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用人的门槛
皇太极继位后,否定了他父亲在位时对汉族官员的排斥打击政策,开始重用汉族官员。
首先,皇太极积极纳谏,凡汉族官员的建议都采取重视的态度。
汉族人胡贡时进言:“现在八旗旗主权重,这就好像10只羊有9人放牧,后金虽然能凭借强悍的骑兵攻进山海关、占领中原,但臣以为大权旁落,很难长治久安。”
皇太极听了之后,认为胡贡时说得很有道理,决心结束“旗主林立”的局面,重用汉官,汲取汉官的统治经验,建立一套完整的封建驭臣制度。
汉官宁完进谏:“要学习明朝好的策略,例如典章制度,按照后金的具体情况,参酌订立一下金典,每天都要众官到可汗面前朝拜,随后议事,久而久之形成习惯,逐渐成为全国的制度,以后攻入山海关,统一天下,也不会慌张,临时抱佛脚。”
皇太极根据汉宫建议,建立起了典章制度,中央的权力得到了加强。
皇太极不但用高官厚禄来招揽明朝的文臣武将,而且还不断把汉族官员加入到中央行政机构中,委以重职,授予实权。
公元1631年7月,皇太极设立了吏、户、兵、刑、工等部,除各部主官由满族官员担任外,下属的承政等重要官职,都由一定数量的汉官担任。汉官李延庚、金玉和、吴守进、李云等都出任过承政这一清朝的要职。
公元1636年,皇太极又将以前的文馆改为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宏文院。每院设大学士一人,下设学士、举人等官。
汉官范文程就担任过内秘书院大学士,负责代替君主撰写文书,收纳各衙门的奏疏。范文程深得皇太极的宠信,机密大事都交他处理,一切重大决策都少不了他。
皇太极还任命汉族官员统领军队,正式建立了汉旗军。
到公元1642年,汉军八旗建制完成,委任汉官祖泽润、刘云源等担任八旗的长官。
皇太极又采取了科举考试,招纳明朝投降的文武将官等措施,不断扩大汉族官员的队伍。
还命令满、汉、蒙古族官员若发现有特长之人,被推举者无论是什么人,一律委以重任。
皇太极就是对明朝的降臣,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以提拔。而且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办法加以重用。
皇太极唯贤是举,重用汉官,汲取了汉族统治者的先进文化知识和统治经验,在治理国家、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巩固后金的统治,成为一代“崛起之君”,为最终统一全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智慧点评:
要想做大事的人,就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皇太极就有那种悟性。他明白汉族在中原经营几千年,其先进的管理经验是少数民族无法比拟的。皇太极取其长处,补己短处,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是一种夺取天下的明智之举!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在留给太子李治的《帝范》一书中,唐王李世民教导说:
“明智帝王用人,如同巧匠运用木材,直木用来做辕子,曲木用来做轮子,长木用来做栋梁,短木用来做边角,无论曲直长短,各有所用。明智帝王的用人之道也是这样,对于智慧高的人就利用其智谋,对于愚笨的人就利用其力量,对于勇敢的人就利用其威风,对于胆怯的人就利用其谨慎。无论智愚勇怯,都能加以利用。所以说,良匠手下无弃置不用的木材,明智帝王手下没有无用的人士。”
唐王在用人所长方面有很多绝佳范例。
