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护城河可以是多种多样的(1 / 1)

我给那些公司经理人的要求就是,让城墙更厚些,保护好它,拒竞争者于墙外。你可以通过服务、产品质量、价格、成本、专利、地理位置来达到目的。我寻找的就是这样的企业。那么,这样的企业又都在做什么生意呢?我要找到它们,就要从最简单的产品里找到那些(杰出的企业)。因为我没法预料到10年以后甲骨文、莲花或微软会发展成什么样。

——彼得·林奇

[巴菲特是这样炼成的]

企业当然需要有一条经济护城河来保护自己,但这种经济护城河并非实际生活中看到的那种单一河流,而可以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只要有助于企业提高长期竞争力的措施,都属于经济护城河范畴。

巴菲特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演讲时说,他所喜欢投资的企业类型是那种能够看得懂的生意。用这个标准来加以衡量,至少可以排除90%的企业。在剩下来10%他能够“看得懂”的生意里,他并不希望投资那些竞争者很容易进入的企业。换句话说,他喜欢投资的那些企业外面必须有个“城墙”(巴菲特有时候也把经济护城河比喻成经济城墙),由于有坚固的城墙作保护,居于城墙中间的城堡才可能是价值不菲的;同时,管理这个城堡的人又是精明、能干、负责任的,条件基本上就具备了。

他解释说,他需要的这种经济城墙可以多种多样,例如汽车保险行业中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就是以低成本作为它的经济城墙的。每一辆汽车都会购买汽车保险,而购买汽车保险就必须考虑保险公司所能提供的服务和成本。在消费者眼里,每家保险公司的服务基本上差不多,而这时候保险公司要能盈利,就必须从降低成本入手。根据这一特点,巴菲特投资保险公司首先会从成本最低的企业入手,认为低成本运营就是保险公司的经济城墙。

在各种各样的经济城墙中,巴菲特喜欢那些城墙变得越来越厚的企业,因为这表明企业的竞争力在不断提高。他经常要求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那些经理人,要想尽办法让企业的经济城墙更厚一些,并且好好保护它,把竞争者拒之墙外。这种加固城墙的途径包括产品服务、质量、价格、成本、专利、地理位置等等。

虽然不断加宽经济城墙的措施多种多样,但巴菲特还是喜欢那种简单、自己能够看得懂的企业。他说,他会从那些最简单的产品业务中找到这样的企业,对于甲骨文公司、莲花公司、微软公司等高科技企业他就很难预料它们未来10年的发展。所以,无论这样的企业在其他投资者眼里多么好,他都会因为无法判断这些企业的经济城墙是变宽了还是变窄了而放弃对它们的投资。

虽然加宽经济城墙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巴菲特更喜欢那种经济城墙牢不可破、一成不变的企业。他举例说,可口可乐的产品和服务从1886年公司创立开始就没有什么变化,他能轻而易举地判断出该公司未来的经济城墙有多么牢固,他就喜欢这样的企业。

他特别提醒说,不要以为经济城墙一成不变的企业没什么了不起,恰恰相反,这些企业所经营的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业务。举个例子来说,30年前柯达公司的经济城墙就和可口可乐公司一样难以逾越,可是现在呢,柯达公司的经济城墙已经变得很薄了,越来越接近于富士公司。

巴菲特说,30年前无论个人消费者还是专业摄影师,拍照片会首先考虑购买柯达公司的胶卷。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想给只有6个月大的孩子拍一张照片,希望在今后的20年或者50年后照片不褪色,这时候你首先会想到柯达胶卷。因为柯达胶卷一再向你保证,它能做到20年或50年后你看到的这张照片依然是那么栩栩如生,而这一点对消费者来说是最重要的。

可是随着后来富士胶卷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赞助商,再加上其它一系列有效措施,有力地冲击了在人们心目中一直占据有利地位的柯达胶卷,柯达公司的经济城墙开始变薄了,富士公司的经济城墙开始增厚了,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慢慢变得平起平坐起来。

与柯达公司的经济城墙变得越来越薄相比,这个时期可口可乐公司的经济城墙变得越来越宽了。当然,你用肉眼不可能看到它们的经济城墙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但是当你每次看到可口可乐公司扩张到一个目前还不能盈利、但20年后一定会盈利的国家,你就理所当然地会想到该公司的经济城墙正在变得越来越宽。

所以巴菲特说,如果以10年为期,你就能看到某个企业的经济城墙在变得更窄还是更宽,从而作为自己的投资依据。只有当他能够判断10年以后该公司的经济城墙能够变得越来越宽,他才能购买这家企业的股票,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就不会出手。

从这点上看,读者就非常容易理解为什么巴菲特经常说即使纽约证券交易所从明天起关门5年他也不会感到担心了,因为他购买的企业都是那些以10年期来考察的,在其他散户眼里非常漫长的5年在这里只是一瞬间,就相当于过去了一个双休日,这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为了帮助理解,他举例说,就好比是他买下一家农场(巴菲特早期确实从他父亲手里买下一家农场,他自己也买过一家农场出租给他儿子,所以他举这个例子是信手拈来,并且有实际依据的),只要农场运转正常,即使在5年内他根本不知道这家农场值多少钱,都会感到同样高兴。或者说他买下了一座公寓群,如果这座公寓群的出租状况很好,他就根本不用去关心出售这家公寓群能得到多少回报。

[启示录]

巴菲特着眼于长远来考虑企业的经济护城河是变宽了还是变窄了,依据的实际上是他的老师格雷厄姆的一个著名观点:你购买的股票实际上是企业的一部分。巴菲特认为,这才是投资的真正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