乎一二人心之所向。”这句话很含混,倘若落实到“一家让,一国让”,你我都可以大胆地说一声“未必”。

孟子说人性若水,这话说得很精彩。可是下一句“水无有不下,性无有不善”就大错特错。其实人心向善,不是天生的,而是“被迫”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合作,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利益。可是这种群体利益与每个人的利益并不总一致,所以才不断有人钻空子损人利己,而我们这个世界又总有空子可钻。歌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如何如何,不过只是倡议。

俗话说:宁得罪十个君子,不得罪一个小人。因为君子做事光明磊落,讲究公平竞争,即使与你为敌,也不会、更不屑耍弄阴谋诡计。而小人则不择手段。从这个意义说,君子斗小人难免吃亏。唐朝大将郭子仪就深谙此道,当奸相卢杞拜会他时,他总是让亲属回避。因为卢杞貌丑心黑,一旦受到亲属的嘲笑定会怀恨在心,图谋报复。

我们都该做君子,因为只有君子能成就大事;我们也都该防小人,因为小人能败坏大事。因为败坏一件事要比做好一件事容易得多。当你全力以赴成就你的事业时,“当心小人”应该是你随时应谨记在心的律条。

首先要做的就是远离不良的朋友。在你的生活中,特别是在你为成功而奋斗之初,你可能要寻求朋友,但是,你要注意,不要结交那些对你有害无益的朋友,不要被拖入他们的浑水之中。

我们的环境和朋友,对我们的一生有莫大的影响,所以说,交上怎样的朋友,就会有怎样的命运。

一只虱子常年住在富人的床铺上,由于它吸血的动作缓慢轻柔,富人一直没有发现它。一天,跳蚤拜访虱子。虱子对跳蚤的性情、来访目的、能否对己不利,一概不闻不问,只是一味地表示欢迎。它还主动向跳蚤介绍说:“这个富人的血是香甜的,床铺是柔软的,今晚你可以饱餐一顿!”跳蚤口水直流,巴不得天快黑下来。

当富人进入梦乡时,早已迫不及待的跳蚤立即跳到他身上,狠狠地叮了一口。富人从梦中被咬醒,愤怒地令仆人搜查。伶俐的跳蚤蹦走了,慢慢腾腾的虱子成了不速之客的替罪羊。虱子到死也不知道引起这场灾祸的根源。因此,在选择朋友时,你要努力与那些乐观肯定、富于进取心、品格高尚和有才能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保证你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获得好的精神食粮以及朋友的真诚帮助。这正是孔子所说的“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相反,如果你择友不慎,恰恰结交了那些思想消极、品格低下、行为恶劣的人,你会陷入恶劣的环境难以自拔,甚至受到“恶友”的连累,成为无辜受难的“虱子”。

假如我们已不慎交上了坏朋友,应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要知道:把一只烂苹果留在筐里,会使一筐的苹果都腐烂掉。因为一个人如果不自尊,便无法尊敬别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假使我们所结交的朋友都是懂得自尊自爱的人,相信大家都会互相尊重的。

与身心健全的人交往,不仅可以使自己得到别人的尊敬,而且也可以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提高品德修养。有自尊心且身心健康的人,通常都有很强烈的个人主义意识,不喜欢轻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具有诚实的本性,不仅能忠实于自己,也能忠实于朋友。

如果我们本身就是一个有自尊心且身心很健康的人,一定能够很轻易地分辨出别人是否和你具有同样的性格。

生存启示

男人在选择朋友时,要努力与那些乐观富于进取心、品格高尚和有才能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保证你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获得好的精神食粮以及朋友的真诚帮助。

学会和自己的孩子成为朋友

男人生活中有多重的身份,面对员工,你是一位成功的老板;面对父母,你是一个孝顺的儿子;面对妻子,你是一位称职的丈夫。当面对孩子时,你就要做一位合格的父亲。父亲是山,一定要在孩子心目中树立山一样的形象,要树立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不是光靠严厉的管教就可以的,孩子需要的是一个能成为知心朋友的爸爸。因此,努力学会和自己的孩子成为好朋友。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父亲,首先要做孩子的朋友和孩子游戏伙伴。在与孩子交流中你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

