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并非所有农产品都适合上网(1 / 1)

网上销售农产品有这么多好处,但必须注意,并非所有农产品都适合上网销售。这是由这些农产品的固有特性和网上销售运输的快捷性要求所决定的。

从消费者角度看,网上购买农产品的主要是家庭或个人,机关、企业、学校等集团消费很少,因为无法在财务上做账。而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每天需要的农产品数量毕竟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就买太多。阿里巴巴网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那就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易单笔规模并不大,所以物流费用很难降下来。

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农产品生产具有地域性

最典型的是,古人说“橘逾淮则枳”。意思是说,南方又大又甜的橘子,到了北方就种不出来了;北方只能种出又小又酸的枳子来。这不是地域歧视,而是因为土壤的关系。

从有利的角度看,越是地域差别大的农产品越受欢迎,越适合在网上销售。因为地域远,本身就意味着路途相隔遥远、运输费用高,消费者更少看到、更愿意尝尝。如全国知名的特色农产品新疆大枣、内蒙古奶酪、宁夏枸杞等,通过电子商务实现远距离跨省运输,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以海南省为例,海南的生鲜农产品品种非常丰富,可是由于受物流影响、冷链配送成本高,所以生鲜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就根本无法到达我国东北等主要市场;可是由于受地域因素影响,海南的生鲜农产品恰恰在北方最受欢迎。这是一对矛盾。

从全国来看,2011年开始出现了上百家大大小小的生鲜农产品网络平台,其中80%分布在二三线成市。由于遭遇到货源、营销和物流等瓶颈,到2012年末时只剩下了几十家,并且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

有鉴于此,海南澄迈桥沙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克一针见血地指出,网上销售农产品看起来是销售渠道的转变,而其实质是销售物流的改变;从大宗商品运输转变为小件运输,成本要增加不少。

以他们销售的海南澄迈地瓜为例,如果是大批量运往内地,运费平均摊到每公斤是1.2元;而如果是通过网上销售的零星运输,每公斤运费则高达7至8元,两者要相差六七倍。[1]

二是许多生鲜农产品除非价值较高,否则很不适合网上销售和远距离运输

仍然以澄迈地瓜为例,虽然它走的是品牌路线,售价高达每公斤16元,可是物流费用仍然要占到价格的一半。

有道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这无论对消费者还是企业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而如果是普通地瓜或蔬菜,这样的高运费就更承受不了。这还不是其他保鲜要求更高的生鲜农产品如水果等,否则运费就更高了。

以荔枝为例,无论储藏、运输、销售还是消费前的各环节,始终要处于规定的低温下,才能确保产品质量、减少损耗,这时候的物流成本又要多出好几倍,即达到每公斤10至20元的水平。

海南南鹿实业公司主营水果种植和运销,2013年尝试网上销售莲雾后才发现,其物流成本高得出奇。它们自己没条件做物流,所以只能采用第三方物流,选择的是顺丰快递。它们的水果是按箱卖的,每箱5公斤,可是运费要60至80元,谁能吃得消呢?三亚木瓜种植户邓福斌也尝试过网上销售,他说,通过航空快递把木瓜运到成都,每10箱中就有1箱是坏的,比率高达10%。再往北方,根本就不敢发货了。因为这么长距离的运输,不要说损坏率了,一些保鲜要求高的农产品如芒果、荔枝等,还没到消费者手中就已经腐烂了。

所以能看到,网上销售的生鲜农产品除了大螃蟹等高价值水产品外,其它品种多是销售平平,原因就在这里。因为生鲜农产品对冷链物流配送体系的要求高,如果渠道商、第三方物流等各种社会资源整合得不好,很容易腐烂变质,到最后一文不值,造成损失。

例如,天猫网上的千岛湖有机鱼是这样卖的:读者打开网页后,就可以预订千岛湖淳牌有机鱼了,既有速冻品如鱼头、鱼肉、鱼尾部分等多款产品,也可以预订规定数量以上的活鱼。

由于是预订,所以能使得生产商有足够时间在严格、快速的供应链和物流配送流程中,把鲜鱼送到消费者手里。不但确保产品的新鲜品质和良好口感,还能大大降低流通和仓储成本,损耗率也只有传统销售渠道的四分之一,可谓厂商和消费者都满意。[2]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国务院才颁发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培育农产品商务,支持建设农村、社区、学校、机关的物流快递配送点,切实解决物流配送“进城难”和“下乡难”问题。

在此基础上,从全社会角度看,还非常有必要在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大环境下,对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统一规划,主要是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建设高速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鼓励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直接通过电子商务采购来带动农产品的网上销售。[3]

而真正做到了这一切,网上销售农产品才会迎来春天。55.

1 况昌勋:《海南生鲜触“电”,难?》,载《海南日报》,2013年9月10日。

2 雷戈:《生鲜水产品尝试网上销售,千岛湖有机鱼天猫开卖》,浙江在线,2013年9月11日。

3 《社科院:电子商务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转型》,载《人民日报》,2013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