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区域发展与生态战略(1 / 1)

当今世界正处在巨大变革时期,重要表现为“三重转变”,人类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即其中之一。西方的工业文明自产生伊始就因其存在弊端而广受批评,启蒙思想家卢梭曾对工业社会人的道德理性日愈丧失、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日趋弱化发出警告,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就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刻的反思。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环境污染加剧,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生态文明渐入人们的视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已能自觉地把自然生态的正效应和负效应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中的扩展,是一种比工业文明更高层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重视资源和生态有限的支撑力,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本质是通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视野中的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态势,但受区位地缘、历史基础和社会人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正日益拉大。可以看出,东中西经济发展的大致脉络,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形成的发展空间比例失调、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的问题始终困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具体可以归纳为三类病症:西部地区重点表现为“欠发达”;东北三省体制和结构的双重矛盾表现尤为突出;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总量虽然快速增加,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对不足,资源和环境难堪重负;中部地区则兼有上述杂症。三大经济地带不仅是在经济上存在很大差距,在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利用中西部自然资源打牢东部经济发展的能源与原料基础的同时使中西部自身经济得以发展,即区域合作是缩小地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唯一途径。

传统意义上的区域合作就是为了实现不同利益主体的优势互补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不同地区间各利益主体以一定的资源要素作为合作基础,实施合作行为,形成共同一致的经济行动和行为目标。区域合作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打破了过去以行政区域配置资源和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为跨省区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优势叠加,把分散的经济活力激发出来,形成一种合作生产力,促进各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在生态环境已成为影响经济全局发展的背景下,挣脱传统区域合作观念的束缚,从生态环境恶化的产生与发展关联的角度赋予区域合作新的内涵,注重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建立有效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将为进一步完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二)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

自然资源的无限制利用、开发,自然条件的日愈恶化,使得资源与环境在生态系统中的总体特性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影响其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于相互牵制的关系,经济系统所处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又使得整个“经济增长、发展”的基础发生动摇。因此,在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一定的限制条件,既要考虑到资源的可使用量与环境的承受力问题,又要考虑到经济开发利用的效益问题。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实行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以大量资源消耗支撑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点就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对资源与环境开发利用的限制条件基本不予考虑,使我国已经面临着资源短缺与环境破坏、国民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同时,中国在未来将面临着激烈的外部竞争压力,粗放型增长方式使得国际竞争力难以提升。占世界85%的人口正陆续进入工业化阶段,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尖锐,使中国的现代化面临严峻挑战。

当然,资源严重短缺、环境急剧恶化并不仅仅是我国面临的问题,当今世界正面临一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要化解这场危机,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循环经济的精髓可以归结为3R原则,即“减量化、再用化、循环化”。循环经济具有三大特点和优势:第一,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充分提高了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的排放,保护了生态环境。第二,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第三,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将生产(包括资源消耗)和消费(包括废物排放)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

对于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时任总书记胡锦涛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只有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组织经济活动,才能将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区域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之间矛盾的根本出路。

城市是区域空间结构中重要的点,生态城市建设对于整个区域空间结构都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2002年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上通过的《深圳宣言》提出,生态城市建设包括5个方面: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以及生态意识培育。目前我国设市城市660个,建制镇有2万多个,城市的数量、面积和人口还在大幅上升之中。然而,伴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多,产生了大量的“城市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空间拥挤、交通堵塞、就业困难、治安恶化、城乡冲突与社会失衡等等。因此,建设生态城市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应包括:促进传统农业经济向资源型、知识型和网络型高效生态持续的生态经济转型;促进城乡及区域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活化的可持续生态系统演变;促进城乡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环境友好、资源高效、系统和谐、社会融洽的生态文化转型。

区域一体化是缩小区域差距的空间模式,通过区域之间的经济活动与资源共享,实现发达区域对相对落后区域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在我国的区域发展进程中,区域一体化在促进区域之间的信息、物流、劳动力等经济要素和森林、矿产、水资源供给等方面协作的作用愈加明显。按照一般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划分,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协调发展关系是我国基本的区域空间结构关系,东部可以继续发挥在经济方面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中部有连接东西的区域优势和良好的工农业基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注意生态资源的配置;西部则应以生态优势的发展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思路。三大地带真正在“促进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下,按照区域生态一体化的要求,做好生态、经济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目前主要举措有“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

我国现在区域产业结构总体呈良性调整状态,产业比例关系逐步趋向合理,产业结构逐步向高级演变。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在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与生态资源配置不协调,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严重不协调,资源浪费与资源短缺并存;区域产业配置中过分注重经济指标的可行性评估,缺乏生态指标(主要包括资源耗费程度和环境污染程度两项)的安全性评估;尤其在不发达区域的产业结构中生态问题突出,资源优势远未转化为经济优势,资源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资源开采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资源型产业忽略了对其他产业的培育,区域经济的发展过分依赖自然资源,一旦资源供给进入枯竭期,区域经济将面临衰退。随着文明的进步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区域发展的追求目标,生态环境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依存度愈来愈高,相关性越来越强,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更倾向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自然资源禀赋与生态环境条件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据之一,产业结构只有适宜地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才具有强大的生存力与竞争力。

区域产业调整的总趋势就是区域产业结构由资源耗费快于生成增长的初级阶段向生产增长与资源耗费基本按照同一比例变化的中级阶段转化,进而再向生产增长快于资源耗费的高级阶段转化,使产业结构向有助于减轻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方向发展,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区域可持续的产业协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进而改善生态环境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与前提。生态建设首先要求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形成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林草业等为主体的生态产业体系,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其次,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资金投入,大力推进高新技术的应用,同时,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经济激励,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逐步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产业化(准产业化)、市场化(或准市场化)和民营化,使生态环境建设成为一系列产业或行业,直接参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区域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