遇事多和孩子商量

不能以势压人,遇事要和孩子商量,特别是孩子的正当要求,应给予特别的重视和支持。尤其是当孩子为家庭生活提出合理化建议时,应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当孩子做错了一些什么事,不能严厉批评,而应从爱护的角度出发,帮助孩子分析做事的动机是什么,效果怎样,如果是想做好事,没有做好,对孩子的好想法一定要给予表扬,以保护孩子的积极性,然后分析为什么没有做好,是准备工作不充分,还是没有估计到可能发生的问题?这样的谈话孩子不会反感,不会对家长有抵触心理,今后他有什么事也会主动和您这位大朋友商量。

多和孩子接触

家长都很忙,但是再忙也应抽出时间来多和孩子接触。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也需要家长的爱抚:家长每天最好抽出十几分钟至半个小时,作为和孩子谈话和接触的时间。这不但是教育的需要,也是孩子这个年龄的心理需要。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家长与孩子的朋友关系就会很密切。

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

在和孩子一起时,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而跟他们乱说一气,如果你没有什么好说就不要说。因为孩子有他们的理解力,他们会反驳你,而使你难以招架;还有在和几个孩子一起时,不要偏袒谁,因为孩子也有嫉妒心理。同时不要取笑孩子,对孩子太粗鲁会伤害他们稚嫩的心灵,这样会使你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大。

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亲与孩子的地位犹如上级对下级,采用的口气也是命令式的,孩子永远是处于被教育的地位。父亲往往不顾及孩子的感受,而是一味的教育,将与孩子的交流变成领导对下属的训斥。这样做对于孩子是很不公平的。孩子年龄虽然不大,但他们需要的是平等的交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表达,成为“朋友型”的父亲是成为合格父亲的首要条件,答疑解惑,与孩子一起探讨和商量很多未知的东西。

其实,孩子需要的是一个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结果。其实在不同的年龄段,孩子们对于父亲也有不同的需求:

(1)0~3岁。他们希望父亲能买些新奇的玩具,他们也希望自己橱柜里的玩具能日日翻新,但同时也更希望父亲能陪在自己身边一起来玩这些玩具。他们需要父亲引导,一步一步地走进这奥妙无穷的玩具世界,有了父亲的参与,这些玩具对孩子才具有真正的意义,才是物有所值。

(2)3~6岁。他们开始上幼儿同,开始接触更多的同龄伙伴,孩子对于一个所谓的“集体”的观念初步形成。幼儿园有很多的小伙伴一起玩,一起游戏。然而,回到家里就只有他一个人时,孩子的孤独感就会油然而生(特别是独生子女)。这时就要父亲能够放弃一些休息时间,陪孩子参加一些亲子游戏、去外面走走、看看,就算是和孩子一起逛逛街也可以。

(3)进入小学以后,你会发现孩子又有一些变化,这时的孩子开始有些想独立,自己的想法也更多了,他们既想摆脱父亲的怀抱但同时自己的能力又有限。因此,这时父亲就要与孩子促膝长谈,共同来解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必须要面对的一些问题。不要以自己的模式塑造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孩子去实现自己不曾实现的梦想或者去弥补人生的缺憾都是不正确的。父亲严厉的教育让孩子缺乏他的追求目标,人格发展也不健全,到后来不但没有完成父母亲的理想,而且连他自己的理想也成为泡影。

做个好父亲,一天不难,难在坚持。当孩子还处在幼儿时期,任何习惯需要的是你日复一日的培养教育才能形成。孩子需要父母亲的陪伴,如你经常带你的孩子出去玩,还经常对你的孩子说:“爸爸很喜欢你,我的宝贝。”那么你的孩子定会感到自己深受父亲的重视和关注着。这将带给你孩子无穷无尽的爱和强大的情感支持,父爱比任何东西都有价值,有力量!

