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1 / 1)

养老金

所谓养老金,就是过去所说的退休金、退休费,是退休人员最主要的一种养老保险待遇。具体是指:劳动者在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由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领取的保险待遇,主要用来作为退休以后的基本生活保障。

养老金的积累原则是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但本质上是个人当期收入延期领取的部分。加入养老金计划是最重要的投资手段之一。个人在年富力强时,把自己所创造财富中的一部分投资于养老金计划,如美国的401(k)、加拿大的RRSP等等都是,以实现老有所养。

在我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养老金,二是企业人员的退休养老金,两者之间差距巨大,目前的差距已经扩大到3至5倍。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希望能缩小两者差距,但这一目的目前不但没有达到,反而差距还在扩大;另一方面,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09年1月28日下发《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个试点省市先行一步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但现在四年过去了,试点已宣告无疾而终。

2012年5月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明确要求在“十二五”期间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以实现并轨。

2012年12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显示,我国2011年城镇职工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达14个,收支缺口767亿元,高于2010年。

养老金“双轨制”是当今我国最大的不公平、不合法政策。它从制度上把全社会划分为封建社会那样的两个不同阶级,直接从国家财政为机关事业单位不缴或很少缴社会保险的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其本质就是剥削所有纳税人,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化了社会矛盾。显而易见,能否尽快废除这样一项被公认为保护特殊群体利益的错误政策、维护社会公平,已经成为考验执政党和政府的试金石,同样也在考验着民众的耐心。

参见“养老金双轨制”、“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个人账户”条目。

养老金个人账户

所谓养老金个人账户,全称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标识,为每一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个人设立的,唯一的、用于记录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和从企业缴费中划转记入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上述两部分利息金额的账户。

养老金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一是个人当年的缴费本金,包括个人的全部缴费以及用人单位缴费中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构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二是个人当年的缴费本金孳生的利息。三是个人账户历年累计储存额孳生的利息。

养老金个人账户是职工在符合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办理了退休手续后,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主要依据。

那么,具体到每个企业退休职工,他在办理了上述相关退休手续后究竟能领到多少基本养老金呢?计算公式是: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①)÷2×缴费年限②×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③

其中:

①的缴费指数范围为0.6至3。现行政策规定:缴费工资基数低于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以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工资基数;在60%至300%之间的,按实申报;超过300%的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不作为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基数;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0.6至3的指数范围就是这样来的。

需要指出的是,这只是理论上的算法,因为许多企业很可能是为职工按最低工资标准缴费的,另外还有许多职工中途有停缴、少缴的情形,所以,这时候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指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参加工作起至退休的每月缴费指数之和/

月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月数

其中,

每月缴费指数=从参加工作起至退休时的每月缴费工资/每年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显而易见,缴费指数越高表示你平时缴纳的养老金越多,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金也越多。

②的缴费年限,是指城镇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实际缴费的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按规定,必须达到15年以上才能计发基本养老金。容易看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金就越多。

③的计发月数,根据不同退休年龄各有不同,具体是50岁退休时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举例来说,如果某男职工2013年60岁退休时,他的个人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为38年,该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750元,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为1.0,那么理论上这时候他每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数额是:

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3750×(1+1.0)÷2×38×1%+个人账户储存额÷139=1425+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目的是体现社会保险费用共同负担的原则,同时也是为了增加养老保险费来源,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需要指出的是,养老金个人账户对于1998年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来说脉络比较清晰,而在此之前参加工作的职工,由于我国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时间总共还只有10多年,并且在此之前全国各地的缴费标准、计算公式不一,就难免比较含糊。以最近8年来政府连续给企业退休职工提高养老金标准看,若干年后这种个人养老金账户与养老金领取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十分模糊。这也是目前提前退休、按最低比例缴纳养老金、少缴基本养老保险的情形非常普遍的原因。这种负向激励,在社会上造成一种“参加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不合算”的错觉。

参见“养老金”、“养老金双轨制”、“养老金替代率”条目。

养老金双轨制

所谓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享受到的退休养老金待遇不同。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退休金就要相差3至5倍,这既不合理,更不合法,严重影响社会和谐、激化社会矛盾。

