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职业角度还是个人立场来讲,你都是《布法罗新闻报》主编的最佳人选。自从1977年我来了以后,我就一直认为我很幸运《布法罗新闻报》报社有你的加盟。
——彼得·林奇
[巴菲特是这样炼成的]
巴菲特认为,明星经理人对于一家公司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为此他有时候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留住这样的明星经理人。
在巴菲特眼里,《布法罗新闻报》主编墨菲·莱特就是这样一位明星经理人。1996年,巴菲特在墨菲·莱特71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写道:“自从1977年我来了以后,我就一直认为我很幸运《布法罗新闻报》报社有你的加盟。”
出于对报业的了解和喜爱,巴菲特很早就想拥有一份主流报纸。可是1971年他却没能成功收购《辛辛那提询问者》报,这多少有些让他不快。1974年,经营了一个世纪的报纸《布法罗新闻报》家族女主人凯特·巴特勒去世,报社经营陷入困境,这给巴菲特收购这家媒体创造了机会。
当时的华盛顿邮报公司正在考虑收购布法罗市一家电视台,巴菲特提醒凯瑟琳·格雷厄姆说,其实《布法罗新闻报》也很值得考虑;如果华盛顿邮报公司不采取行动,那么他会另想办法收购这家报社,因为该公司有着良好的员工队伍和明星经理人。
但是凯瑟琳·格雷厄姆有自己的想法。她认为,一方面,《布法罗新闻报》虽然在当地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可是面临着竞争对手强大以及缺少周日版等问题;另一方面,当时华盛顿邮报公司工人刚刚平息一场罢工,她也实在不愿意去和报社的工会打交道。
再三考虑之后,凯瑟琳·格雷厄姆决定放弃收购《布法罗新闻报》,即使她后来得知巴菲特真的收购了它,仍然感到自己的决定没错。在华盛顿邮报公司和芝加哥论坛报公司都不愿意收购这家报纸时,巴菲特于1977年4月15日毅然收购《布法罗新闻报》,收购价3400万美元。
当时出面洽谈收购的是伯克希尔公司下属蓝筹票据公司总裁查理·芒格。当查理·芒格通过公用电话向巴菲特口述合同内容时,巴菲特说你自己决定就好了,他已经没必要去参观工厂了。
而实际上,巴菲特对报纸行业非常熟悉,他通过分析财务年报就能完全判断这家报社的经营情况如何,确实也没必要再去看一看几台印刷机是什么模样。
合并后的《布法罗新闻报》全资纳入蓝筹票据公司,合并时的净资产只有2850万美元,这表明,伯克希尔公司在这项收购中蒙受了550万美元的损失。如果把它折算成税前损失,则相当于1100万美元。
那么,巴菲特究竟为什么要做这笔“蚀本生意”呢?要知道,收购这家报社后《布法罗新闻报》的亏损虽然在不断减少,但还是连续亏损了好几年。例如,该公司的税前损失1979年是461.7万美元,1980年是280.5万美元,1981年是109.1万美元。
正如查理·芒格在蓝筹票据公司1981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所说,如果不收购《布法罗新闻报》,当年3400万美元的收购价只要能获得公司下属其他子公司的平均投资回报率,现在就能增值到7000万美元,年平均收益超过1000万美元。
但是,巴菲特的算盘显然不是这样打的。他认为,无论《布法罗新闻报》的经营状况如何,只要这家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能够稳步上升,其他所有困难都是暂时的、可以克服的。更何况,这家报社拥有素质良好的人员,能够通过不断向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取得最终成功。
据2002年12月28日《布法罗新闻报》报道,墨菲·莱特回忆说,还在报社被收购前他就向报社提出准备创建一份名为《津津有味》(Gusto)的娱乐周报,结果很快就被当时的发行人否决了。道理很简单:任何想要改变报社运行程序的想法,都会让高层管理者感到不安。
而墨菲·莱特第一次遇到巴菲特时同样向他提出了这一想法,并表示这是自己当时非常想做的一件事,他认为,这会对原来的报纸运营方向作出调整。
很显然,这时候的巴菲特对这家报纸的运营状况还不够了解,所以他只好回答说,这样吧,我们再探讨一下,但这种探讨必须马上开始。
巴菲特认为,《布法罗新闻报》早在1915年就停止发行《星期日报》了,如果这时候能重新恢复周日版应该是一个好主意。
于是他就这个问题请教墨菲·莱特。墨菲·莱特回答说,他认为这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各项研究表明,这不但能大大增加发行量和广告收入,还能弥补日常运营造成的收入损失。实际上,这也是巴菲特决心购并这家媒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1977年6月3日《津津有味》正式创刊,随后便取得巨大成功。《星期日报》创刊后也取得非常成功,尤其是1982年9月19日它的竞争对手《布法罗通信快报》倒闭后,它在当地取得了完全垄断地位。
仅仅是到1999年,《布法罗新闻报》的税后收入就超过巴菲特当年3400万美元的收购价。如今它的价值至少在4亿美元,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
据1991年第1期《新闻公司》杂志报道,该公司当时就已经成为一家非常典型的巴菲特企业,资产收益率高达91.2%,完全可以说叹为观止。该杂志预测,该报很可能会成为美国获利最高的报业媒体。
[启示录]
巴菲特认为,虽然收购《布法罗新闻报》不是一件十分有把握的事,但因为该公司具有良好的员工队伍和明星经理人,所以完全可能通过调整经营策略来稳定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并最终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