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马云团队不败的秘诀(1)(1 / 1)

靠信任不靠高薪

只有大家彼此真心相待,相互信任,才能和谐相处,才能同心协力做事业。一个相互猜忌、缺乏信任的团队必定有一天会分崩离析。

给员工应得的报酬,是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让他们感觉自己付出的劳动没有白费。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管理者为了留住人才,不惜花费重金,在他们看来,钱可以买来一切,包括员工的心。其实不然,高薪固然有一定的**力,但它不能真正留住人才,一旦别的公司给的报酬更多,怎么能肯定没有人跳槽呢?

1999年至2000年,马云简直成了“空中飞人”,他跑遍了几十个国家,参加了全球各地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所有商业论坛,去发表疯狂的演讲,用他那张天才的嘴宣传他全球首创的B2B思想,宣传阿里巴巴。

他每到一地,总是不停地演讲,他在BBC现场直播演讲,在麻省理工学院、沃顿商学院、哈佛大学演讲,在“世界经济论坛”演讲,在亚洲商业协会演讲……

马云挥舞着双手,对台下的听众大声叫道:“B2B模式最终将改变全球几千万商人的生意方式,从而改变全球几十亿人的生活!”很快,马云和阿里巴巴在欧美名声日盛,来自国外的点击率和会员呈暴增之势!《福布斯》和《财富》这样的重量级财经媒体也开始关注马云和阿里巴巴。

那段时间,马云把到欧美名校讲学看成是销售的一部分:“沃顿、哈佛的MBA 5年后就是大公司的高层,在他们脑子里播下阿里巴巴的种子,5年后就发芽长大了。”

奇怪的是,马云越是疯狂,台下的听众越是对他痴迷。马云凭借他的智慧和口才,在哈佛进行了一次演讲,之后有35个哈佛MBA毕业生投身到他的企业。

马云的智慧和口才为他聚拢了不少人才,如果仅靠这些肯定不足以留住人才。马云能够长久留住人才是靠着更为重要、更为可贵的东西。

马云创业之初,他身边始终聚拢着一些有着共同理想的人。1997年马云从杭州到北京去的时候,带去的是8个人。后来1999年从北京回到杭州时,这8个人不仅一个都没少,而且还发展壮大到18个人,究竟是用什么方法不仅把原来的人留了下来,而且还凝聚了更多的新生力量呢?

有一些人猜测他们之所以会留下来,是因为马云给他们支付了高工资。对此,马云说:“不可能是高薪,怎么可能是高薪。当时我觉得有一点儿是蛮感动的,决定离开北京以后,我们去了趟长城。这个镜头我到现在还经常记得。那天很冷,到了长城上面,有一个人在长城上号啕大哭,他说‘我们为什么杭州做得蛮成功,到了北京,北京做成功以后又要丢掉’。

然后在长城上面我们这八个人就发誓说,我们回去,我们就不相信我们不能建立一个伟大的公司。所以在长城上我们说要建立一个中国人创办的,全世界最好的公司,所以有的时候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永远要回忆这个东西。每年我跟这十八个人都要一起吃一顿饭,有时候都见不到,当然我们吵架也很多,吵架太多,犯的错误也太多了,但是我们互相信任。”

马云身边始终有“十八罗汉”相伴,靠的不是高薪,而是相互信任。

真诚和信任是一个团队极其珍贵的东西。只有大家彼此真心相对,相互信任,才能和谐相处,同心协力地做事业。一个相互猜忌、缺乏信任的团队必然有一天会分崩离析。

金钱买不来员工永久的归属感,控制无法获得他们长久的服从,只有信任能产生一种神奇的作用,催生出员工对工作、对公司的责任感,促进其自我管理、自我激励,把潜能变为显能。

这是因为,人在受到信任的时候,一般都会产生快乐和满足感,进而诱发出全力以赴的**。可以肯定地说,领导对员工信而不疑,那么员工不仅会被领导信任自己的态度深深打动,而且会被领导的能力和成就深深吸引。