养老金双轨制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过渡的遗物。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文件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要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1997年,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文件。目前这项已经实行了20多年的养老金制度弊端丛生,大大激发了社会矛盾,严重阻碍了人才流动,凸显歧视性。

这种歧视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统筹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个人按照一定的标准缴纳费用,采取的是“缴费型”制度;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则由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渠道不一样,企业退休人员从自筹账户上支付退休金,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兜底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要远远高出企业退休人员,目前的标准是相差3至5倍。

养老金双轨制严重违背了社会公平和正义,为机关事业单位编制职工规定了超出正常待遇3到5倍的超国民待遇,贬低了企业职工及其他从业者的社会地位与尊严,并且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为机关事业单位不缴纳或很少缴纳社会保险,直接从国家财政支出养老金,所以本质上这是一种歧视性的剥削政策,剥削了所有纳税人。

养老金双轨制的发展方向必然是趋于并轨,小修小补已无济于事。以2005年起国家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9年上调为例,“9连调”的结果是2013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为1895元,比2005年调整前翻了一倍多;可是其9年的调增总和还不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的一次调整幅度大,两者之间的差距不但没缩小,相反还扩大了五六千元,并且这种差距仍在继续扩大中。

所以民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部队退休7800(元),机关退休5800,事业退休4800,企业退休1800”。可以想见,今后养老金双轨制的并轨是唯一出路,任何借口都不能成为不并轨的理由。虽然目前来看困难重重,但只要从社会稳定、从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这一点很容易想得通。关键的问题是怎么并?“上轨是特权福利,下轨是保险。下变上‘没钱’,上变下‘不干’。只有两边向中间靠,走保障的路。两边的人都想不通,只有靠教训了。发展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靠设计行不通。”[1]

参见“养老金”、“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个人账户”条目。

养老金替代率

所谓养老金替代率,也叫养老保险替代率、养老保险金替代率,是指退休金价值占某个时期员工收入的一定比例。

通俗地说就是,你退休后领到的退休金相当于在职收入时的多少百分比。这里的“某个时期”可以是退休前一年、退休前五年或终生平均工资,各国采用的标准有所不一。

我国一般采取退休前一年为基期,即退休金相当于退休时的多少百分比。这个数据,大致上可以反映退休后的生活水准能够维持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

计算公式是: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替代率=×100%退休前一年的工资收入当年新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

社会养老金替代率=×100%当年在职员工平均收入

这里的社会养老金替代率,统计对象既可以是某个企业、某个行业、某个地区也可以是全国。决定养老金替代率的基本因素有三个:一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养老基金的承受能力,二是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三是养老金的增长机制。

从国际惯例看,如果养老金替代率能够达到70%,一般表明可以大体维持退休前原有的生活水准;如果能达到60%至70%,可以维持基本生活水准;如果低于50%,那么生活水准将会比退休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1991年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各国的养老金替代率最低不要低于55%。从我国的情况来看,1999年以前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总体维持在75%以上,之后就呈逐年下降趋势,一直下降到目前的40%以下。

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是,未来我国基本养老金的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略微超出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最低标准,主要功能在于保障退休人员晚年的基本生活。现在最突出的问题是,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养老金双轨制,所以养老金替代率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之间的待遇悬殊太大,已经构成社会不稳定因素。具体数据是,2012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总体维持在92%至107%的水平[2],而普通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只有30%左右,[3]相差3倍。

参见“养老金”、“养老金双轨制”、“养老金个人账户”条目。

养殖业

所谓养殖业,是指利用畜禽等已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化为动物能,生产出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这里的畜禽是指家畜家禽,主要有牛、马、驴、骡、骆驼、猪、羊、鸡、鸭、鹅、兔、蜂等;野生动物主要有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畜产品主要有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药材等。

容易看出,养殖业不但能为人民生活提供肉、乳、蛋、禽等丰富的食品,为农业提供役畜和粪肥,还能为纺织、油脂、食品、制药等工业部门提供原料。所以,它和养殖业一起构成了我国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