生存启示

作为父亲要时刻谨记:孩子年龄虽然不大,但他们需要的是平等的交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表达,成为“朋友型”的父亲是成为合格父亲的首要条件。答疑解惑,与孩子一起探讨和商量很多未知的东西会增进你与孩子的感情。

将对手变成朋友

有朋友就会有“敌人”,男人在遇到“敌人”时,应该怎样面对呢?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能把所有的敌人变成朋友,这难道不是说我们消灭了所有的敌人了吗?”把“敌人”变成朋友,既是化解争端的良策,也是战胜对手的利器。

暂时的容忍让步,往往是淡化对手的敌意。而使对手屈服的一条有用之计,这就是容忍的智慧。在商业竞争中,这样的小例子也不少。

198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执行经理史密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重大决策,将公司属下坐落在加利福尼亚州费门托市的一家工厂、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合并,生产丰田牌小轿车。当时日本丰田汽车早已以其质优价廉的美誉进入美国市场,驰骋于美洲大陆。能将汽车工厂打入美国本土,当然是雄心勃勃的丰田公司求之不得的好事,因此美方建议一经提出,日方的人员、设备便跨洋过海来美国安家了。

美国人早就对日本汽车“侵入”美洲大陆、抢占美国汽车王国地位反感至极,史密斯竟公然把日本公司请到国内生产汽车,这不足“丧权辱国”的屈节投降,也至少是“引狼入室”的高度让步。为此,美国上下,尤其是汽车界纷纷向史密斯提出谴责和非议。他的朋友打电话说:“史密斯,这样做,你为了什么呀?我听到了不少对你的批评。这两天,你看过报纸吗?”史密斯笑着回答:“听到了也看到了,别人有批评的理由,我也有自己的认识,他们不能忍受,但我能忍受。”“你最好妥协,改变自己的做法,众怒难反啊。”“谢谢您的好意,不过我还不想改变自己的计划,我已做好了忍受责与谩骂的精神准备。”到底是引狼入室,纯粹的屈节让步,还是另有一番苦心?史密斯自有他的打算和想法。他深切了解到,美国汽车界之所以在日本汽车大举进攻之下束手无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去太轻敌了。当初日本汽车刚刚打入美洲之时,几乎所有美国汽车商都认为日本不过是初学者的小玩艺,是低廉产品,对日本汽车售价低、性能好、省燃料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态度。等到日本汽车在美国越来越畅销时,美国同行便一筹莫展了。到了现在,日本汽车在各方面都有优势,不承认这一点只能说明是狂妄自大。争取日本技术的帮助,增强自己产品的竞争力,才是争回面子、夺回利润的唯一正确出路。

所以,史密斯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合并之举,表面上似是引狼入室的大让步,实际上则是把“老师”请到家里的一大进步;似乎是向日本俯首称臣,实际上了解对方,向对方学习,然后赶超对方。历史证明,他成功了。虚心向强者学习,甘当小学生,这样对方就不会视你为强大的对手。利用对方的优势,降低自己风险。

对手有时是最好的老师

有位哲人说过,有时候你的对手使你明白的道理比你的朋友告诉你的还要多。因为你和你的对手在竞争的过程中,其实是在互相学习。中国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司马懿,没有人比司马懿更加了解诸葛亮,也没有人比诸葛亮更加了解司马懿。智者在对手身上发现的用处比愚人在朋友身上发现的用处更多。许多人之所以伟大,多半是由他们的对手促成的。

所以,你的对手常常是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当中你很容易找到你的弱点和优势,也很容易找到对手的弱点和优势。通过不断地较量,你们相互促进、相互比较,能够迅速取长补短。

人们常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成功的女人。其实这只是说对了一半,还有一半就是:一个成功的男人面前总是有一个实力不凡的对手。而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不仅仅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更重要是懂得如何利用对手来促进自己的不断强大。

