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23 性教育(1 / 1)

性教育,是孩子青春期的头等大事,应该提前进行。家庭是性教育的第一课堂,同性家长是性教育的最佳老师。这项工作做得好,对孩子一生的“性福”都有影响。

科学的性教育,并不会鼓励孩子发生性行为;相反,由于孩子具备了更多的性知识,会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即使整个社会无法完全避免未婚性行为,也会由于性知识的普及而减少未婚先孕和降低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

镜头回放

2002年6月,年轻漂亮、率性前卫的女大学生沈同学,在熟人的介绍下,揽到一份家教,给刘先生12岁的女儿小英全面补习功课。

虽然沈同学精心辅导,可是二十多天过去了,小英的功课仍然没有什么起色,她感到不解。一次无意之中,她看到了小英的“性日记”,才揭开了谜底。

小英在日记中写道:“我有一种受不了的感觉,是欲望受不了了。身体还是没有快感,只是疼。到了晚上,只要没睡,我又会想起、重复。每次**过后我都怨自己,恨自己不要脸。我尽力控制自己,睡觉时把手放在枕头上,可心里就想**。我太害怕了,怕出水太多,影响身体,影响到以后。更让我难受的是这次月经过后,里边奇痒无比,挠又挠不得,弄得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天哪!这种日子何时才能结束?!”

作为一名学医的大学生,沈同学觉得,如果能从科学的角度对小英施行“性家教”,或许就能抓住她学习成绩上不去的牛鼻子。况且,作为家教老师,她也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一重要发现及时通报家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可是她没想到,当她小心翼翼地把情况转告刘先生后,她被辞退了。同样令她没想到的是,一个多月后,刘先生又折回来,愿意高价请她给小英当“性家教”。原来,他在电脑中发现女儿登陆的净是一些色情网站,明白了小英学习成绩上不去的真正原因,因而恳请沈同学给予小英正确的性指导。

就这样,沈同学从此干上了“性家教”,并最终成立了“大学生性家教服务社区”。

在她的指导下,小英彻底卸下了恐惧和不安,重新进入正常状态,学习成绩很快就突飞猛进。

关键词辨析

性教育:科学地传授性知识。

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青少年普及性教育,已经成为世界趋势。性教育的内容很广,完全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至少包括性知识教育、性心理教育、性伦理教育、性环境教育、性约束教育,等等。

家长的正确态度是:一方面,要通过性教育,打破孩子对性的恐惧;另一方面,要在他们心中树立起对性的尊重,培养起一种正确、健康的性观念。同时要记住,性是一把双刃剑,任何极端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关键处点拨

在我国出现“性家教”这样一个新潮的职业,不知家长们是喜还是悲?

毫无疑问,家长必须重视对孩子的性教育,千万不能单单指望学校,或指望性家教。其中尤其要重视性的德育,反对违背人性的“性解放”,增强孩子对自我糟蹋行为的警惕,让孩子增加对自己及他人的责任感。

家教新观念认为,家长在这方面应该做到以下4点:

1 性教育是青春期的头等大事

每一个孩子都有青春期,而青春期教育的核心和头等大事,就是性教育。

青春期不同于儿童期,也不同于青年期。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就是性器官的发育成熟。对于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自我意识和性意识的觉醒。青春期的孩子或多或少在性方面会有一些问题,迫切需要家长对他们进行性教育。

科学的性教育,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

性生理、性解剖 包括了解男女生殖系统的解剖部位,以及各自的生理功能;了解青春期身体及性器官的发育,不至于在心理上为自己的**感到害羞、耻辱。

与人坦率交流 能够积极而坦率地同父母、伙伴交流有关性的各种问题,并不觉得有什么难为情。

判断性行为的对错 能够正确判断哪些性行为是对的、哪些性行为是错的,并且能够依此自律,承担后果和责任。

性行为的承受力 不把性仅仅看做是**,知道性行为的后果,并且具备性传播疾病、避孕及生育的基本知识;尊重异性,同时能够接受性拒绝,并不因此而受伤害。

人格提升 性,本身就是人格的主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只有很好地解决了性的问题,才会具有良好的人格。