早期的养殖业主要是作为农作物生产的副业出现的,称为“后院养殖业”。说穿了就是,每户农民养几头猪、几只鸡鸭鹅兔等,小打小闹而已。发展到现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如蛋鸡业、肉鸡业,奶牛业、肉牛业,养猪业等等。不仅如此,随着相对独立的养殖业的出现,一个强大的工业部门已经分化出来,这就是为养殖业及其生产服务的“养殖业投入”工业,包括机器、设备、兽药、配合饲料等的生产;以及各种养殖业产品加工业,如肉类加工业、奶品加工业等。也就是说,广义的养殖业还包括为其服务的农工联合企业,如种畜禽公司、牧工商联合公司、配合饲料公司等。

从全球范围看,发达国家的养殖业都很发达(日本除外),无论其国土面积和人口密度大小,如美国、英国等,北欧一些国家的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甚至高达90%以上。

目前,我国养殖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6.1%,大大高于农业总产值13%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但无论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还很低,以后的提升空间很大。预计到2015年,我国养殖业总产值比重将会达到48.6%,首次超过种植业比重(预期届时为47.4%),从而成为我国农业总产值中的第一大产业。预计2020年的比重将会达到50.3%、2030年达53.5%。[4]参见“种植业”条目。

银团贷款

所谓银团贷款,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基于相同的贷款条件,依据同一贷款协议,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比例,提供的贷款或授信业务。

简单地说就是,这种贷款不是一家银行能提供的,而是由两家以上银行与金融机构组成集团同时提供。在这其中,这些银行及金融机构常常是跨国界的,这就组成了国际银行集团,简称国际银团。

不用说,银团贷款的对象主要是有着巨额资金需求的大中型企业、企业集团、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正因如此,单独一家银行满足不了需求,或承受不了这样的贷款风险,所以只能“团结起来力量大”。而对于借款人来说,则可以一揽子解决问题,节省时间和精力。当然,银团贷款通常是通过代理行来完成的,这样就更简单省事了。

业务外包

所谓业务外包,也叫资源外包、资源外置,是指企业整合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追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增强对外部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也就是说,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把非核心业务交给合作方来完成。其实质是对企业重新进行定位、重新配置各种资源,把内部资源集中在最能反映企业相对优势的领域;而把一些相对不重要的业务包给别人去做。

显而易见,这样做有两大好处:一是使得自己能够专注于核心业务,形成核心竞争力;二是充分发挥合作方的长处,提高资源利用率。

溢价发行

所谓溢价发行,是指按照高于面额的价格发行股票。

股票的面额是指印在股票票面上的金额,表示每一股所代表的资本额;发行价格是指发行股票时向投资者收取的价格。按照发行价格与股票面额的关系,股票发行可以分为平价发行、溢价发行、折价发行三种。其中以溢价发行最常见,如面额为1元的股票发行价可能是几元、十几元乃至几十元,这两者的差额称为溢价。

溢价发行股票的主要优点是,能够以较少的股份筹集到较多的资金,同时还能降低筹资成本。但究竟能溢价多少不是主观决定的,而是要参考公司业绩增长、股利分配、市场利率、股市行情等因素。

用脚投票

所谓用脚投票,是指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会自动流向公共服务更优越的行政区域。

用脚投票是一种比喻,形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策壁垒的逐步消失,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也会“人往高处走”,不断寻找满足自身需求的发展环境。这样做的客观结果是,有助于推动各级各类行政主体的管理变革,引入竞争、提高效率、注重公平。

优先股

所谓优先股,是指在利润分配、剩余财产分配方面比普通股拥有优先权的股票。

优先股首先是一种股票,所以它不能要求退股;同时,优先股又具有债券性质,拥有明确的股息收益率,但不能上市流通。正因如此,优先股一般不能参与公司分红,也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投票权(特殊情形例外)。

优先股的优先之处,主要表现在附有赎回条款,可以由公司予以赎回。同时,在分配利润时先于普通股;在公司解散分配剩余财产时,优先股的索偿权虽然次于债权人,却要先于普通股。

幼稚产业

所谓幼稚产业,是指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基础和竞争力薄弱,需要经过适度保护才能成为具有潜在优势的新兴产业。