领导只有充分信任员工,放手让其工作,才能使员工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从而焕发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说,信任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手段,其作用是非常强大的。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早在古代,我们的先人就强调治国要以“富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义利并重,不能以“利”害“义”,而要以义制利,取之有道,守义才能取得永久的利益。聪明的商人追求“以德经商”,不会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不放,他们看重的是一世的利益,古往今来,能够成就大业者无不是以德取胜的。

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家的操守和道德已成为当今经济竞争格局下,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力量,谁也不愿意和一个无德的人合作。企业和企业家的德行和操守问题,也逐渐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在一次工作会议上,某位领导同志曾意味深长地对台下的各位企业领导人说过这样一番话,他说:“企业要认真贯彻国家政策,关心社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会管理,企业家的身上还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这位领导的话是有深远卓见的,他的话是对那些企业家的一个提醒,这个提醒值得深思。

人在商海中混,早晚是要还的。没有任何一个失去德行的商人能走得很远,做得很大。你要清楚,比尔·盖茨、李嘉诚等大富豪,绝对不是靠欺骗手段发家致富的。在商业经营或者活动中,不要一味去追求那些所谓的商业技巧和生意经,做生意最简单的秘诀就是厚德与诚信。诚信和高尚道德,会使你赢得客户的青睐、好的口碑、强势的人脉、良好的生意与社会形象。

从国内国外的一些精英人士的言行举止中,我们可以知道“小胜凭智,大胜靠德”绝不只是口头上的表白,只有言行一致才能获得真正的“大胜”。要想成大业必须先把“人”做好,做好了“人”,生意也就做好了。良好的德行是做好“人”、做好生意的基础。现实中,那些优秀的企业及企业领导人,无一不是有德的。在他们身上、他们的企业文化中,无不包含着“德”的理念———蒙牛的“诚信换诚心”,诺基亚的“以人为本”,海尔的“真诚到永远”,等等,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行者们正在用自己的“德”,向世人展示他们的企业之魂,而这正是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决胜商场的无敌利器。

在人们眼里,马云不仅是阿里巴巴的灵魂,而且是阿里巴巴真正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掌门人。在高手如云竞争激烈的IT界,为什么会出现马云这样的英语教师出身的企业领袖?在国际一流人才云集的阿里巴巴,马云为什么可以稳坐帅位?这是因为马云知己知人。马云一开始就懂得,一个人是打不了天下的。要靠众人,靠人才,靠团队。马云说:“一个人怎么能干,也强不过一帮很能干的人。少林派很成功,不是因为某一个人很厉害,而是因为整个门派很厉害。”马云知道,一个人一辈子就是为了一个失败和成功,所以失败和成功都不是偶然,而是点点滴滴积累而来。马云说:“我运气好,用到许多合适且很优秀的人。”马云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知道自己的正确位置,决不贪天之功据为己有。马云知道身边人手下人的长处和作用,永远怀着感激之心对待同事的工作。

2005年9月22日上午8点23分,从北京发出的Z9次专列到达杭州,车上是雅虎中国的600多名员工。浩浩****的队伍在一出火车站后就开始感受到了热情,因为街道上挂满了“欢迎雅虎中国同事来到杭州”的横幅。这既不是GE的中国年会,也不是《财富》500强论坛。杭州市政府居然设宴专程招待阿里巴巴3000多名员工,为远来的员工接风洗尘,不仅市长亲自祝酒,而且该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也发来贺信。

由此可见,马云这次对雅虎中国员工回杭州“探亲”是非常重视的。

9月22日当天,由于火车清晨抵达,员工们到站后肯定是要先去吃早餐。

考虑到雅虎员工的饮食习惯问题,接待小组的成员认真讨论了早餐的配送,对“送包子还是送面包”的问题一直拿不定主意。最后,有人建议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包子加牛奶!这个事情才得以最终拍板,他们决定送上热包子和牛奶,外加一人一盒口香糖。

一位雅虎中国员工介绍了当时的场景,第二天早晨火车刚到杭州,每个雅虎中国员工就收到了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着两个热包子,一瓶旺旺牛奶,外加一包口香糖、餐巾纸。雅虎人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被“后娘”养的孩子也会那么幸福!

9月22日晚上,在杭州最大的酒吧,在晚上的狂欢舞会上,鼎鼎大名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亲自领舞把狂欢之夜推向**。舞会上,他化妆成维吾尔族一个姑娘,戴着面纱,穿着民族服装,跳着新疆舞。雅虎人再次感受到,原来在这个大家庭里工作是那么的快乐!

