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股票必须有经济护城河(1 / 1)

一家真正伟大的公司必须要有一道“护城河”来保护投资获得很好的回报。但资本主义的“动力学”使得任何能赚取高额回报的生意“城堡”,都会受到竞争者重复不断的攻击。

——彼得·林奇

[巴菲特是这样炼成的]

既然经济护城河是企业竞争力的象征,那么在巴菲特眼里一家“伟大的公司”理所当然必须拥有经济护城河就是很好理解的了。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7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一家真正伟大的公司必须要有这样一道经济护城河,来确保投资能够获得很好的回报。可是资本主义社会那种唯利是图的赚钱“动力学”,使得任何能够赚取高额回报的生意“城堡”都会受到竞争者不断重复的攻击、模仿。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任何企业拥有一条无法逾越的经济护城河,就是该企业获取成功的根本。这种经济护城河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像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好事多超市这样的低成本价格竞争,以及可口可乐公司、吉列公司、美国运通公司这样享誉全球的强大品牌,都是这种表现形式。

巴菲特认为,企业的经济护城河要不断挖掘、拓宽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否则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背景下很可能会被对手超越。而伯克希尔公司考察这种“持续性”的评判标准,就是业务发展的一贯“确定性”。这也是读者了解的巴菲特投资股票为什么要排除那些他自己看不懂的、处于快速发展中的行业的原因所在。

巴菲特认为,对于快速发展行业中的这些企业,其未来如何发展他缺乏把握,如果该企业过去确实拥有一条难以逾越的经济护城河,可是由于行业发展过快而遭到竞争对手的“创造性破坏”,那么这种需要不断重复开挖的护城河实际上就等于没有护城河。

除了行业发展变化迅速不好控制外,巴菲特还排除了那些只能依靠某个明星经理人才能生存下去的企业。

他承认,明星经理人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但显而易见,如果要想在“一棵树上吊死”也是十分危险的。如果该企业的经济护城河就是拥有这位明星经理人,那么该企业一旦失去这位明星经理人,就表明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护城河。在巴菲特看来,这样的企业虽然拥有一条经济护城河,而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巴菲特说,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对象就是那些在稳定行业中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如果它的成长速度迅速,当然会更理想;如果没有很快的成长速度,只要这种长期竞争优势岿然不动,这样的长期投资也是值得的。他说,真正伟大的投资不但能够从有形资产中获得巨大回报,而且在任何持续期内都能做到不用在收益中拿出很大一部分再投资就能维持其高回报率。

平时,巴菲特经常告诫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那些经理人,要求他们把自己的企业想象成一座城堡,想一想这座城堡四周有没有一条护城河保护它。并且他还说,不但要有这样一条护城河而且越深越好,最好还要在里面养几条凶恶的鳄鱼,以提高安全系数。有了这重重保障,你的企业才能安全、稳健地发展下去,并且得到良好的收益。

巴菲特曾经总结道,他的成功经验就是避开风险。他的原话是:“我们不一定要杀死恶龙。只需躲它远一点,我们就可以做得很好。”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经济护城河的重要性。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巴菲特的这种观点。例如职业投资人布鲁斯·杰克逊(Bruce Jackson)认为,巴菲特的成功经验是注重于价值投资而不是价格投资。因为巴菲特从来不根据股票市场价格涨跌来买卖股票,他钟情的投资项目都是那些具有长期经济愿景、并且具有很强竞争优势的企业。

当初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公司时,一般人都觉得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太高、没有投资价值了,可是巴菲特更看重的是该公司在饮料领域中的霸主地位。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到如今,伯克希尔公司拥有一系列具有这种特征的企业,最典型的是可口可乐公司、康菲石油公司、吉列公司等。

那么,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策略和经济护城河策略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其实,两者具有共通之处,那就是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可以通过经济护城河来得到提高和保护,而具有经济护城河的企业其内在价值通常会更高。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伯克希尔公司在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基本上安然无恙,因为它有一条深深的经济护城河保护着——总体来看,在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70多家企业中,除了汽车保险公司吉科公司(Geico)的盈利水平下降得厉害外,其他企业的运营都无大碍,与美国华尔街上那些四面楚歌的投资人相比,巴菲特完全无愧于“最伟大投资人”的称号。

[启示录]

一家真正伟大的公司(一只真正伟大的股票)必然要有一条经济护城河来确保自己的竞争地位不受侵犯,确保自己及其股东能够得到合理的投资回报。并且,这条经济护城河还必须在不断拓宽、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