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能力均衡:在获得知识的能力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学习能力通常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学习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觉,包括听知觉、视知觉。尤其在小学阶段,知觉对学习能力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任何一个方面失衡,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就很有限。而所谓思维力,也是在知觉能力基础上得到发展的。
与学习能力均衡相对应的,是学习能力失衡。学习能力失衡在国外称为学习障碍,指某一方面有比较严重的缺陷,如注意力不集中、出现障碍、粗心、记忆力弱、逻辑推理困难、写作困难、语言表达困难、阅读困难、多动等。通俗地说,是指孩子的智力发展很正常,只是因为心理机能水平没能达到同龄人应有水平,从而出现听、说、读、写、运算以及更高层次思维上的困难,不仅影响作业效率、正确率,而且影响自信心和情感发展。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单位组织的社会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中学习能力发展失衡的比例为15.6%,其中8.75%问题比较严重。这一比例和国外的研究数据差不多,表明这一问题在全球具有普遍性。依此推算,我国14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学习能力失衡的总人数超过60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