比如魏征忠直刚正,深谋远虑,唐王就长期让他掌管对各个部门和皇上负有督察纠谏之责的门下省;杜如晦、房玄龄等胸有经天纬地之才,便让他们在尚书省和中书省行宰相之职;李靖等是当时一流的军事家,就让他们统军出征。最典型的例子是唐王对许敬宗的使用。许敬宗当时以才学有名,唐王召他为十八学士之一,但直到唐王晚年,其官职不过是检校中书侍郎,实际上一直处于文学秘书之位。原因就在于唐王深知他“才优而行薄”,所以唐王只用其文学才能这一面,而下令升为军国要职,参与宰相行列,以避免其无德无行给国家政治带来消极后果。唐王死后,正是这个许敬宗,与李义府狼狈为奸,骗取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信任,爬到宰相之位,作恶多端,果然给李唐天下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在唐王晚年总结其成功治国的经验时说:
“自古帝王大多嫉贤妒能,朕则看到别人的善良品行就像是自己所有的;人的德才往往不能兼备,朕就常常弃其所短,用其所长……过去的帝王大多憎恶正直,或暗中诛杀或公开处斩,无代不有,朕则自登位以来,正直之士满朝皆是,未尝黜责一人;自古都贵中华,贱夷狄,朕则爱之如一,所以边疆各民族都先后归附于朕。这五点,正是朕成今日之功的原因。”(《资治通鉴》卷198)
在他所罗列的五点原因中就有四点是有关如何使用人才的,可见用人之道是唐王成功治国的最重要的政治方略。
智慧点评:
作为一个领导,当你在抱怨手底下没有能人时,不妨默念唐王的这句话:“君子用人如同使用器物,各取所长。”古时候的贤能帝王,岂是从其他时代借来人才而达到天下大治的?你应当检讨自己没有知人之明,而不应该埋怨这个时代没有贤能之士。
求贤要放下架子
刘备被曹操打败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在荆州住了几年,刘表一直把他当上等宾客来招待。但是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刘备心里总在考虑着长远的打算。为了这个,他想寻找个有才能的人,辅佐他完成大业。
他听说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司马徽很客气地接待他,问起他的来意。刘备说:“不瞒先生说,我是专程来向您请教天下大势的。”司马徽听了,呵呵大笑起来,说:“像我这样平凡的人,懂得什么天下大势。要谈天下大势,得靠有才能的俊杰。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刘备急着问卧龙、凤雏是谁,司马徽却笑而不答。
刘备向司马徽道了谢,回到新野。正好有一个读书人来见他。刘备一看他举止大方,以为他不是卧龙,就是凤雏,热情地接待了他。经过一番了解,才知道这个人名叫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贤纳士,特地来投奔他。刘备甚是兴奋,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军师。
有一天,徐庶对刘备说:“您知道卧龙先生吗?”刘备说:“曾经听司马徽说起过。不知道他的才能比您如何?”徐庶急忙摇摇头,摆手说:“我怎么能与卧龙先生比呢?如果非要拿我和他比的话,就是乌鸦比凤凰了。”刘备惊讶地说道:“那么他一定是个非常难得的人才了,请您带他来见我吧!”徐庶连忙说:“这个万万使不得,像卧龙先生这样的天下奇才,得您亲自登门拜请才行。此人复姓诸葛,单名亮,字孔明,是琅玡阳都人。从小死了父母,跟着叔父在荆州避难。在他17岁那年,叔父也死了,他就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定居下来,平时除了种地以外,经常和一些朋友们攻读史书,切磋学问,谈论天下大事,而且他还将自己比作辅佐齐桓公成为霸主的管仲和辅佐燕昭王打败齐国的名将乐毅。您想想看,他不正是您所寻求的兼有将相才能、能辅佐您成就大业的人吗?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就像卧在地上、准备腾空而起的巨龙,所以被称作‘卧龙先生’。您说,像这样的天下奇才,是不是值得您亲自前往,请他出山呢?”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崇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决定要亲自去请卧龙先生。
