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西部大开发的实践,取得的成效无疑是十分巨大的。如果说建国初期的第一次西部开**潮改变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畸形区域经济格局,第二次西部开**潮构筑了坚实的战略大后方,那么,第三次西部大开发的浪潮必将书写西部迈向现代化的崭新篇章。新世纪的西部现代化建设将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强国,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产生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宏观格局的调整
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意义在于将从根本上调整我国经济的总体布局。可以通过观察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前与实施后的各项数据指标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进行西部大开发实践以前,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1990—1995年,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基本以年均0.6个百分点的速度下降,1996年、1997年和1998年西部GDP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3.6%、13.5%和13.4%,而东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则由1990年的54.1%上升到1995年的58.48%;1990年东部地区人均GDP(1943元)相当于西部地区(人均1067元)的1.82倍,到1995年扩大到2.34倍;1997年东部农民纯收入最高的上海(5277.02元)是西部地区最低的甘肃(1185.07元)的4.45倍,而1981年只有2.8倍。而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2000—2005年,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2012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西部地区GDP增长率全部高于两位数,平均值达11.9%。1999年底,西部地区的公路总里程为417448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30.88%;铁路营运里程为14322.5公里,占全国铁路营运里程的24.73%。到2005年底,西部的公路总里程已达639307公里,占全国公路里程的33.12%。相比1999年提高了2.24个百分点;铁路营运里程为18619.3公里,也增加了4296.8公里。2012年底,西部地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421087公里,是1999年的3.4倍。据统计,西部铁路总里程已经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40%,甚至已经超过这个数字。
通过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增强西部地区经济实力,逐渐缩小与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协调地区发展,提高综合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实现我国向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无怪乎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在“2000年中国西部论坛”盛会上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如果西部大开发如同已经进行了20年的改革开放一样能为中国带来繁荣,那么中国并不是繁荣的唯一受益者,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将从中受益。”当然,西部大开发的国际意义不仅仅是局限于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商机,西部大开发还将对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解决、贫困的减少、全球生态环境的改替产生积极影响,为发展中国家开发资源、发展经济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民族的团结融合
民族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其发展状况是截然不同的,它包括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之间的关系,民族地区与中央之间的关系等。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又与中亚、南亚、东南亚地区大大小小的15个国家相邻,连绵1万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其国际地缘政治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西部地区民族问题处理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祖国边疆的稳固与国家政治稳定的大局。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集中反映为民族地区和各少数民族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各民族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解决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西部大开发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对协调西部乃至整个国家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民族之间的关系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西部大开发能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难得的是,它能进一步打破地区封锁、民族封闭的状态,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使各民族、各地区的联系和交流有了牢固的纽带和便利的通道,为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和良好的外部条件,可以说,西部大开发将从多角度、多层面对西部乃至全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历史的伟大变迁
中国改革开放后确立的经济建设主要目标是在200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并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分两步走的具体措施。之后,党中央又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提出2010年的规划,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作为我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整体战略部署。据报道,我国的现代化水平在世界120个国家中排名第66位。2012年,我国现代化水平排名为第51位。按当前发展速度预测,还需要10年才能达到现代化的标准。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指标研究课题组经过测算得出的结论。而西部地区别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就是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也是差距甚大,这种落后不仅仅体现在工业生产技术装备上,在机械化、电气化等方面全面落伍。其质量和数量都远远适应不了现代化的需求,甚至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上也是如此,许多地方还处在“二牛抬杠”、“人拉犁”的耕作状况。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全国的现代化只能是一句空话,不可能获得成功;没有西部的繁荣昌盛,也不可能有我们整个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面对如此严肃而重大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国现代化的大局出发,按照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构想,适时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是推进我国整体实现现代化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
实施西部大开发对我国现代化事业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西部大开发不仅可以使当地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实现东西部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而且可以有效地扩大内需,增强国民经济的发展后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市场状况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从物质短缺转为相对过剩,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从供给不足转为供给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应该(也必须)高于出口需求,尤其在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不确定因素增多、市场变化无常的情况下,扩大内需也是降低经济风险的重要措施。西部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全国人口的20%,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全国13%。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的购买能力,对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从长远看,实施西部大开发,必将把大量资金投资于公路、铁路、通讯等基础没施建设,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投资品的需求,产生一个新的内需市场,同时还可以利用西部地区毗邻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进一步拓展周边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