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25 代沟(1 / 1)

中小学生家长的年纪并不大,可一张嘴总爱说“我们小时候怎样怎样”。孩子听了非常反感:“你们小时候是什么时代?老古董!”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便渐渐产生了。

时代发展得越快,代沟问题就越突出。现在的行情是,年龄相差三五岁,就可能出现代沟。代沟是家长和孩子之间最棘手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家长不了解孩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过,既然天堑可以变通途,代沟当然也能变“代桥”。

镜头回放

一位中学生在外地寄宿学习,要到放寒假、暑假才能回家。由于该生调皮贪玩,不思学习,所以妈妈很不放心,每个星期都要给他打一次电话,每次都要谈很长时间,叮嘱许多事。可是他总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就这样过去了四个星期。到了第五个星期,母亲干脆滔滔不绝地在电话中讲了一个多小时,孩子不耐烦了,说了一句“我们之间有代沟”就挂了电话。

第六个星期,母亲刚刚打通电话,孩子就警告说:“不要给我谈学习。只给你三分钟时间。”结果,家长还没说到一分钟,孩子就挂了电话。

从此以后,只要是家里来的电话,他干脆不接了。

无奈的母亲打电话给老师,诉说自己的苦恼。老师建议她换一种交流方式:每个星期给孩子写一封信,每封信只谈一个问题,最好不直接谈学习。

家长依计行事。不是向孩子了解怎样洗衣服,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就是建议孩子怎样度过双休日;不是讲家里的快乐和苦恼,就是讲自己当年读书时学校的有趣故事。当然,其中也不乏各种各样的学习经验和复习技巧。

第十个星期过去后,儿子给母亲回信了。信中说:“感谢妈妈的一片良苦用心。你不仅是我的好妈妈,也是我的好老师,请‘妈妈老师’长期给我写信,尽量写长一些。”

至此,这对母子间的代沟算是被填平了。

关键词辨析

代沟: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心理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有人认为,代沟是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一个新名词。其实不然。早在我国古代《尚书·无逸》中就有:“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或许,这才是代沟的最早来历。(这段话大意是:请看一般小民,做父母的辛苦耕种,年青的一代却不知生活艰难,只知道享受**,再不就是张口顶撞父母说:“你们这些人落伍了,不知世面!”)

代沟从古至今都存在,关键是怎样来对待它。梁实秋先生在《代沟》一文中说:“自从人有老少之分,老一代与少一代之间就有一道沟,可能是难以飞渡的深沟天堑,也可能是一步迈过的小渎阴沟,总之是其间有个界限。沟这边的人看沟那边的人不顺眼,沟那边的人看沟这边的人不像话,也许吹胡子瞪眼,也许拍桌子卷袖子,也许口出恶声,也许真个闹出命案,看双方的气质和修养而定。”

代沟的存在,并不代表两代人之间一定不能沟通。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有了代沟,才促使两代人不断自我完善。就好比一条河流,在冲蚀古老平原的同时,也能使两岸的生命更加蓬勃向上。

家长的正确态度是:承认代沟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只要它不是无法跨越的长江天堑,就有缩小的可能。家长要了解代沟形成的原因,然后设法解决。

关键处点拨

近年来,代沟现象有日益明显的趋势。家长们普遍认为,青春期子女的家庭教育已经颇感困难,甚至出现了种种不幸的情况,如孩子离家出走、家庭暴力乃至自相残杀。许多孩子总埋怨自己的父母没有某某人的父母那样善解人意,可实际上,彼此彼此。

家教新观念认为,家长在这方面应该做到以下4点:

1 缩小代沟

代沟的存在,常常使两代人难以沟通和理解,从而大大降低了教育效果。所以,家长要努力地缩小这种代沟。

这方面的主要措施有:

及时沟通 最好、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就是平等交流。家长应当主动创造一种易于谈话的环境,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沟通,不要口口声声“我是家长,你得听我的”。