9月23日下午,马云与员工一起,身着印有阿里巴巴和雅虎共同标志的白色T恤,参加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员工大会。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发表了演讲的马云张开双臂,高喊着:“欢迎回家!”

马云接着说:“在我眼里,以后只有一家公司,就是阿里巴巴。6年前,阿里巴巴的员工在我家里上班;今天,偌大一个大会堂已经装不下我们的员工;我希望再过6年,我们的员工大会可以放在万人体育馆。”

马云继续以他的“伟大使命”鼓动员工:“这些梦想我们从来没有改变,我希望你们也没有改变。未来,我们会发展得更加快,因为有了雅虎的加入,特别是雅虎中国600名员工的加入。我相信在一年内中国互联网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一定是由阿里军团带领产生的。”

马云表示:“电子商务的前景非常乐观,但是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依靠的不仅仅是客户数量、服务质量,更重要的还有技术,而这正是阿里巴巴和雅虎联姻后最大的优势。”

“面临公司的高速发展,我提醒大家,在未来一两年内,我们公司可能有一些灾难,可能是整合的灾难。这种灾难会让我们感到痛苦、感到沮丧,甚至会让我们烦躁。阿里巴巴还太年轻,雅虎中国加入阿里巴巴之后,员工平均年龄大概只有27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来得快、去得也快,情绪化倾向严重。”

马云继续向员工呼吁:“我希望大家冷静下来。未来两年不管发生什么事,希望大家都能留下来。我们是还很年轻,但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边跑、边干、边调整。将来公司会保持10%的员工淘汰率,但只要不是罪无可恕,我都欢迎你们回来!”就这样,马云把自己的整合计划、游戏规则传达给新的公司,传达给3000员工。就在这次大会上,马云向雅虎员工庄严承诺:“12月31日之前,雅虎中国决不发生人事变动,更不会裁员。”

马云认为,军队里的将军是不会每次都亲自冲锋陷阵的,他们的才能在于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现代企业的领导者,也没有必要事必躬亲,但必须具备一个将帅的能力:知人知己,正确使用人才,积极调动人心,让员工充分地在工作中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样企业才有永久的活力和生命力。

最受尊敬的企业是一个以德为胜的企业,不见得能够在短期,或者说在某一市场取得胜利,但是长远看,这种良好的德行,或者说有德的企业文化,注定能够保证企业在风吹浪打的经济大潮中,披荆斩棘,凝聚人才,凝聚人气,以“有德”的精神,铸就长久发展的基石。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成千上万,消费者主动去接受和选择你的项目或者产品,而不是别人的,这取决于你的态度。消费者最终买的不是你的产品或者项目,而是你的态度,你对待消费者的态度,你对社会的态度,你对社会承担的责任。这是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品牌受尊敬、立足市场的根本原因。

做企业管理工作以理服人,这是毫无疑问的,但除了以理服人还要以德服人。德就是德行、品质。以德服人,并非是对以理服人的否定或取代,而是让理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一个人,尤其是身居要位的企业管理者,倘若无德硬讲理,其理必然黯然失色,员工不仅心里不服,口也不服。只有“德”正,再晓之以“理”,员工疑团消了,疙瘩解了,顾虑没了,才会口服心服。

领导正确的决策力

决策的意思就是做出决定或选择。它是指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西方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它对企业决策者(企业家)的能力要求是快速判断、快速反应、快速决策、快速行动及快速修正。决策能力是企业家为维持企业生存必须具备的起码素质。

最容易做的决策一定是个臭决策,好决策往往在取舍之间,你都不知道是对还是错。领导者的决策就是“舍”和“得”,阿里巴巴犯过很多错误,但是在取舍方面却能看出决策好坏的分别。

有这样一则趣味题,与大家一起分享:荷叶上有3只青蛙,其中1只青蛙决定跳下水。请问:过了一会儿,荷叶上还有几只青蛙?