你周围人的奉承有时候比对手的憎恨更为险恶,因为憎恨纠正了奉承所掩饰的错误。审慎的人从对手怀有恶意的双眸中找到一面镜子。它比充满爱意的镜子更为真实和直接,使你看到你的缺点并且及时将其校正。每个人与恶毒对手对面相处时都会变得异常小心谨慎,在这个过程中会精神高度集中,并且不断地充实自己。抓刀勿抓刀刃,刀刃伤身;但若抓刀柄,则刀可护身。当你面对你的对手的时候,对手就像一把刀,而当你抓住了这把刀的刀柄以后,就会为你所用。所以善于利用对手的人往往进步的更快,一个对手对你的促进作用,有时会胜过十个朋友。

仁爱是化敌为友的有力武器

前苏联著名作家叶夫图申科在《提前撰写的自传》中,曾讲到过这样一则十分感人的故事:

1944年的冬天,饱受战争创伤的莫斯科异常寒冷。两万德国战俘排成纵队,从莫斯科大街上依次穿过。尽管天空中飘着大团的雪花,但马路两边依然挤满了围观的人群。大批的苏军士兵和治安警察,在战俘和围观者之间,排出了一道警戒线,用以防止德军战俘遭到围观群众愤怒的袭击。

这些围观者,大部分是来自莫斯科及其周围乡村的妇女。她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战争最直接的受害者,都对悍然入侵的德寇怀着满腔的仇恨。当大队的德军俘虏出现在妇女们的眼前时,她们目光忧愤,全都将双手攥成了愤怒的拳头。要不是有苏军士兵和警察们在前面竭力阻拦,她们一定会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把这些杀害自己亲人的“刽子手”撕成碎片。俘虏们都低垂着头,胆战心惊地从围观群众的面前缓缓走过。突然。一位上了年纪、穿着破旧的妇女走出了围观的人群。她平静地来到一位警戒的警察面前,请求警察允许她走进警戒线去好好看看这些俘虏。警察看她满脸慈祥,没有什么恶意,便答应了她的请求。于是,她来到了俘虏身边,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印花布包。打开,里面是一块黝黑的面包。她不好意思地将这块黝黑的面包,硬塞到了一个疲惫不堪、拄着双拐艰难挪动的年轻俘虏的口袋里。年轻俘虏怔怔地看着面前的妇女,刹那间便已泪流满面。他毅然扔掉了双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给面前这位善良的妇女,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其他战俘受到感染,也接二连三地跪了下来,拼命地向围观的妇女磕头。于是,整个愤怒的气氛一下子改变了。妇女们都被眼前的一幕所深深感动,纷纷从四面八方涌向俘虏,把面包、香烟等各种东西硬塞给了这些曾经是敌人的战俘。叶夫图申科在故事的结尾,写了这样一句令人深思的话:“这位善良的妇女,刹那之间便用宽容化解了众人心中的仇恨,并把爱与和平播种进了所有人的心田。此时,眼前的这些战俘已经不再是敌人,他们已经是人了,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已经被播种了爱与和平……”

战争把人变成了“敌人”,而爱,又把敌人变成了“人”。叶夫图申科的话,道出了人类面对“敌人”时,所能表现出的最伟大的善良以及最伟大的生命关怀。战争是人类暴力行为的具体表现,战争与生命的死伤、财产的损失永远相连。战争永远无法消灭仇恨,化解仇恨,反而会让仇恨无限地延伸,不断地扩展。唯有爱,唯有宽恕,才能化解仇恨,消灭仇恨。

“敌人”是没有办法用武力彻底消灭的。彻底消灭“敌人”的最好方法,就是用爱把他们变成朋友。所以,一个成功的男人就要善于把自己的“敌人”、自己的对手变成你的朋友,为你所用。

生存启示

对手是你最好的老师,要善于从对手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因为只有你的对手才会更加了解你的缺点,要善于将对手变成自己的朋友,为你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