第二天,天气晴朗,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前往隆中。这里重峦叠嶂,树木高大、挺拔、葱绿,风景很美,很迷人。其中有一座山蜿蜒曲折,真像一条静卧的苍龙,准备随时飞上天空。刘备三人骑马继续前行,来到一座山岗下,看到了几间掩映在苍松翠竹间的小屋。刘备下马亲自敲打房门,里面出来一个书童,问:“你们找谁呀?”刘备客气地说:“请告诉卧龙先生,刘备前来拜见。”小书童说:“先生不在家,人一早就出去了。”刘备急忙问:“先生去哪儿了?”小书童说:“不知道,先生朋友很多,大概找朋友们一块读书去了。”刘备很失望,问道:“那么先生什么时候能回来呢?”小书童说:“这也说不定,或者三五天,或者十几天,没准儿。”张飞见刘备还想问下去,很不耐烦,就对刘备说:“既然他不在,我们就回去吧!”关羽同意了,刘备只好对小书童说:“等先生回来,请你转告他说,我刘备前来拜访了。”于是,三个人掉转马头,失望地离开了卧龙岗。
回到新野后,刘备天天派人打听隆中的动静。过了几天,得到一个非常令人高兴的消息:卧龙先生回来了!刘备命令:“立即备马。”这时候,正赶上冬天,冷风嗖嗖地吹,天上又飘着雪花,关羽和张飞都劝刘备改天再去,刘备不听劝阻,决意要亲自去请,关羽、张飞也只好陪着。雪花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山就像用玉砌成似的,树也好像用白银裹着似的,很是漂亮。三个人却无心赏景。张飞还生刘备的气,吵吵嚷嚷地说:“这么一个山里人,派个人叫来不就行了,何必哥哥您亲自来请呢!”刘备劝他说:“卧龙先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怎么可以随便去叫来呢?我之所以冒着这么大的风雪来请他,正是想向卧龙先生证明我刘备诚心实意请他出山的。”他们冒着风雪,好不容易才到卧龙岗,刘备下马,轻轻地敲门,又是那个小书童出来说:“诸葛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呢。”刘备高高兴兴地进去拜见,只见这个少年只不过二十来岁,英俊年轻,刘备恭敬地行了个礼,说:“久仰先生大名,这次终于见到了您,实在是很荣幸。”那个少年慌忙站起来,还了个礼说:“将军您是刘皇叔吧。听童儿说过,您来找过我二哥。”刘备惊讶地问:“先生不是卧龙先生?”少年说:“我是诸葛均,是诸葛亮的弟弟。我还有个兄长诸葛瑾,现在在东吴做官。我和二哥住在隆中。”刘备问:“那么卧龙先生现在何处?”诸葛均说:“二哥和几个朋友昨天出去了。”刘备二请诸葛亮,仍是没有见到人影,只好失望地回去了,打算改日再来拜访。
又过了些时候,打听到诸葛亮确实在家,刘备就让关羽和张飞陪着,第三次前往隆中拜见诸葛亮。这次不用说张飞不愿意去,就连关羽也有些不愿意去了。刘备说:“你们知道周文王访贤姜尚的故事吗?文王那么器重姜尚,姜尚一心辅佐文王和武王,他们齐心合力,终于完成了灭殷的大业。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啊!”说完,就带着张飞和关羽出发了。为了表示自己的恭敬,在离草屋很远的地方,刘备就下马步行。从小书童那里得知诸葛亮还在草屋睡觉,就没敢惊动,刘备让关羽和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屋的台阶下等着。
时间过得很慢,刘备等了好一会儿,诸葛亮才醒来,小书童连忙向诸葛亮禀报说:“刘备将军已来了好半天了。”诸葛亮立即出门迎候。刘备看诸葛亮,二十七八岁的年纪,身高约八尺,是山东人的个子,但长得清秀,神采焕发。刘备迎上去说:“久仰先生大名,今日承蒙接见,很荣幸。”诸葛亮赶紧说:“刘皇叔三顾茅庐,未能迎候,请您原谅。”二人就进入草堂交谈起天下大事来。
刘备说:“现在汉室衰败,曹操将汉献帝挟持到了许昌,借着天子的名义摆布各诸侯。我想尽我的全力,平定天下,但是我的智慧和谋略很差,能力也很微薄,起事二十多年,也没有什么成就。很想请您出山,帮助我实现夙愿。”
诸葛亮说:“我为将军您忧国忧民之心而感动。但是我,年纪太轻,学识不足,而且又不愿意追求功名利禄,将军还是另请高明吧!”
诸葛亮怎么也不肯答应刘备的请求,刘备急忙诚恳地说:“希望先生能救救天下受苦受难的百姓,为我指出一条宽阔的前程吧!”