一道看似简单的题目,其实不然。在一次培训班上,学员们踊跃发言,对该问题的认识竟然得出许多迥然不同的答案:有人说,荷叶上还有2只青蛙。原因很简单,小朋友都会算嘛,最简单的算术: 3-1=2。

有人说,荷叶上还有1只青蛙,给出的理由是青蛙也像人一样,会对环境的变化和事态发展有判断力。如果荷叶上有1只青蛙跳下水,按从众心理理论分析,估计荷叶上另外2只青蛙跳下水的概率各为50%,那么,荷叶上还剩下1只青蛙。

这两种答案符合一般人的思维习惯。实际上,问题并不这么简单。谭小芳老师给出下面两种逆向思维的答案:有人说,荷叶上还有3只青蛙。为什么会得出这一结论呢?其实,你只需要再仔细读一遍题目就知道了。不信,你再大声朗读一遍:荷叶上有3只青蛙,其中1只青蛙决定跳下水。请问:过了一会儿,荷叶上还有几只青蛙?

这次你明白了吧!原来决定跳下水的那只青蛙,只是做了一个决策而已,而实际并没有真正行动,它还是站在荷叶上。你可能会问:何谓决策?决策就是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来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只有决策而已!另一些人提出更为独特的答案:荷叶上1只青蛙也没有。可能源于两种解释:

其一,决定跳下水的那只青蛙不仅决策了,而且真正行动了。它是另外2只青蛙的“上司领导”,它的行动必然带动另外2只青蛙也义无反顾地跳下水,于是荷叶上必然就没有青蛙了。

其二, 3只青蛙站在荷叶上,荷叶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如果突然1只青蛙跳下水,于是必然引起荷叶的倾斜,于是失去平衡的荷叶把另外2只青蛙也一股脑掀下荷叶,于是荷叶上连1只青蛙也没有了。

其实,这则趣味题可以引发我们很多思考:首先,我们决策时要考虑后果。在市场环境下,企业或组织的决策往往会带来一连串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后果。管理者的决策会对其组织成员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管理者的决策正确与否,往往决定着企业或组织的兴衰存亡。

其次,多数情况下,处于市场中的企业或组织会受到“关联方”的影响。例如,母、子公司之间存在无法摆脱的裙带关系;总、分公司之间存在着连带责任,属于关联方;企业与客户之间也存在密切的关联方关系……在市场中你会发现许多关联方。请当心,你的“关联方”有时也会在有意无意之中把你“拖下水”。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在决策时也正是这样做的。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即同样是苹果,其实种类是很多的:有的酸,有的甜;有的脆,有的面;有红的,有青的。如果一个人本来爱吃又甜又脆的“红富士”,却偏偏拿起了又面又酸的“黄香蕉”,且一吃就吃了一辈子,对这个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对婚姻来讲,就像有些人所说的,选择了一棵树,就要放弃整片森林。

从阿里巴巴成立到阿里巴巴上市之前,阿里巴巴有很多上市的机会,但是马云都一一放弃了。

当时,几乎所有互联网企业都走这样一个套路:吸纳风险资金、上市、圈钱、分红。因此,人们对马云的做法感到十分不解。

当时,甚至有人猜想,阿里巴巴决定不上市,实际上是因为资金的短缺。对于这样的猜测,马云坚决予以否认。他承认阿里巴巴目前仍面临着一些困难,但这些困难和钱没关系。

2003年时,当人们以为阿里巴巴会上市时,马云仍然没有上市的打算。他针对此问题,做出了这样的回答:“阿里巴巴现在赢利非常好。公司就像结婚一样,好不容易有了好日子,生个孩子又苦了。所以,我们打算结婚后过几天好日子。今天,我觉得我们自己的内功还有待加强。我向往着上市,并没有不屑一顾。”

2004年时,阿里巴巴已经做到了国内第一,并且还获得了软银再次注入的8000多万美元。这时,许多人都认为阿里巴巴现在已经完全有能力上市了。可是,马云还是认为阿里巴巴上市的时机还没有到来。

2005年,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的举动又重新将人们关注的焦点引到了阿里巴巴上市的问题上。在人们看来,马云收购雅虎中国就是为了上市。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马云再次给予了否定。