也就是说,这个产业目前还不成规模,正处于幼小阶段,需要政府各方面予以呵护才是。不用说,在这里如何界定和选择幼稚产业是关键,一着不慎就可能会成为保护落后的代名词,付出昂贵代价。

一般认为,幼稚产业包括以下几部分:①新产业;②现有产业新的生产部门;③现有产业的重大改建;④供应部分国内需求的现有产业的重大扩建;⑤遭受敌对行业或自然灾害严重破坏的重建;⑥新的生产结构或现有生产结构的改扩建。

预算软约束

所谓预算软约束,是指向企业提供资金的机构没能坚持原先的商业约定,从而导致企业的资金运用超过当期收益范围。广义概念是指,当该企业(预算约束体)的支出超过它能获得的收益时,不但没被清算、破产,相反却还能得到支持、救助,使得它得以苟延残喘。

举例说,国有企业发生亏损,政府和银行常常会追加投资或贷款,又是提供财政补贴,又是减免税费、利息,帮助它渡过难关,不断地抛给它“救生圈”,这就是典型的预算软约束。相反,民营企业如果发生严重亏损,政府就往往“见死不救”,只是要求它面对现实,这就是预算硬约束。在这里,软硬的区别在于“说话”(约束)算不算数。

原产地规则

所谓原产地规则,是指一国根据国家法令或国际协定确定的原则制定并实施的、以确定生产或制造货物的国家或地区的具体规定。

通俗地说,货物的原产地也叫“经济国籍”,它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各国海关需要根据原产地原则的标准来确定进口货物的原产国,才能给予相应的优惠或差别待遇。

原产地规则的内容,主要包括原产地标准、直接运输原则、证明文件等,其核心是原产地标准。

影子银行

所谓影子银行,是指从事信用中介的非银行机构,具体包括银信合作理财、地下钱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民间融资、私募投资、对冲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它的主要特征是,把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变成了隐藏在证券化中的信贷关系。看上去不是银行信贷,实质上仍然属于银行信贷,所以才称为“影子”。

随着这些年我国各类金融机构纷纷以跑马圈地的野蛮方式开展创新业务,银行理财、券商资金管理、信托业务得到了飞速扩张;随之而来的粗放经营和逃避监管约束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影子银行的信用中介业务已经扩展到同业机构。

有鉴于此,2012年被称为我国开启“泛资产管理时代”元年,影子银行问题逐步进入公众视野。

据广发证券发表的《阳光下的影子--中国影子银行分析》报告,我国影子银行的总规模约在30万亿元左右,其中银行理财7万亿元存量、券商资金管理1万亿元、资金信托扣除贷款和股权后的总资产3万亿元、非银行机构信用债持有量4万亿元、委托贷款余额5.4万亿元、信托贷款2.4万亿元、未贴现承兑汇票5.7万亿元,另外还有3万亿至4万亿元民间融资,汇总估算在30万亿元左右。[5]

由于影子银行的存在,原本投入股市的资金出现了挤出效应。影子银行普遍热衷于把产品销售给“不适当”的人,并且会故意隐瞒产品风险。这个问题不解决,未来三五年内就很可能会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造成实质性损害。

硬着陆

所谓硬着陆,原本是指飞机不经过专门减速装置的减速,就以非常快的速度直接冲向地面。这种着陆方式非常猛烈,因而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财经新闻中所指的硬着陆,一般专指经济硬着陆,具体地是指国民经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过度扩张之后,已经极大地超出其潜在增长能力,严重破坏各种经济平衡关系,所以不得不采取强力的财政货币政策,来通过“急刹车”方式进行“全面紧缩”。从形式上看,它表现为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工业产出、外贸出口等指标的缓慢增长或负增长。

这种缓慢增长或负增长并不是原先计划好了的,而是根本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所控制(就像飞机硬着陆一样,谁也控制不了)。所以,经济硬着落的最大特点是,它触及到了经济结构性断层。也就是说,往往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经济增长都无法再回到原来的高点,甚至永远都无法回到原来的高点。