诸葛亮虽然在隆中居住了十年,但他却根据自己对天下大事的精心观察分析,形成了独特的政治见解,确定了统一天下的方针。刘备诚恳的求问使他很受感动,就向刘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说:“自从董卓叛乱进入洛阳以来,天下豪杰们同时举起反叛大旗,势力很大,大有争夺天下之势。曹操和袁绍相比,无论从实力上讲还是从名望讲,都不如袁绍,可他却打败了袁绍,主要是因为他有智谋。如今,曹操兵力充足,并且挟持了汉帝,不可能与他争夺天下。而孙权呢,他占有长江的险要,而且老百姓都顺从他,有才能的人也时有去投奔他,因此对他只能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总之,要联孙抗曹。”
刘备会心地点了点头,心想:是啊,对曹操是不能硬拼,只能联合孙权才能同曹操对抗。但是我还不能站稳脚跟呢,我没有立足之地呀。
诸葛亮说:“荆州这个地方,地势险要,北有汉水、沔水,南通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是个用兵的好地方,而刘表却没有守住它的能耐。这荆州之地,正是为将军提供了发展事业的好地方。而且益州(今四川省及云南、贵州、湖北、陕西、甘肃各一部分,巴郡,蜀郡即属益州)号称‘天府之国’,将军您可以益州为根据地,完成您的远大志向。”
听完这一番话,刘备舒了一口气,精神也为之一振。但是他对自己如何争取光明的前程,还很模糊。
诸葛亮说:“您是皇家后代,而且为人正直,许多人才都前来投靠于您。您如果能同时占有荆州、益州,凭着险要的地势,团结好西南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政治清明,等待时机,再向中原发展。这样,您就能完成自己的夙愿,汉业也可以复兴了。”
刘备对诸葛亮精辟的分析大为赞赏,一再拜谢道:“先生的话使我受益匪浅,如能出山相助,我就可以随时领教了。”诸葛亮仍然推脱,刘备悲伤地说:“先生您这样的天才,不肯出山相助,是我刘备的不幸,是汉室的不幸呀!”说着,泪水夺眶而出。诸葛亮深深地被感动了,立即答应出山。
智慧点评:
人才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如果你想保全你的权势,并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你就必须得到良才的鼎力相助。当然,在你求贤的过程中,需要你放下你的架子,真心实意地去打动贤才的心。
领导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秦的都城建在雍(今陕西凤翔)。经过一百多年,到秦穆公时(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年),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国势日益昌盛。
秦穆公的夫人是晋献公的大女儿,晋太子申生的姐姐。晋献公灭虞国(今山西平陆),俘虏了虞国大夫百里奚。百里奚拒绝投降,晋献公就把他作为穆公夫人陪嫁的奴隶送到秦国。百里奚到秦以后,利用一次看守不严的机会逃跑了。但走到楚国边境被当作身份不明的人抓了起来。
穆公把晋献公送来的礼单一看,在陪嫁奴隶中有百里奚的名字,但清点人数,却没有这个人,就追问这件事。押送礼物的人员说:“逃跑了。”
穆公觉得很奇怪,陪嫁的奴隶怎么会有逃跑的呢?问左右有没有人知道百里奚是个什么样的人。了解情况的说:“这个人有学问、有能力,只可惜没有遇到好时机。”
穆公希望得到人才的心情很迫切,马上派人去打听百里奚的下落。不久,打听到他被关押在楚国做苦役。穆公准备拿一笔重金去赎他。但是后来一想,这样不行。楚国之所以把百里奚当作奴隶对待,是因为不知道他的才能,如果用重金去赎,就会引起楚国的怀疑和注意:一个奴隶值得这么多钱吗?他们如果了解了百里奚,就是花钱再多,楚国也不会放他走的。
于是,穆公改变了主意,他派人到楚国,对楚王说:“我的一个陪嫁奴隶逃到你们这里来了,请让我用五张黑羊皮把他赎回去。”楚王觉得奴隶逃亡和追捕奴隶是常有的事情,毫不迟疑地就同意了。
百里奚到秦以后,穆公待为上宾,向他请教关于治理国家的方法。百里奚谦逊地说:“我是亡国之臣,怎么还有资格谈论治国之道呢?”
