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不均衡并非中国独有,而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追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许多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对不发达地区进行过大规模的开发,从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并由此实现了现代化。在世界近现代时期,美国、苏联等国家由于实行对不发达地区的大规模开发,而获得了问鼎世界强国的实力。历史上美国、苏联也曾经面临与我国相似的问题,因此,这些国家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理性地借鉴和吸收。
(一)美国西部大开发
在世界各国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案例中,美国是唯一一个采用市场经济手段进行开发并且收益最大的国家。西部的开发史,展现了美国实践从移民、垦荒、定居到发展的强国之路。这种由浅及深发展模式的成功实践,使美国从此迈上了世界经济和政治强国之路。
对于美国西部迅猛发展的特殊意义,马克思也曾反复加以论述。马克思非常赞赏年轻的美国“在不断运动中不断更新自己”的壮丽史诗,说那里“开辟新世界的物质生产”,无疑激发了“狂热而充满青春活力的进展”。并提醒经济学家注意:“在英国需要整整数百年才能实现的那些变化,在这里只有几年就发生了。但是研究者的注意力不应当放在比较老的、大西洋沿岸的各州上,而应当放在比较新的(俄亥俄是最显著的例子)和最新的(例如加利福尼亚)各州上。”
站在历史今天,再回顾美国人民在西进运动中形成的不断冒险与敢于进取的独特民族精神,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对美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并成为美国文明得天独厚的资本。这也是尤其值得人们关注并深入研究的。
美国的西部开发是在自由市场经济背景下进行的,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资本主义开发范例。从经济学角度看,美国西部开发完成了东西部政治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对美国国民经济的起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本实现了美国政府的战略目标,效果十分显著。其成功的开发方式历经三个历史阶段,即:农业开发阶段,始于1763年,经过美国独立战争到19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以土地开发为重心,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也可以称为初级开发阶段。工业开发阶段,从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二战结束之前。这一时期兴起的开矿热潮和中西部地区大批城市的兴建,使美国的工业中心大规模西移,并最终实现工业化,为美国奠定了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强国所必需的工农业基础,因此,也可以称为中级开发阶段。科技开发阶段,从二战结束前后直到现在。这一时期以美国远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为开发中心,建立了一些以理工科研究为重点的著名高校,源源不断地产出世界顶级的高科技、新技术。为美国占据全球竞争优势打下基础,因此,也可以称为高级开发阶段。
美国的西部大开发也体现这样几个主要特点。
1.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西部大批城市在兴建后正是随着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的发达而进一步发展的。因此,联邦政府把西部开发置于一个发达的交通运输基础上,从一开始就致力于交通运输业的建设和改良是一个值得认可的良策。据统计,1830—1915年美国铁路里程曾以每年3415英里的速度递增,铁路建筑长度以平均每5年翻一番的速度发展,到19世纪末,美国修筑铁路总长度达26.3万英里,基本形成全国铁路运输网。这对美国西部开发和经济跃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众多经济学家把19世纪的美国历史称为是一部“铁路成功史”。交通运输业的优先发展,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地区专业化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了,使西部铁路沿线及附近地区步入了早期的繁荣,也为西部其他部门、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优惠的土地开发利用政策
灵活优惠的土地开发利用政策是美国政府开发西部的又一成功经验。从1862年5月20日美国国会通过的《宅地法》开始,19世纪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向西部迁移,还相继出台了《鼓励西部植树法》、《沙漠土地法》、《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等规定,极大地推动了西部开发的进程。《宅地法》规定凡年满21岁的美国公民或宣布愿意成为美国公民的人,只需交纳10美元手续费就可以免费获得无人居住的政府所有土地160英亩;只要定居和开垦5年,土地就永远归其所有,并且可以出售;也可以在居住6个月之后,按照当时的最低价格每英亩1.25美元购买等。使拓荒者可以把原先用于购买土地的大笔资金作为投资资本,减轻了经济负担,促进了西部土地开发的大规模展开。
《鼓励西部植树法》、《沙漠土地法》、《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等法规规定,只要在西部地区种草植树或修筑灌溉沟渠达到一定面积和一定时间,就可低价或免费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这使西部开发从一开始就纳入法制化轨道,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法规保证。同时,不断放宽的土地政策,吸引了大批农民西进,有利于西部建立自由农民土地制度,有利于美国以商品化生产为特征的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美国政府还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补贴,转移支付和有区别的税收政策。因地、因时制宜地赋予西部各州更大的自主权,允许各州和地方政府采取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灵活措施,以激励、吸引企业进入,巩固了美国西部开发的经济基础。
3.依靠教育科技促进开发