降低期望 许多代沟是在家长过高的期望下造成的,所以,家长如果能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尤其是不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就能减缓双方的对立情绪。

相互尊重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独立,对事物具有一定的批判、评价能力,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接纳包容 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态度和意见,学会在容忍的基础上对孩子因势利导。

求同存异 两代人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念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家长要学会求同存异,而不是把某种模式强加给孩子。

与时俱进 社会在不断发展,家长要主动学习,了解时尚,了解孩子,抛弃旧观念、旧习俗,力求获得孩子的信任,消除隔阂。

2 跨越代沟

代沟的存在是必然的,你可以缩小它,但不能完全消灭它,否则又是一场灾难。因为正是由于代沟的存在,才能推动社会“蠕动”着前进。在缩小代沟的同时,家长同样可以对某些代沟视而不见,跨过去,保持代沟的积极作用。

这方面的主要措施有:

指导孩子与异**往 调查表明,代沟最突出的表现是孩子的交友,尤其是异**往。家长的态度普遍保守,认为男女交往是很严肃的;而少男少女们则主张应当广泛交友,异**往很正常。

尊重孩子的生活方式 调查表明,代沟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两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家长一般比较实际,“不懂得”享受生活,甚至拒绝接受新花样;而孩子则比较喜欢享受,喜欢冒险,无拘无束。家长应当承认这种多元化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兼顾两代人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3 拓宽代沟

拓宽代沟、努力减少可能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样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这方面的主要措施有:

让孩子挣脱家长的影子 让孩子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而不是克隆家长。

培养孩子的现代意识 让孩子适应时代,形成不受家长束缚的现代价值观。

宽容孩子的冲动和活力 宽容孩子貌似异端的思想和行为,包容其创造性火花。

让孩子拥有更多的自由 尽可能消除家长因自身局限而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

应当注意的是:代沟拓宽以后,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很可能会有增加,家长也会有一种失落感。但这不要紧。代沟的拓宽和缩小,其实是辩证的统一。家长与孩子在基本价值判断上的一致性,会促使双方互相学习,拉近距离。

4 承认代沟

代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家长别空想在我们这代人身上能彻底填平。事实或许恰恰相反,代沟还有扩大化趋势呢!

代沟常有,真爱永存。

社会在飞速发展,观念的更新尤为迅速。孩子对新思想、新观念的吸收非常敏感,但处于中年期的家长却仍然坚信老一套、不肯轻易接受新生活,所以两代人之间必然会产生思维碰撞。

从古到今,代沟都是一道无形的屏障,永远横亘在两代人之间。不分民族,不分地域,不管年代,随时都存在。而它的存在,从来也没能割断过两代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家长应当直面代沟,不要回避,也回避不了。对于生活中的代沟,其实完全可以不计较,因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于思想上的代沟,需要在沟通中碰撞,在碰撞中共振。只要不伤感情,什么都可以谈。

代沟也有某种积极意义。

代沟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具有某种积极意义,能够促进社会进步。

代沟出现后,家长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便急起直追,这样,代沟就暂时缩小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努力地学习时尚,从而使两代人和睦相处、孩子健康成长,这就推动了社会进步。过了一个阶段,家长“落后”于时代发展,代沟又出现了、扩大了,又得重复前面的过程。代沟时宽时窄,有时是“代沟”,而有时则是“代桥”。

关键的关键

1 代沟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家长的观念和行为方式落后于时代。由于家长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已经定型,所以,能不能消除代沟、怎样消除代沟,关键取决于家长。

2 将心比心,有利于缩小代沟。例如,回想你小时候趁人家站起来,把他的椅子偷偷挪走,结果那人坐空了。通过回忆童年的恶作剧,就很容易理解现在这些淘气的孩子了。

3 绝大部分代沟体现在“思想代沟”上。而“思想代沟”并没有所谓“好”“坏”之分,它只表明两代人之间观念有差异。明白了这一点,家长就知道怎样包容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