穆公说:“虞国国君没有重用你,没有听取你的意见,所以亡国了,那不是你的过错。”穆公一再要求他谈谈自己的政见。百里奚看到穆公态度诚恳,于是畅所欲言,一谈就谈了三天。
穆公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表示赞赏。穆公觉得这真是难得的奇才,非常高兴。穆公问他:“你今年多大年纪了?”
百里奚说:“七十过头了。”穆公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低声说:“可惜老了。”百里奚听到,笑了笑,说:“你如果要我去追逐飞鸟,击搏猛兽,我确实无能为力;但是如果要我坐在家里为你出谋献策,那还年轻呢!太公八十遇文王,我今天遇到你不是比太公还早十年吗?”
穆公大笑,准备授予他处理国家事务的大权,百里奚却推辞不受,他对穆公说:“我的才干远不如我的好友蹇叔。关于他的为人社会上还没有人了解。你想要治理好国家,最好请他来辅佐。”穆公说:“这个人我从没有听说过,请你把他的情况简单地介绍一下。”
百里奚说:“以前,我曾经到齐国游说,想在那里实现我的抱负,但没有人向齐襄公引荐,后来路费用光,流落街头。在銍(安徽宿县),我遇到了蹇叔。他看我不像一个流浪汉样子,就留我在他家吃饭。我们在交谈中,纵论时事,品评人物,非常投机。蹇叔家境贫寒,在村中帮人养牛,我在他家暂时住下栖身,也学了一点养牛的技术。不久,齐国发生政变,公子无知把襄公杀了。无知,是襄公叔叔的儿子,无知即位,出榜招贤,我准备去应招,但蹇叔阻止了我。只过一个多月,无知在一次出游时被杀,因而我得以免除这次灾难。有一天,我听说周室王子颓喜欢养牛,准备以自己的养牛技术去进见他。到洛邑,颓接见了我。经过谈话,他对我比较满意,想任用我为家臣。这时,蹇叔由于不放心特地赶来了。他见过颓出来,又劝阻我不要干,我听了他的话,没有就任。后来周室内乱,惠王出走,叛臣立颓为王。颓是惠王的叔叔。他为王以后,迷于歌舞,不久被杀,我得以又一次避免危险。离开周,我和蹇叔一同到虞国。由于得人引荐,虞君任命我为大夫。蹇叔认为虞君不是有所作为的君主,又劝我不要去。我也知道虞君并不会相信我和重用我,但是,由于我长期处于贫困之中,靠人接济,当时急于想找一个工作改变这种状况,所以这次没有听蹇叔的忠告。前两次听了蹇叔的话,避免了危险,这次没有听蹇叔的劝告,以致和虞君一道被俘,差一点死难。从这些事例,就可知道他是一位有见识、有才干的人。”
穆公听了,觉得的确是一个难得的人才,马上派人带了丰厚的礼品去迎聘蹇叔。百里奚怕蹇叔不肯出山,还特地写了一封言词非常恳切的信交给使者。蹇叔到秦,穆公任命他和百里奚同为上大夫,共同处理国事。因为百里奚是用五张黑羊皮赎回来的,所以国人称他为“五羖大夫”。
智慧点评:
人才是成大事的关键,能否稳住你的权位,并成就一番事业,就看你能否发现人才、重用人才。
不计较私仇用人才
公元前687年,齐襄公政令无常,荒**无道,致使齐国民怨沸腾,一片混乱。