不用说,经济硬着落的“大落”是由过去的“大起”造成的,这种“大起”和“大落”相辅相成。所以,它的优点是立竿见影,缺点是经济震动太大,因而是要竭力避免的。

从具体指标看,一般认为,年经济增长率接近于0,就称为经济硬着落。但从我国目前的国情看,出现这种情形不太可能,所以把指标调整为7%。也就是说,如果我国的年经济增长率低于7%了,就表明这时候出现了经济硬着落。

参见“软着陆”条目。

有机农业

所谓有机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而是采用有机肥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来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

有机农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40年英国诺斯伯纳勋爵出版的著作《Look to the Land》(中文的意思是“放眼世界”)中。他认为,农场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从1939年开始流行的化学耕作因为依靠外来的肥料,所以破坏了这种有机整体。但事实上,有机农业是最古老的一种农业形式。甚至可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因为农民们不可能取得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化学制剂(合成的肥料与杀虫剂),所以有机农业是农业生产的唯一选择。

不用说,有机农业是解决食品安全的主要途径之一,经过几十年来的实践和发展,已经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时尚。

与传统农业相比,有机农业的特点主要有:

提供的是无污染、口味好、食用安全的环保食品

一般认为,目前人类疾病的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各种癌症比例大幅度上升,与化肥、农药的污染密切相关。有时候甚至会让人觉得“现在不知道吃什么好(安全)”,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有机农业必将以其无污染、食用安全而受欢迎。

减少环境污染,有助于恢复生态平衡

目前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很低,例如一般的氮肥利用率只有20%至40%,农药在农作物上的附着率更是只有10%至30%,其余的就都流入环境变成了污染。有机农业由于不用化肥和农药,当然就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并且有助于恢复生态平衡了。

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有机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盈利空间要比普通食品高得多。

据美国的研究报告,有机农业成本要比常规农业降低40%,而有机农产品价格却要比常规农产品高出25%至50%。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出口在生态环境、种植方式、内在质量控制方面的制约越来越大,只有增加有机农业比重才能真正打破贸易壁垒,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有助于增加农村就业,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有机农业属于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和知识投入。所以,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对增加农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从发展历史看,1972年在法国发起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它主要致力于在全球传播有机农业理念。1994年我国成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随后有机农业得到较快发展。截至2010年,全球160个国家的有机农业土地总规模为3700多万公顷,参与有机农业的农户有160多万,有机农业土地占地面积最多的分别是澳大利亚、阿根廷和美国。

在我国,目前有机农业的土地面积排名亚洲第一,达140万公顷,但有机农产品的实际销售量占全球市场的份额还微不足道。2009年,我国有机产品出口额为4.64亿美元,仅占农业总出口额的1.2%;国内销售额为106亿元人民币(约合15.87亿美元),还只占全国食品总消费额的0.2%。[6]

参见“有机食品”、“有机蔬菜”、“大棚种植”条目。

有机蔬菜

所谓有机蔬菜,也叫生态蔬菜,是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的,经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允许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蔬菜。

有机蔬菜是有机农业的一部分,也是有机食品的一部分,具有无污染、富营养、高质量的特点,所以在种植方面有着严格规范。它吸收了几千年来传统农业的精华,结合蔬菜作物的自身特点,特别强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的耕作原则。除了不能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激素、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外,也不能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即转基因产物)。它要求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持续和稳定。并且它还必须经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审查,获颁有机食品证书。

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在过去的10年中,一些国家的有机农产品销售额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0%,与一些常规食品市场的停滞不前形成鲜明对比。为什么?主要就是因为有机蔬菜种植的安全性,并且实践证明它比普通蔬菜更具营养。从发展趋势看,有机蔬菜必将成为大势所趋。