2007年,随着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马云终于做好了上市的准备。2007年7月28日下午,马云在杭州黄龙体育馆里向在场参加年会的6000多名员工大声宣布:阿里巴巴正式启动旗下B2B业务的上市程序。听到这一消息后,全场顿时一片沸腾。果然,阿里巴巴的这次上市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读完上面的故事,我们发现阿里巴巴有众多可以上市的机会,但是马云都没有上市。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马云让机会白白地从自己的指间滑过,简直是太傻了。事实上,马云会这样做,是因为他懂得到底什么是正确的决策力这个道理, 2007年以前,阿里巴巴没有上市,马云放弃了上市的机会,并不是他不懂得抓住机会,而是因为他看到了更长远的发展,积蓄实力,以等待更好的机会。

其实,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就像一棵树,树杈长在树干上,树枝长在树杈上,树叶长在树枝上。树干问题是树的基本性问题,树干长歪了,树杈、树枝、树叶都跟着歪;树干长正了,树杈、树枝、树叶都跟着正。对企业发展中的树杈、树枝、树叶性问题决策错一点不会出现大问题,对企业发展中的树干性问题决策错了就会蒙受重大损失。

阿里巴巴能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马云当初敢于“舍”,如果他没有舍弃之前可以上市的机会,那么阿里巴巴就没有时间积蓄实力,更不可能抓住最好的上市机会。有舍才有得,马云舍弃了眼前利益,却得到了长远利益。

寻找最优秀的合作伙伴

一般创业者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总是认为最优秀的合作伙伴是最佳选择。毫无疑问,最优秀的合作伙伴确实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好处,他们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高远的思想,有妙语如珠的口才,有新颖的创业点子……然而,创业合作伙伴就如穿鞋一样,太大了容易掉,太小了容易夹脚。只有尺寸刚好合适,你才会感到舒适。所以,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因为选择最优秀的合作伙伴有利也有弊,当一个优秀的合作伙伴提出的意见不能被采纳时,他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心里就会产生诸多的不满。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在这些优秀的合作队伍中,他们之间暗中竞争,互相嫉妒,互相攀比,谁也不服从谁的指挥……这样的队伍不仅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且还会导致最终失败。

1999年年初,阿里巴巴花完了伙伴们凑来的50万人民币,正处于困境中。当时,在阿里巴巴需要钱的时候,也是互联网最疯狂的时候,马云常接到投资者打来的电话。

在网络满天飞时,每一个电话对那些充满梦想、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来说,都似乎是一次离成功更近的信号。然而,马云却一次又一次地与这些实现美丽梦想的机会“擦肩而过”。

有一天,马云终于决定见一个人,这个人是浙江本地的一个企业老板,也是马云有意合作的第一人。然而,那个老板一见马云就开门见山地说道:“马云,我给你100万,你给我每年10%的利润就行,也就是说明年这个时候你给我110万,怎么样?”

那个老板还没说完,马云就知道他是投机者,而不是策略投资者,于是就用讽刺的语气说道:“您真是比银行还黑!”这次合作就胎死腹中。

过了几天,马云又接到一个投资者的电话。两人在电话中聊了一会儿,马云便对公司成员彭蕾说:“你和我一起出去一趟好吗?”

他们见面开始一番例行的寒暄后,谈判很快就进入了实质性的问题。

那个投资人出了一个价,即这个金额占阿里巴巴多少股份。对方表示,如果马云同意,他们可以马上做决定。

马云并没有同意,只是一味地强调阿里巴巴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东西。

言下之意,就是说他们出的钱占不到那个股份比例。因此,马云提议谈判停一下,他要出去走一走。

马云和彭蕾走出饭店,来到曙光路上,两人都默不作声。过了很久,马云才打破沉默,突然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彭蕾当时在管钱,她很清楚阿里巴巴已经没钱了,便说道:“马云,公司账上没钱了。”

马云听了彭蕾的话,还是不吭声,又走了一段路,他们才回到饭店。

回到饭店的房间里,马云告诉对方:“你们的看法与我们的差距太大,所以,我们无法合作。”就这样结束了这次谈判。

在马云拒绝了38家投资商后,希望就在这时候出现了。原来,这是由高盛公司牵头,美国、亚洲、欧洲多家一流的基金公司参与的风险投资。

高盛公司是一家很讲信用的公司,虽然开出的条件比其他投机者更苛刻,但马云经过一番衡量,毅然决定与高盛公司合作。阿里巴巴因此引入了第一笔高达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此次投资不仅成为阿里巴巴首轮“天使基金”,还成为轰动一时的特大新闻。