为了避难,公子小白在鲍叔牙保护下出奔莒国,管仲随公子纠逃往鲁。不久,公孙无知弑君自立,旋即又被乱兵杀死,造成了君位空缺。
公子纠和小白闻讯都想赶回齐国争夺君位。管仲带兵埋伏在莒、齐之间的要道上,见小白的车子驰来,一箭射倒车上的小白,以为他必死无疑,便同公子纠一行慢慢地向齐国出发。
其实,管仲的箭只是射在小白的衣带钩上,小白咬舌吐血,用装死骗过了管仲。当管仲离开后,他急忙同鲍叔牙等人抄近路昼夜兼程,终于抢先赶回齐国都城,抢先坐上君位,被立为桓公。
齐桓公准备拜鲍叔牙为相,但鲍叔牙极力推辞,并推荐管仲。他说:“管仲从小就是我的好朋友,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如果任他为相国,齐国会很快地强盛起来。”
齐桓公被说服了,决定重用管仲。他派人到鲁国,向鲁庄公说:“我们国君要报管仲一箭之仇,请把他交给齐国处治。”
鲁国大臣施伯知道管仲回齐后会被重用,将来对鲁国不利,便劝阻鲁庄公不要交人。鲁庄公怕得罪齐国,令人把管仲装进囚车,押解出境。
管仲坐在囚车内,归心似箭。他深知自己回齐国是好友鲍叔牙的主意,自己施展才能的机会就要来了。一路上,押解囚车的士兵行军速度缓慢。管仲心里非常着急,担心鲁庄公万一醒悟过来,定会派兵追赶。他想了一个主意,就在囚车里编了一首名《黄鹄》的歌,唱给士兵们听。唱了两三遍后,他又教士兵一起唱。士兵们听着歌,学着唱,忘记了疲劳,行军速度逐渐加快,两日路程,只用了一日就到了齐国。
在齐国君臣迎接管仲入境的同时,鲁国公子偃也带兵追来了。原来,鲁庄公果然醒悟,知道放管仲归齐,等于放虎归山,急忙下令追杀,但已经迟了一步。
智慧点评:
领导者如能像齐桓公那样用人,相信成功的日子指日可待。
不听信小人诬告
康熙末年,江南总督噶礼贪婪而骄横,尤其喜欢诬陷别人。
当时,苏州知府陈鹏年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陈鹏年因看不惯噶礼的所作所为,所以经常与他发生矛盾。噶礼由此怀恨在心,便想方设法寻找机会,欲将陈鹏年充军到不毛之地而后快。
康熙对噶礼的每一次诬告都心中有数,并不介意,还劝他与陈鹏年和平共处,同为社稷苍生着想,因觉得陈很有才华,便将他调到京城编修图书。
噶礼对陈恨之入骨,怎肯罢休,又密奏康熙,说陈鹏年写过一首《游虎兵》的诗,诗中有些句子有对康熙怨恨不满的情绪,此等人应从重整治,并将所谓的原诗呈给康熙。
康熙仔细地阅读了陈鹏年的诗,并未见到陈鹏年诗中有任何对自己怨恨之心,再仔细读噶礼的密奏,看噶礼完全是深有意图,欲将陈鹏年置于死地。
于是,康熙召集众臣,在朝堂上当众宣布:“噶礼其人总爱搬弄是非,苏州知府陈鹏年稍有一点声誉,他就想方设法加以诬陷,还密奏陈鹏年的虎兵诗中有怨恨不满之心。我细读之后,并未见诗中有这种意思,再细看噶礼的奏章,满篇欲置陈鹏年于万劫不复之言词,这不是诬告是什么?凡卑鄙猥琐的小人,其手段伎俩,大都是这样的,我岂能受这种小人的欺骗?以后若有人再敢诬陷他人,决不轻饶!”