在美国西部的开发中,教育科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政府始终把教育科技作为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强有力杠杆,在政策上给予极大支持。同时,美国政府也把教育升格为战略产业加以扶植,大大吸引了专业人才向西部及南部地区进驻。正是得益于历史上美国政府对西部教育科技发展的积极支持,才使现在美国的中西部地区汇聚了全美2600多所四年制本科大学中的绝大多数。
其次,美国西部地区土地价格低廉、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非常适合高新技术工业的发展。早在西部开发初期,联邦政府就十分重视对农业科技的研制和运用,制造和改进生产工具,引进和改良品种,建立科技普及网络。到19世纪末,西部农业发展水平超过东部,率先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随着蒸汽机的问世和广泛运用,特别是电动机的运用和产业革命的兴起,美国西部开发进入了以工业化开发为主的新时期。到20世纪初期,美国西部的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大大加快了美国的工业化进程。
二战以后,西部抓住美国大量军事工业转为民用的契机,迅速发展了宇航、原子能、电子等高科技产业。美国几个最著名的高新技术工业科研生产基地,如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研究区”等都位于西部和南部。正是依靠教育科技的不断进步,才使美国西部开发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就。
4.以发展极带动区域开发
以发展极带动区域开发是美国两部大开发的一大特征。美国对西部的开发,无论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还是政府主动的行为,都是有重点、有区别、有先后的,是循着拓荒—农业发展—中心城市出现—农工贸齐头并进—工业现代化这样的模式进行。在美国长达100多年的西部开发过程中,兴起了一大批层次不同、功能各异的增长中心,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增长中心称为发展极。
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进程中,这些增长中心都是开发、发展的重点地区。发展极对美国西部开发的影响,既表现在通过商品流、移民流、文化流、信息流的扩散对经济施加影响的扩散效应上,也表现在通过中心城市的经济文化联系使经济活动趋向增长中心的聚集效应上。发展极的扩散效应和集聚效应使美国西部及周边地区发展成就斐然。
(二)苏联时期的西伯利亚开发
西伯利亚地区指欧亚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以东至太平洋沿岸之间的地区。它北濒北冰洋,东抵太平洋,东北角隔着狭窄的白令海峡与美国阿拉斯加相望,南邻中国、蒙古,西南与中亚接壤。该地区总面积达1277万平方公里,占苏联领土的57%,现俄罗斯面积的70%,亚洲陆地面积的1/3以上。在苏联时代,西伯利亚按其地理位置被划分为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和远东3个经济大区,18个行政区划单位。从遥远北部海岸冰天雪地的冻土带往南过渡到一望无垠的原始森林,再到南部属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的草原带和森林草原带,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蕴藏着举世公认的丰厚资源。英国学者斯图尔特·柯尔比教授在《苏联的远东地区》一书中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俄罗斯远东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开发区。”西伯利亚资源的丰厚突出表现为“种类最全,数量最多,品质最好”:开发经济需要的资源几乎应有尽有,地上的资源、地下的宝藏、燃料动力资源、有色与黑色金属矿藏、贵重金属、森林及有重大价值的动植物、水资源和淡水资源等,在西伯利亚都有分布;各种资源的储量丰富,拥有苏联所有资源的1/3以上。从探明的已知储最来看,西伯利亚能源已知储量占世界的1/3,其中煤已知储量占世界的1/2左右,天然气占1/3以上,石油占1/5—1/4:资源富含的质量优良。开采价值高,以原油为例,绝大部分是轻质、含硫量少,有的气田纯甲烷含量达到惊人的89%—99%。
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最早可追溯到16世纪末沙皇时期“惩罚式垦殖”的移民政策,把西伯利亚当作“罪孽的袋子”——苦役流放地,移民的主要成分是被放逐的罪犯、农民和奴隶等。但这种移民的速度明显非常缓慢,直到十月革命以前,西伯利亚地区的总人口不过800万,农场200万个,耕地2100万亩,牲畜3700万头,并且以农业为主,工业则仅限于农产品的加工和采矿等。
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对19世纪中叶的西伯利亚作了形象的描绘:“人们只是把它看作一个地下室,里画藏有很多黄金、很多皮货和别的好东西,不过那里很冷,给埋在雪里,生活资料贫乏,没有纵横交错的公路,没有居民。”十月革命后,在国家百废待兴且面临西方威胁的严峻形势之下,苏联政府决定实行工业东移政策,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西伯利亚地区进行开发。二次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在西部资源日趋枯竭的情况下,苏联政府更是加快了工业东移的步伐,确立了西伯利亚开发的基本战略目标,国家对西伯利亚地区的投资规模一直保持在占全苏总投资30%左右。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伯利亚不仅成为苏联重工业的生产基地,也成为各种高科技产业的重要研发基地。可以说,没有西伯利亚大开发,就没有苏联完整的工业化,苏联也不可能实现综合国力的突飞猛进,与美国一决雌雄。
苏联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虽然没有获得美国西部大开发那样的成就,但由于其开发与我们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有些相似,因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借鉴。综观苏联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历程,其主要有以下几种开发方式。
1.统筹规划,逐步推进