2 正确向孩子传授性知识

许多家长也知道对孩子传授性知识的重要性,可是不知道怎样开口才好,这从中国青春期教育资讯网《青春教育调查》问卷结果(截止2005年8月20日)中可以看出来:

中央电视台曾经有个节目讲的是青春期性教育,其中有个孩子在班里的外号叫“博士”。什么博士?性博士也。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呢?他母亲给的。为了打破儿子的性神秘,母亲让他了解性知识。性神秘打破了,儿子成了“博士”,学习成绩很好,心理也很健康。

专家指出,家长对孩子传授性知识的正确方法有:

1)正面回答孩子的问题,不回避,更不胡说八道。

2)教给孩子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以及自我保护的方法。

3)与孩子一起学习和讨论性知识,如参观计划生育图片展等,弥补家长性知识不足或错误。

4)通过书信,交流性知识。

3 让孩子学会与异**往

性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孩子学会与异性正常交往,这是孩子青春期最重要的社会目标之一。

一个人的心理社会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龄前,称为自我社交性时期,孩子的快乐主要来自自身;第二个阶段是小学时的同质社交性时期,快乐主要来自性别相同的小朋友的友谊和陪伴;第三个阶段是从初中开始一直延续到成年的异质社交性时期,快乐来自包括同性友谊和异性友谊在内的多方面交往。

如果孩子这时候不能与异性形成密切关系,甚至怕见异性,那么不但没有幸福、快乐可言,而且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疾患,如焦虑、自卑、对异性的畏惧等。

一般来说,孩子从初中开始,就需要学习如何建立异性友谊,这决不是“长大以后的事”。如果中学毕业或走上社会后才开始学习与异**往,就很可能会成为这方面的“困难户”,甚至会影响到一辈子的正常社交和家庭幸福。

4 不要用恐吓的方法进行性教育

性教育从娃娃抓起,并无不妥。可是,“性”这东西具有特殊性,处置得当,有利于和谐健康的生活;处置不当,很容易带来负面效应。对青少年尤其如此。

2005年7月24日,某地组织47名家长以及她们9~17岁的女儿一起参观人流手术室。医生告诫说:“过早和男生亲密接触,很可能你们就会受到这些手术器械的伤害!”

现场参观,按理说教育效果既形象又生动,可是这些女孩在参观后都对怀孕有了一种极大的恐惧感,而且很可能是终身难忘的!结婚、生育本是每个女孩将来面临的必然选择,可面对明晃晃的手术刀、插进子宫吸胎盘等过程,孩子接受到的是以恐吓方式进行的性教育。

请想一想,这些才9岁的女孩,本身对性的认识非常朦胧,对生殖更是知之甚少;即使那些十六七岁的女孩,正值生殖发育走向成熟的时期,这样的参观,对控制她们的婚前性行为又有多大作用呢?这样的性教育,很可能会给她们带来堕胎恐惧、生育恐惧,对她们以后的生活极其不利,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她们一生的“性福”。

家长要记住,性教育应当以正面引导为主,严禁恐吓孩子!

关键的关键

1 性教育不仅仅包括性知识教育,还包括人格教育,其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传授给孩子大量的性知识,而是要让孩子具备一种正确的性态度,学会正确的性行为。

2 调查表明,因为性困惑,有5%的孩子想“自杀”;24.4%有过“活着不如死了好”的念头;15.2%有过具体的自杀计划。性教育是青春期的头等大事,家长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

3 初中阶段是性教育的黄金时期。一方面,这些孩子感到困惑、烦恼;另一方面,他们渴望了解性知识。他们最容易出现性心理问题,同时也最容易受到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