阿里巴巴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甚至需要马云借钱来发团队成员的工资了。在如此艰难的时刻,马云依然没有向命运妥协,更没有丧失一个创业者、企业家应有的尊严,毅然决然地拒绝了那些投机者。命运对马云很公平,就在阿里巴巴到了弹尽粮绝的危急时刻,高盛公司却出现了,阿里巴巴因此迎来了首轮“天使基金”。

人往往在最困难的时候容易丧失理智,而做出错误的决定。“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的现象在生活中常常出现,对人有害无益。因为“饥不择食”容易导致中毒,而“慌不择路”则可能掉入深渊或沼泽。马云正因为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从长远利益出发,才对投资者进行理性选择,摒弃投机者,看重策略投资者。

读了上面的故事,我们发现马云选择的合作伙伴都不是最优秀的,却是最适合他的。他们虽然没有任何创业经验,可是,他们崇拜马云,愿意听从马云的指挥。在创业期间,马云及他的合作伙伴遇到很多的艰难险阻,但18位创业元老始终坚守在阿里巴巴的各个职位上,一直跟随马云,不离不弃,风雨同舟。正因为有这群伙伴的努力与支持,阿里巴巴才迎来了辉煌。

那么如何选择适合的创业合作伙伴呢?以下3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仔细考虑自己是否能够独立承担创业的风险如果你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发现自己能够独立承担创业给你带来的风险,那么你最好独立创业,因为合作有利也有弊;如果你认为自己一个人无法承担创业风险,那么你就要考虑寻找合作伙伴。

二、你是否能与合作伙伴形成一种互补关系互补关系是指你能从你的合伙人那里得到一些什么,又能为合伙人提供一些什么。比如,你需要得到资金、技术、关系等,而这些又是你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那么你考虑清楚后,就可以大胆与他合伙创业。如果还没有考虑清楚,那么就不要急于签订合同。

三、考虑你们的性格是否适合

在合伙的企业中,合伙人都是老板,彼此之间拥有平等的地位,不能由你一个人说了算。因此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比普通人的关系复杂得多。如果你想成功创业,那么就一定要彼此尊重,互相谅解,否则就只能以失败告终。

总之一句话,作为创业者,你一定要注意:在选择合伙人时,一定要把它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因为它关系到你能否成功创业。

创业不一定要找最成功的人,但一定要找最合适的人。因为原先做得越好的,到你的小公司越容易出问题。这就好比拖拉机里装了一个波音747发动机,会把你的企业带坏。

居安思危,随时做好应对准备

大家都听过“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吧,这个故事来源于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著名“青蛙实验”。科学家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同样是水煮青蛙实验。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直至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被活生生地在热水中热死。

“温水煮蛙”道出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说明的是由于对渐变的适应性和习惯性,失去戒备而招灾的道理。突如其来的大敌当前往往让人做出意想不到的防御效果,然而面对安逸满意的环境往往会产生不拘小节的松懈,也是最致命的松懈,到死都还不知何故。

然而,很多创业者却往往犯这样一个错误,在创业时非常勤奋,非常努力。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可是,当他取得一点成就时,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吃喝玩乐中,从不过问公司的事,结果公司只能以倒闭收场。因此,对创业者来说,应该时刻都有危机感,即使处在安定的环境中也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祸害的情况,随时做好过冬的准备。

马云就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创业者。在互联网欣欣向荣时,他却想到互联网可能出现的危机。我们来看看他的故事。

阿里巴巴的股票上市后,很快就被炒到发行价的近3倍。大家都向马云投来了羡慕的眼神,都为他欢呼,为他鼓掌。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马云却对大家说:“冬天要来了,我们要准备过冬!”

大家很不以为然,认为马云杞人忧天。然而,果然不出马云所料,在一片喝彩的掌声中,背后的乌云与雷声已越来越近。没过多久,阿里巴巴就陷进了一场危机中。

有人感到不解,便问马云:“你怎么会预料到冬天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