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网上销售农产品?因为网上销售农产品的门槛低,适合个人操作,更容易作为创业突破口。
靠山吃山,靠水喝水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环境十分悬殊。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喝水。”网上销售农产品如果能与本地地缘优势结合起来,很容易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创业突破口。
例如浙江多山,特殊的地理环境就极大地丰富了浙江的农副产品,当然同时也给销售带来了诸多不便。可是反过来,网上销售农产品却能克服这一缺点,真正地做到扬长避短。
以浙江遂昌县为例。该县因为地理位置特殊,盛产竹制品、笋制品、木制品、菌菇类商品。自从克服传统的销售方式、涉足电子商务之后,当地颇具特色的农产品在网上就深受消费者喜爱。
2012年末,该县在淘宝网上的农产品店超过1500家,其中皇冠店20多家,当年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到1.5亿元。从几百家增加到上千家淘宝店,遂昌只用了两三年时间;而这样一来,就彻底打破了遂昌县地处山区农产品销售不便的固有劣势,非常有助于将当地农产品向外推销,成为农民创业的一条好途径。
2013年1月,浙江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平台建设正式启动,争取到2015年末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比重要达到全省农产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经济合作社、经纪人的60%以上;在全国主要城市都建有浙江农产品展示和销售中心;浙江省内各城区,都要实现生鲜农产品网上订货及同城配送。而实际上,2012年浙江省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就已经超过1万亿元,位居全国首位。[1]
如此庞大的发展势头和市场潜力,为浙江农民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为要知道,农产品电子商务不仅能直接拉动农民就业,还会在跨境网络营销工程,即网上销售农产品与网上网下的零售、批发、境外零售、快递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其中所创造的财富机会可以说无比庞大。
接下来请看看遂昌农民毛利华是如何创业的。
他在自己家里配了台电脑,拉了根网线,屋子里堆放着不少已经打好了包的笋干和香菇,就开始了在网上销售家乡的土特产,而这间屋子当然也就是他的“网店工作间”了。很简单吧?这样的配置每家每户都做得到,而且不需要多少新投入。
资料表明,2012年仅仅在阿里巴巴网上销售的农产品就超过200亿元,销售农产品的网店达到26万家,涉及的农产品数量超过1004万个。
从产品类别看,淘宝网上销量最大的农产品是茶叶,日交易额超过700万元;除此以外,枣类、坚果、蜂制品、干货的交易额也名列前茅。销量增长最快的是新鲜水果和海鲜水产,销售额年增长率在400%左右。[2]
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农产品网上销售规模的快速增长,销售模式也在逐步升级,从过去的“网络+公司+农户”模式慢慢地转向“网络+协会+公司+农户”模式。
以淘宝网上全国首家县级农产品特色馆“浙江遂昌馆”为例,遂昌当地的网店协会通过提供网店入门培训、仓储、代发货等项目,为1000多名会员尤其是零散农户网商提供基础性服务,解决了后顾之忧,从而使得这些农民在创业之路上越走越远。
从兴趣出发,自食其力
如果说“遂昌模式”中协会起到关键的作用,那么,对于协会组织能力不强或不想依靠协会、只想自己单独创业的个人来说又怎么样呢?没关系,从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出发,照样容易取得成功。因为农村有的就是资源,关键看你如何去进行组合。
在武汉,23岁的李轩2013年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主动放弃从事猪饲料销售、月薪6000元的工作,因为他更看好网上销售农产品这项事业。
李轩走上这条创业之路是有原因的。他喜欢玩微博,在家时因为经常听妈妈抱怨,说现在超市里买不到他小时候那种正宗的土鸡蛋了。于是,他结合自己的专业,专门去几家大型超市看了看,然后把创业目光放在了通过网络和微博卖土鸡蛋上。
2013年7月,李轩取出自己第一个月工作攒下的2000多元积蓄,去武汉周边农村寻找货源。他因为在大学里学过动物科学知识,所以能够分辨母鸡是否滥用了激素和抗生素、鸡蛋蛋黄是否注射过色素等;然后对各家养鸡场的饲养过程、喂养情况、供应能力等条件进行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孝感农村的一家占地千余亩的土鸡养殖基地作为土鸡蛋货源地,以确保鸡蛋足够“土”。