不过也应当看到,由于种植有机蔬菜必须远离污染区,不能使用普通土壤(因为普通土壤里含有重金属和化肥、农药的残留物质),并且生产基地必须是完整地块,中间不能有常规生产用地;有机生产地块与常规生产地块之间的交界处必须有明显标记,如河流、山丘、人为设置的隔离带等;如果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中有的地块可能会受邻近地块污染的影响,还必须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以确保有机蔬菜种植地块不受污染。这种隔离带的宽度通常为8至10米,视不同国家的认证机构要求而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从常规生产用地向有机生产用地转换,中间通常需要间隔2年(多年生蔬菜需要间隔3年),此后播种的蔬菜收获后才能称为有机蔬菜。还有就是,这种转换期不是你随便说说的,必须从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之日起计算,转换期内就必须完全按照有机农业的生产要求来操作;转换期内生产的蔬菜,可以作为也只能作为有机转换作物销售。

从上容易看出,有机蔬菜种植的各种成本投入都很高,人工投入也特别多,相对售价却低,所以受购买力限制,目前还无法得到大力推广。试想,一个投入大、利润少的项目又怎么能实现规模化经营呢?所以目前在我国,有机蔬菜主要还是被作为礼品菜来对待,正所谓“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

有机蔬菜的价格,目前通常是普通蔬菜的四至五倍,可就是这样,菜农还赚不到钱,所以这大大抑制了生产和消费。

例如,在2013年1月青岛的大超市中,普通土豆的价格是每公斤4.8元,无公害土豆是9元,有机土豆是42元;冬天最常见的大白菜,普通大白菜的价格是每公斤1.6元,有机大白菜的价格是9.8元,可谓令人“望价却步”。[7]

更不用说,由于有机蔬菜与普通蔬菜在外形上很难分辨出来,所以目前对有机蔬菜的认证监管还是空白。也就是说,如果你花一两万元去“买个认证”,也是很难区别其真假的。既然花一两万元就能“买到认证”,那还有谁真正愿意去投入巨大的人财物力去从事有机蔬菜种植和销售呢?这个问题不解决,有机蔬菜的市场发展前景就十分堪忧,甚至注定不可能发展壮大。

参见“有机农业”、“有机食品”条目。

有机食品

所谓有机食品,是指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的,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所有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等。

简单地说,有机食品是指一种无污染的天然食品。这种无污染的要求很高,是指一点点污染也不能有,比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要求高多了。

判断是否属于有机食品,主要看是否同时符合以下标准:①原料必须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者它本身就是野生天然产品;②产品在整个生产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储存、运输要求;③产品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具有完善的追踪体系,完整的生产、销售档案;④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

从全球范围看,欧美及日本等国的有机农业发展较快。例如在法国,婴幼儿的食品基本上全都是有机食品;在美国,几乎所有连锁店都销售有机食品,三分之一的美国人会选购有机食品。可是在我国,有机农业只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1984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开始进行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研发工作,1994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成立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标志着我国有机食品开发正式走上正轨。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令人堪忧,最近几年接二连三地出现像苏丹红鸭蛋、孔雀绿鱼虾、三聚氰胺奶粉等现象,所以仅凭这一点就可以断言,有机食品将来会持续走热,以至于出现以下两种现象:一方面是,那些在有些食品行业中苦熬多年、一无所获的从业者会增强信心和希望;另一方面,也会促使更多的人和企业投入其中,引发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应该提醒农民朋友的是,有机食品行业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开始盈利,现在谁也无法预测;尤其是在我国市场不规范、真假难辨的有机产品“李逵”斗不过“李鬼”的背景下,有机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之路究竟能走多远,没人敢打包票。

参见“有机农业”、“有机蔬菜”条目。

1 刘福垣:《微博客:养老金改革》,载《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1月24日。

2 《养老保险金替代率研究》,中国劳动咨询网http://www.51Labour.com。

3 《公务员养老不占用养老金》,载《金陵晚报》,2012年6月20日。

4 张蕾、袁于飞:《我国养殖业占农业比重提升空间很大》,载《中国畜牧兽医报》,2012年6月21日。

5 广发证券:《中国影子银行总规模在30万亿元左右》,中商情报网,2012年12月17日。

6 刘辰瑶:《中国有机农业土地约140万公顷,占地面积亚洲第一》,中国新闻社,2012年4月18日。

7 尚青龙、纪国亮:《有机蔬菜败走青岛,成本高不如花两万办“认证”》,载《城市信报》,2013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