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这是真正的全球贸易(1 / 1)

为什么要网上销售农产品?因为这是真正的全球贸易,而且全天候,无边无际,无“关税”。

通过这种没有时间、空间地域限制的贸易体系,把农民、农村、农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更容易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和农业的地位、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最大的优势是中间环节少

网上销售农产品的一大优势是中间环节少,并且因为网络是没有国界的,所以会自然而然地具有全球眼光——不仅仅是自产自销,也不仅仅局限于销售本地农产品,虽然这会具有地域优势;更可以做“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意,即在全国、全球范围内采购商品后售出。

从这一点上看,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本地化因素是个伪概念,至多也只是阶段性的。

例如,我国的大白菜60%以上产自山东和北京,苹果一半以上来自陕西,最受欢迎的大枣则产自新疆,最好的大米也都来自东三省;可是显而易见,销售这些白菜、苹果、大枣、大米的并非只有上述省市的的电子商务,可以说处处都有。

所以,与其强调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地域性,不如说这种网上销售是由仓储、物流配送、产品特性等方面的限制性决定的。也就是说,网上销售农产品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链体系的竞争,这是制约网上销售的瓶颈。[1]

在承认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最大优势是中间环节少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有些环节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无法构成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了。比如,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物流配送环节,交易后也同样存在物流配送环节,等等。否则,它还不可能直接从地里就对外发运,这只能叫半成品。

把小农经济捏成团

都说小农经济是一盘散沙,经不起市场经济冲击。可是在小农经济状态下,如果把网上销售农产品搞好了,就会形成一支支大大小小的与全球贸易紧密挂钩的力量,冲破闭塞的乡村樊篱。

就好比说,哪怕是住在山沟沟里的农民,如果他每天坚持听广播、看电视,照样会对国际大事了如指掌;而如果离开了这一切,他极有可能“不知今夕是何年”。区别在哪里?就在信息网。

2006年6月,陕西兴平市雅虎酱菜厂就开办了一个农村信息服务站,厂里固定专人在国家农业部开设的“一站通”、省农业厅的网上展厅上发布信息;周围农民都可以来这里查询和交流。

很快地,网上信息就漂洋过海,被韩国客商所关注。

韩国客商专门来这里农村考察了两天,在村民家中提取大蒜样品及雅虎酱菜厂生产的盐渍蒜米样品,一个星期后发来一份传真,要求采购当地的盐渍大蒜米200吨,价格每吨4500元,成交额90万元,直接发往韩国釜山和任川,让乡亲们欢呼雀跃。

要知道,大蒜加工是这里的传统产业,这一举措不仅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并且还提高了兴平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这一切,都是网上销售农产品的功劳,把这些农民一下子就推到了全球贸易的最前沿,能够直接和外国客商做生意。

不仅如此,网上信息还能通过另一种方式提高农民收入。

同样是2006年6月,该市农业信息中心通过查询中国大蒜网、山东农业信息网等网站发现,这几年的大蒜市场价格呈逐步上扬趋势,于是,信息中心立即据此编写成一条简讯,报主管领导审签后,发到该市农产品保鲜贮藏协会成员的手机上。

成员们得知这一信息后纷纷增加收购网点,收购量增加了,该市的大蒜价格也从上市之初的每斤0.8元攀升到1.2元。

仅此一项,该市大蒜种植户就能增加收入1440万元;而与此同时,大蒜收购商同样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2]

更容易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网上销售农产品在国外已相对成熟。所以,农产品销售一旦触网,会更容易把当地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例如,法国家乐福集团从2007年在中国引进“农超对接”项目后,旗下一家拥有25年专业采购经验、总部位于西班牙的生鲜货品采购公司蔬果茂,就于2011年11月在上海设立了中国办事处,并且于2012年2月在河北开启了第一单采购,把18吨高阳梨运往西班牙总部,发往家乐福欧洲各门店进行销售。紧接着,2012年11月又有299吨高等级脐橙在江西安远、寻乌、兴国被装上13辆大卡车,发往欧洲各国的家乐福超市上架。

要知道,在此之前,蔬果茂根本就不认识中国出产的许多水果,10年前更不知道什么是柚子;但也正是这种市场空白,让他们看到了亚洲国家与欧洲的不同,并在全球展开了采购。

在过去的25年里,他们每年都要从全球40多个国家为欧洲市场采购新鲜蔬菜、水果50万吨。目前蔬果茂已经与我国的520家农业合作社有业务关系,并且与其中的72家签订了采购合同。2012年的出口量是5500吨、9个品种,价值人民币3500万元。其中规模最大的是福建密柚,数量占2000多吨,其余的是大蒜、姜、富士苹果、鸭梨、赣州脐橙等。

在这其中,他们感觉难度最大的是如何让中国农户做好种植记录。因为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建立了农业生产记录,才能做到可追溯,并且确保食品安全。[3]

这种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让中国农民开阔了眼界,知道应该“怎样当农民”了。与中国超市的做法不同,家乐福会根据欧洲消费者的要求,要求农户按照规格大小来分拣水果,并且对每一只水果的外观要求都很高。因为欧洲人普遍喜欢个子比较大的水果,所以企业必须按照这样的市场规则来办事才行。

让中国农民组织感到高兴的主要有两点:一是蔬果茂结款及时,从来不用担心会出现收不到钱的情形;二是与蔬果茂合作是以自主品牌形式出现的,也就是说,在欧洲超市出现的中国水果仍然会是中国品牌,而不是经销商的贴牌。[4]

1 张衡:《线上渠道崛起,电商补齐短板发力农产品》,载《中国商报》,2013年1月21日。

2 《兴平市2006年农产品网络营销促销典型案例》,陕西农业网,2007年5月27日。

3 田爱丽、王涵:《唐嘉年新官烧新火:通过“蔬果茂”整合产业链》,载《南方都市报》,2012年12月13日。

4 吴秦风:《从“蔬果茂”看中国零售创新》,载《中国商报》,2013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