7月末,他带着10箱、3600只鸡蛋回到武汉,注册了名叫“李同学的鸡蛋铺子”的微博账号,同时在武汉各大论坛打广告。他的承诺是,自己所售的是48小时以内出产的新鲜土鸡蛋,免费送货上门,当面验收满意后再付款,定价是每50个鸡蛋70元。
旗开得胜。令他没想到的是,3600个土鸡蛋不到三天就全部被订购一空。于是他信心大增,向家里借了2万多元做首付,专门买了辆轿车用于送货,把自己的房间当仓库,决心坚定地走“鸡蛋哥”之路了。
每天他通过微博接单,第二天送货上门,每隔三天就去孝感那家土鸡养殖基地进一次货。现在三个多月过去了,他的客户超过2000户,每个星期都能卖出1.5万多个鸡蛋,每月去掉油费和进货成本外能净赚1万多元。
接下来,他准备继续挖掘土鸡、土猪肉供货商,把网上销售农产品的“土”生意做到极致。[3]
看看,这样的路是不是有许多人都可以走?关键是你没想到,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微博)的力量。否则,你也能做得到。
组合市场可以像玩儿似的
网上销售农产品并不像实体创业那么艰辛,它的门槛很低,有时候简直就像玩儿似的。这对本身就有创业意愿或将来准备投身于创业的农民和城市居民来说,都是一条光明的可取之路。
要知道,自从有了互联网之后,任何东西只要一搭上网络快车,前景就可能会变得无比辉煌。而创业,就离不开这样的手段。
这里来看一个国外的例子。在美国的一个创业俱乐部上,三名大学生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
当时,美国缅因州瓦特维尔市科尔比学院的创业俱乐部,要求学生思考一些可以推动当地小企业发展的新思路。
于是,一位21岁的经济学专业学生加林就想,现在的高端产品市场已经很多了,可是谁也无法取代农产品市场的地位;归根到底,农产品是人人需要的,永远有生意可做。我如果能创办一家“虚拟家庭市场”,专门出售当地的土特产和手工产品,不是很有前途吗?
就这样,他在其他两位同学的帮助下,递交了一份“我的新创意”(My Fresh)的商业计划书。
加林认为,农民们通常只愿意做他们最了解、最擅长的事,不用说,这当然就是种地种菜了;他们对管理电子商务网站不感兴趣。既然这样,这个空档就可以由我们创业者来填补。
他们的这个创意在“科尔比创业联盟商业竞赛”中获得1万美元奖金,然后,他们三人就用这笔钱创办了“我们的新缅因州”电子商务网站,并且在2011年9月正式亮相。它向消费者提供“农场-家门口”的农产品服务,出售的商品既有苹果、土豆等,也有经过加工制作过的面包和调料等。
在与供货商签订合同之前,他们会对所有产品取样检测、品尝味道,严格确保质量。如果质量达不到要求,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拒绝进货。正因如此,虽然有许多牧场主和乳制品商愿意向他们供货,但他们现在暂时并不准备提供肉类、芝士等需要冷藏的产品。因为他们的宗旨很明确,就是希望卖出去的每一样东西都能像消费者在农场里直接买到的一样新鲜,这就是竞争力。
所以,该公司在接到订单后,会立刻转给供货商,下面标明详细的购买清单。
为了简化流程,该公司会为合作商家提供包装盒和预付费的运货标签,然后从供货商手里直接发货给消费者。也就是说,供货商在直接把货物发给消费者的时候,可以由它们提供统一的包装盒,并垫付运输、包装等费用;它们则从中抽取一定的佣金,具体金额取决于货物重量、尺寸、商品是否容易腐烂、运输时间长短等。
虽说是佣金,可这个比例并不少,更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只是一个零头;而是可达销售额的25%至60%。换句话说就是,这笔业务的大头是由该公司来赚的。
而即使这样,这些农民供货商也一定会有利可图,否则他们就不会愿意合作了。
仅仅是第一年,该公司就有了10位合作商家,他们都是当地的农场主(提供农产品)和制造商(提供手工艺品)。其中的一位合作商老板比尔说,他觉得自己把产品送到网上去卖的确是个好主意,但是他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用来搞电子商务,所以这种合作是双赢的。
2011年10月时,该网站的月销售额已经达到5000美元。三位学生把其中的盈利拿出来重新进行投资,以吸引更多的供货商并扩大规模。
很快,他们的业务就从虚拟世界里走出来,开始为当地一所中学提供新鲜农产品、为当地医院的礼品店出售土特产礼品篮、与餐饮业合作提供最新鲜的农副产品了。
他们说,这种网上销售农产品的实践还才只是刚刚起步,下一步他们的目标是首先要证明这种理念的可行性,然后再把这个业务扩大到整个美国乃至全球,成为“农产品界的亚马逊”。[4]
有志者事竟成。况且又插上网络的翅膀,发展前景不容小看。
1 《2012年浙江电子商务交易破万亿元,居全国首位》,杭州网,2012年12月28日。
2 张遥:《淘宝网茶叶销量成最大,日交易额超700万》,新华网浙江频道,2013年1月10日。
3 李晗:《大学毕业生微博卖土鸡蛋月入过万》,载《武汉晚报》,2013年11月2日。
4 Jodi Helmer文、金笙译:《美国农民玩转O2O》,载《创业邦》,201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