西伯利亚地区地域辽阔,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地方了无人烟。为了给日后大规模开发西伯利亚提供充分可靠的科学依据,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建国后不久就开始加强对西伯利亚的地质普查和勘探工作,对西伯利亚的原料、燃料、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等进行了详细勘察,先后发现了一批大型或特大型矿场、煤田、油田以及天然气田。在此基础上,苏联国家计委、部委联合科学家,提出了几十项开发西伯利亚的规划,如20世纪30年代库兹巴斯和伊尔库茨克—奥姆霍灌的区域开发规划、50年代叶尼赛—安加拉地区的9个工业区规划、60年代秋明油田的重点开发规划、70年代贝—阿铁路沿线近200万平方公里地区的配合建设规划、80年代整个西伯利亚的综合发展长远规划等。这些规划确立了西伯利亚综合开发的中长期目标,充分体现为从西往东、由南向北循序渐进的开发趋势。总而言之,根据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分步推进西伯利亚开发战略是苏联成功开发西伯利亚的一条重要经验。
2.重点发展铁路交通运输网
东西西伯利亚之间相距数千里,交通运输网络的稀疏成为开发西伯利亚的一大困境。20世纪30年代,随着第一条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初步改建和全线复线工程顺利完工以及多条通往矿区铁路支线的新建,缓解了以往原材料和工农业产品运输的重重困境,沿线地区的资源开发因此效率倍增。如新西伯利亚—库兹巴斯铁路建成之后,库兹巴斯1940年的煤炭产量猛增至2250万吨,是1917年的17倍多。即便如此,交通网络的运力远远不能满足西伯利亚大开发向纵深发展,货物滞运严重。
二战后苏联政府为改变窘境,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方面,继续对西伯利亚大铁路进行电气化改建,从1978年起全程铺设双轨并修建南西伯利亚铁路东段和中西伯利亚铁路以及勒拿铁路等。铁路的新建与扩建工程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起到了积扳作用,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运输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历时10年修建贝阿铁路。这条铁路全长3145公里,它的修建是苏联国民经济建设中一项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工程,它不但将铁路沿线与工业中心连接起来,为东西货物尽快运输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对加速开发西伯利亚的自然资源创造了条件。贝阿铁路的建成,标志着西伯利亚开发进入新阶段,表明苏联已将西伯利亚开发列为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组成部分。同时,为了配合西西伯利亚油、气区的大规模开发,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相继建成了一系列大口径输油、气管。这些铁路及油、气输送管道运输线路的建成。对西伯利亚油气区在1970—1982年原油及天然气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分别增长了11倍和20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3.重视科技人才的作用
重视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西伯利亚大开发的又一突出的特点。苏联政府在作出开发西伯利亚地区的决策以后。一直采取措施发展这些落后地区的科学事业,1926年建立了研究西伯利亚生产力发展的科学研讨会议制度,吸收全苏的科学家和经济学家参与,为西伯利亚开发的重大决策提供方向性和科学性建议。后来基本是每隔十余年就举行一次,根据当时苏联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科技发展要求对西伯利亚大开发策略做出适时调整,使之更具科学性,充分发挥了专家在制定规划和管理经济中的智囊、参谋乃至决策的作用。
1957年,苏联政府针对科技力量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莫斯科、列宁格勒和基辅等城市、而西伯利亚地区科技力量薄弱的情况,采纳苏联科学院三名院士的建议,决定在新西伯利亚市郊建立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即后来享誉世界的“科学城”),走出科技力量东移的重要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西伯利亚分院已发展成为苏联科学院最大的分支机构,拥有60多个研究所和设计院、1.5万名科技工作者,其中院士和通讯院士共70余名、博士和副博士数以千百计。西伯利亚分院在推进西伯利亚大开发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联合有关单位及部门研究提交了《西伯利亚到1990年的生产力发展间题)、《西伯利亚能源动力发展综合设想》、《西伯利亚生物和资源保护》等一系列有关西伯利亚开发的规划及研究报告,均被苏共中央、苏联部长会议采纳,成为苏联制定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重要依据;(2)为国民经济重大建设项目提供科学论证,如在修建贝阿大铁路时提供了《贝阿铁路沿线地区地质构成及地震活动特点》、《贝阿铁路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论证报告;(3)创办了国立新西伯利亚大学,在促进科研与教学、科研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培养西伯利亚大开发所需人才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历史证明,苏联的西伯利亚开发过程,就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经济社会前进动力的过程。
4.组建地域生产综合体
地域生产综合体是依据国民经济长远计划的要求,有目的地组建起来的部门协调的地域单元,它可能跨越几个经济区,主要位于资源密集或交通条件优越的地方。苏联在西伯利亚共建立了地域生产综合体:西西伯利亚的秋明、库兹巴斯生产综合体;东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萨彦、布拉茨克——乌斯季伊利姆斯克,下安加尔斯克生产综合体;远东的南雅库克生产综合体。比较这些地域生产综合体,我们不难看出,它们大多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重点发展燃料动力工业与耗能耗材的加工业。逐渐形成以专门化部门为主导、部门有机结合的工业带和工业体系。
组建地域生产综合体,是西伯利亚开发的重要形式。1924—1979年,西伯利亚共新建新城125个,其中有92个城市是为组建地域生产综合体而建立。西伯利亚开发的经验表明,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组建,可以使各种资源的利用合理化,以最少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它不但促使本地区形成了专门化的经济中心、促进了基本经济区的发展,而且构建了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基础设施,极大推进了西伯利亚大开发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