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上网才能把生意做大(1 / 1)

为什么要网上销售农产品?因为传统商业只有装上网络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做得更大,理论上说应该会有无限之大。

在外地设直销中心是个好办法

要想把网上销售农产品做大,在外地建立农产品直销中心是个好办法。这直销中心就象航空母舰,开到哪里就把本地的农产品销售触角狠狠地拓展到那里,加强在该地区的销售力量。

以上海为例。上海的常住人口有2400万,超过许多小国家,每年的瓜果蔬菜需求量高达600万吨,50%需要从省外供应,这样的市场就是谁也不敢忽略的。

海南农产品看中了这一点,这几年一直在为进入上海厉兵秣马,就颇有成效。海南的绿色无公害果蔬、海产品、热带水果、茶叶等,在上海农产品销售市场上已经占有一定的比重,新鲜瓜果蔬菜在上海的年销售量高达22万吨,农产品加工品在上海的年销售额高达3000万元,发生了从量到质的转变。

在此基础上,2013年10月,海南继在北京、沈阳后在上海开设的第三家农产品直销中心正式在上海开业。

这家海南品牌农产品上海直销配送中心拥有200平方米的展示中心,展出了海南树上熟木瓜、红心火龙果、澄迈福橙等特色水果,兴隆咖啡、椰子糖、椰奶等农产品加工品,以及野生红鱼、鱿鱼、石斑鱼等海产品,一开业就吸引了不少上海市民前来参观和购买。上海人说,以前只知道海南有椰子、芒果、海鲜等,不知道还有这么多好东西。

确实如此,这就是在外地开设直销中心的好处和目的,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地农产品。当他们有需要时,就会在网上下单,然后在家门口就可以提货,实惠而快捷。

海南农产品上海直销中心共有海南60多家品牌企业的600多个品牌产品,与上海农工商超市等60多家超市、酒店和供应商达成供货协议,并且在当地建设了网上销售平台,目标就是瞄准上海的高端消费市场。[1]

这是因为,上海不但是国际大都市,高端消费群体多;还因为本书前面提到的,高端农产品更适合在网上销售。

更不用说,“国内市场看上海”。通过来自上海市场的信息反馈,会更有助于提高海南的农业生产标准,从而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应该说,这样的目标定位是非常恰当的。

或许是海南省确实从中尝到了甜头,所以他们接下来还将继续在成都、天津、武汉等地建立这样的品牌农产品直销中心,争取三年内覆盖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决心不可谓不大,对海南农产品网上销售的促进效果也是可以预期的。

再来看浙江台州市。2011年1月起,该市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就与市供销社系统第一家电子商务网站“山海一品”联合,在淘宝网上开设了农产品专卖店。

读者只要登录淘宝网,点击“山海一品”网店,就可以买到台州的农产品。该市农副产品配送中心一共组织了来自该市30多个合作社的300多种中高端农副产品,一方面是网上销售,一方面是实体销售,两者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众所周知,台州农业资源十分丰富,素有“水果之乡”、“特产之乡”、“海洋大市”等美誉。正是为了改变过去农产品销售不畅的局面,该市从2009起在杭州建立台州农产品直销中心,2010年又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专门建立台州馆,接下来就是2011年在淘宝网站上开设专卖店。

至此,台州的农副产品在全国各大城市都建立了销售网络,仅仅在上海就有30多个销售专柜。而所有这些举措,都是为了促进当地农产品在外地的销售,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2]

他在网上做烧烤做成百万富翁

在外地建立农副产品直销中心比较适合于财大气粗的农业企业和政府组织,对于农民个人来说就可能会力不从心了。可是这并不妨碍个人利用网络把生意做大的信心和努力。

李烨的经历就能说明这一切。

李烨出生在江苏盐城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在当地经营一家大型餐饮企业,所以他不但从小衣食无忧,上大学时每个月的零花钱居然高达5000多元,是人们心目中“富二代”。

可是好景不长,2003年他读大三时父母的酒店破产了,他每月的生活费也不得不猛跌到100元以内。无奈之下,他在一家电脑城门口扛箱子自己挣生活费,直到大学退学。

回到家乡盐城后,全家当时一共只有500多元现金。一天晚上,他出去看到别人烧烤摊上的生意非常好,觉得做这个不要什么成本,于是提出愿意免费给烧烤摊打工,目的是想偷师学艺。

果不其然,老板看他样样抢着做,就把配料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就这样,两个月后,李烨就在盐城师范学院旁开了一家自己的烧烤摊,两个月赚了1700元。

看到自己能自立了,李烨又参加高考,考到上海一家大专院校学习多媒体设计,说穿了,其实就是学习网页设计等电脑知识。他白天上课,晚上出去打工,主要是帮助别人设计网站。

2008年6月,李烨大学毕业后在同学和朋友的帮助下创建了“上海天天爱购网”。可是没过多久,就因为股份问题退出了。

又一次跌入低谷的他,自然又想到了他的烧烤摊。他想,烧烤是自己的特长,而电子商务是他的专业,能不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把烧烤摊开到网上去呢?说干就干,一个月后他就在网上推出了“原始烧烤”网。

众所周知,路边烧烤店的红火主要是因为方便。你现在把烧烤开在网上,可望而不可及,这个便利条件便没有了。

所以,网站建立三个月后才迎来第一笔生意。那是昆山的一个家庭聚会需要购买烧烤食材和器具,金额是220元。后来,这位消费者对他的服很满意,给了他一个长长的带文字的好评!

从此,李烨父子两人便联手在上海搞起了烧烤。父亲搞了两家实体烧烤摊,李烨则在搞网上网下互动。在旺季的时候,网上烧烤每天能卖出100到150单,每单平均消费额在400元以上,这样每天的营业额能有5万元,一天可净赚1.5万元左右。

据李烨介绍,2012年他的网上销售额是153万元,而2012年上半年就已经达到120万元。按保守估计盈利率40%计算,这四年中他的净收入超过100万。2013年9月,他被淘宝网评为全球十佳网站。

总结自己的创业历程,李烨认为,自己的网络烧烤虽然在价格、方便程度上没什么优势,但优势体现在服务上。

比如说,如果你要购买烧烤所需要的食材、器具等一些东西,可能会跑很多地方,可是在这里就可以一网打尽。所以,他接到的生意往往一笔单子的的金额就有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提供的是组合服务。

例如在大热天,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他们对时间控制得很严。客户至少要提前24小时下单,他们在一收到订单后就要进行采购,然后在发货前8小时对食物进行加工,放入速冻柜;在客户指定收货时间的前2个小时,开始进行分拣,随后配送到客户手中。最关键的是,所有食材在包装上都使用泡沫箱子,然后放入干冰,这样食材就能保证新鲜了。

由于他们的客户基本上都在上海,所以送达时间相对有保证。并且,他们的快递员都是高校学生,经过培训之后,在配送之前就能预先计算好如何节省车费和时间的用户路线,对上海地铁了如指掌,所以不会走冤枉路。[3]

由此可见,要想在网上把生意做大,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是有办法可想的。正所谓,“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1 符泽亢、陈声浩等:《海南在上海设品牌农产品直销中心,将建网售平台》,南海网,2013年10月21日。

2 林学富:《台州农产品首次集体触网,网上销售胜算几何》,载《台州日报》,2011年1月6日。

3 谢尧:《江苏一大学生网上卖烧烤,4年收入超百万》,载《扬子晚报》,2012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