康熙说完将噶礼的密奏和陈鹏年的虎兵诗掷在地上,让各位大臣们传阅,噶礼自讨没趣,窘困之极。
康熙给噶礼这当头的一棒,的确是起了杀一儆百之效,使那些心胸狭窄、心术不正、好嫉恨、诬陷别人的大臣心生恐惧,不得不有所收敛。
智慧点评:
领导常常会遭遇属下搬弄是非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好,将破坏内部关系。
不被谣言所迷惑
冯异是刘秀手下的一员猛将。
自从归顺刘秀以后,冯异屡立战功。东汉建立后,建武二年(公元26年),冯异又被派往中地区,平定那里的诸武装集团,并且防御四川武装集团公孙述的侵犯。
冯异知道自己久在外藩,又屡建战功,必有某些嫉妒他的人对自己进行陷害,便上书朝廷:强烈要求回到皇帝身边。
刘秀知道冯异的心思,但没有批准他的要求。这时,正巧有人给刘秀上了一道奏章,奏章上说冯异在关中独断专行,斩杀长安令,威高权重,百姓归心,有“咸阳王”之称。
刘秀便打算利用这个奏章消除冯异的疑虑。便将此奏章托人带给冯异并要他只一个人观看。
冯异看到这个奏章,大惊失色,赶忙给刘秀上书解释说:“臣下本为一介书生,因遇到天下混乱,才充数行伍战阵之中,又蒙陛下恩宠获大将之位,通侯之爵,受任方面,以立微功。所有功劳的取得,都是陛下深谋远虑,愚臣又毫无功劳。”
冯异又说:“……臣尚能托身圣明,不敢过差,更何况如今天下平定,尊卑有序,臣怎敢心生叵测呢?如今见到您让我看的奏章,内心恐慌。又一想,明主知臣愚钝,所以敢上章自陈。”
后来,刘秀又利用冯异回京师朝见的机会,指着他对公卿大臣说:“这是我起兵时的主簿,曾为我披荆斩棘,浴血奋战,平定关中,是我的忠臣良将。”接着,又赏给冯异许多珍宝、衣服和钱帛。
十余日后,仍令他带着妻子西还关中以守关中之安宁。
刘秀的这些举措,打消了冯异的疑虑,他安心地回到关中,建功立业去了。
智慧点评:
现代领导者也应充分相信自己的下属,对于真正忠诚的人才,要给予充分信任,才能让人才安心。
不为下属偏激的话所怒
唐代宗李豫在位时,得力于大将(唐代名将)郭子仪的重大辅佐,所以他把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郭暖。升平公主在皇宫中娇生惯养,下嫁到郭家当了媳妇,却放不下公主的架子,居高临下地对待郭暖,这让郭暖十分不满。
终于有一天,郭暖忍无可忍,同升平公主吵了起来。郭暖年轻气盛,不禁破口而出,说了一句犯忌讳,或者也可以说在当时属于大逆不道的话:“你凭借父亲是皇帝就如此神气吗?皇帝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父亲还不高兴当那个皇帝呢?”
升平公主一听,怒发冲冠,立即进宫向唐代宗哭诉,并状告丈夫如此无理犯上。唐代宗听了女儿的话,只是淡淡一笑,说:“你这个孩子就是不懂事理,假如他的父亲真要是皇帝的话,那今天的天下还会是你的家的吗?”表现出唐代宗对郭子仪的信任,也表现出他对儿女私下里斗嘴所说的偏激话不在意。
郭子仪一向处事十分谨慎小心,知道儿子闯了祸事后,连忙进宫向皇上请罪。唐代宗和颜悦色地对郭子仪说:“俗话说得好,不痴不聋,不做家翁。我是皇帝,你是大臣,但我们又是亲家翁的关系。儿女们打嘴仗,何必当真呢?”唐代宗的话使郭子仪消除了顾虑。
智慧点评:
作为一个领导,如果你听到员工在私下里对你发出不敬之词,可以生气,但不要发怒,更不要惩罚、报复员工。人生来就是被人评价的,如果你做得很好,又何必介意别人的闲言碎语呢?
允许人才“犯错误”
1994年1月,美国《时代》杂志公布一项评选结果,全美最出类拔萃、最有实力的十家企业中,3M公司荣登榜首,而公司的总经理则被评为最会用人的领导者。
3M公司是美国知名的企业之一,是一家综合性的企业,其产品结构不是靠单一的品牌独撑大局,而是呈蜂窝状组织模式。公司产品共有九大类,每一类的营业额都没有超过公司总额的1/5,整个公司有40多个分部,无数的优秀人才在其职位上发挥着巨大的效用。
到目前为止,3M公司已生产超过五万个产品,新产品创造的利润每年都占营业总额的1/4以上,而每年推出的新产品,不会少于200种。不仅如此,公司还以追求特色,讲究新产品的独特性能为诉求。例如新开发的采矿设备,比早期同类产品多了一些探测二氧化碳含量的特殊功能,这些往往是采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此,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国际市场,由于竞争力极强,顾客都比较青睐3M公司的产品。
3M公司之所以能有这样辉煌的成就,在于它有一位优秀的总经理和旗下一批博学肯干的人才。其总经理在公司创建不久,就摸索出一套任用人才的方法,他称之为“探险者”。整个公司有数百个“探险者”组织,每个组织由十几个人员组成,这种颇具特色的组织是以开发新产品为首要目的,同心协力地为公司的创新而努力。
首先,由提议人筹组,采取自愿组合的方式。从研究人员、管理人员、销售财务人员到一般工人,不管是什么职务,只要看准一个“议题”就可以招兵买马,成立“探险者”组织。被请来的成员聚集在召集者的周围,公司给予这个组织极大的自主权及各方面的支持,直到做出成果为止。其次,创新范围没有限制,无论产品是否符合3M公司的要求,只要能创出高额销售量,公司都会全力支持,并实行自由竞争,把市场竞争观念引入公司内部,允许小组之间展开良性竞争。
3M公司的总经理认为,这样的实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任何试验,难免会有失败和挫折。当实验失败,人心涣散,甚至组织濒临解体时,总经理就会站出来鼓励大家,有时用加薪、休假等办法激发“探险者”的创造性。领导者此时不但不加阻拦,还帮助部属排除来自内外的干扰,减少阻力,甚至在不得已时,还亲自出面调停内部纠纷,支持他们顺利完成任务。
自己本身就是“探险者”成员之一的总经理说:“任何人都要坚持到最后,不要怕犯错误。”如果试验一旦成功,则其职务及薪水奖金就会随着产品销售额的增长而不断攀升。其中有一位工程师就是因为勇于试验,而持续不断地成功,最后成为一个独立的产品部门的负责人。
智慧点评:
人不是万能的,谁都会出错误。当人才犯了错误,领导者应有宽大的胸怀,应当允许其改正错误,继续创新,继续发展。
用人应扬长避短
在楚汉争霸的岁月里,刘邦手下有韩信、萧何、张良等几员大将,对于这几员大将刘邦也可谓是做到了用其所长。在刘邦长期的征战实践中,他渐渐发现韩信的确有将才,用兵打仗,堪称无人能比;而萧何心思缜密,行为非常谨慎小心;张良是足智多谋,老谋深算,称得上是一位运筹帷幄的谋士。
于是,在以后的征战中,刘邦果断地将用兵之权交给了韩信;而把粮草等后备物资的筹划、运输交给了萧何,来保障前线士兵的供给;而张良则理所当然地成了参谋之才。
在他用其所长的分工下,刘邦成功地夺得了汉室江山。
因此,看人应首先看他能胜任什么工作,而不应千方百计挑其毛病。《水浒》中的时迁,其短处非常突出——偷鸡摸狗成性。然而,他也有非常突出的长处——飞檐走壁的功夫。当他上了梁山,被梁山的环境所感化和改造后,他的长处就被派上了用场。在一系列的重大军事行动中,军师吴用都委其以重任,时迁成了使这些军事行动成功的重要人物。由此可见,对人、对自己的下属,即便是对毛病很多的人,首先要看到他的长处,才能把他的才干充分利用起来。
许多领导都埋怨下属不灵活,办事不得力。一般来说,这也是合理的现象。因为领导都是从普通下属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他们对于下属所做的那一套驾轻就熟,而且深谙其中的技巧,即使是难事也视若等闲。而下属则缺乏经验与锻练,故而难免有差错。
领导对待下属不要求全责备,而要用其所长。每个人都有其长处,上司要为下属发挥这些特长创造条件。有的领导不仅准薪金、工作满足感、前途推举等方面对下属照顾,还给下属个得体的官衔。这样,下属们就会被领导的行为所征服,心甘情愿地为你尽力,尽显自己的才能。
智慧点评:
作为领导,对待下属不能求全责备,应扬长避短,这样才能笼络住下属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