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21 创新(1 / 1)

思维比知识更重要,思维是创新的主体,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孩子将来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关键在于他的创新能力如何。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无不是为创新能力打基础。只会死记硬背,没有创新能力,这样的人大学毕业即失业,实在不奇怪。

镜头回放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要求一群学绘画的孩子自由想象,画出昨天做过的梦。

令人惊奇的是,许多孩子在画纸前犯傻,回答“画不出来”——因为他们没有“梦”!

十多年前放下画笔、创办上海市第一家想象艺术教育中心的油画家周文富先生认为,这是因为传统机械的美术教育方法,压制了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比成年人更喜欢想象,可是在现实社会中,家长们自觉不自觉地压制着孩子的想象思维。作业、课外辅导、升学压力,都是这样的外力。

最应当有梦的年龄,居然没有梦,多可怜!

关键词辨析

创新:创造新的,一般指具有某种独创性。

在每个人的生活实践中,无论具有多么丰富的知识都不够用。因为我们处理的事情,往往要涉及到将来,而将来意味着思维。由此可见,思维比知识更重要。

当然,思维不能代替知识,就像知识不能代替思维一样。它的主要内容是创新。它并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式的幻想,而是要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帮助人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创意。

没有人否定基础学习对于创新的重要性。因为知识与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同一个东西。

有些孩子非常善于思考,很有创造力,但考试成绩很一般;有些孩子的考试成绩非常好,但不善于独立思考,没有创造力,这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

显而易见,并不是比较聪明的人,就必然具有比较高的创新能力。事实上,历史上许多有成就的人智商只是中等,书也不一定读得很好,关键是他们点子多,遇到问题决不放弃,所以取得了比其他人更大的成就。

由此可见,读书应当具有双重目的:一是掌握知识,二是提高创新能力。现在的教育体制往往注重前者而忽略后者,可事实上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因为教育就是要人去思维、去创新,学习知识也是为了去思维、去创新。

家长的正确态度是:努力扩展孩子的想象力,鼓励孩子异想天开,让孩子多做家务,不把孩子管得过死。让孩子在学好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切切实实地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处点拨

研究创造力的学者喜欢将创造力比喻为“点石成金”的技术。他们认为,家长如果没有能力给孩子金块,那么,就教给孩子“点石成金”的功夫吧!

家教新观念认为,家长在这方面应该做到以下4点:

1 及早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孩子的创新能力应当及早培养,“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

这一观点是符合科学原理的。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身体组织,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一直都在发育、成长,不断淘汰老细胞,长出新细胞。有趣的是,人的大脑细胞与其他部位的细胞不同,随着人的成长,脑细胞的重量会不断增加,可是数量却保持不变。

脑细胞成长时,会伸展出许多突触,神经纤维长出髓鞘(称之为髓鞘化)。主管运动和感觉的部位会提早髓鞘化,专司高等思考的部位,髓鞘化的出现则较迟。大脑细胞之间有联络的网络被称为神经回路,如果回路组织良好,就可以提高人的创新思维能力。

这些机能的发展,从胎儿时代开始,三岁左右基本上就发育完全,然后是更细致的回路成长,到了小学四五年级即告完成。也就是说,孩子在读小学四五年级前的这个阶段,是智能发展的黄金阶段,也是家长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最关键阶段。

数学家高斯3岁会做算术题;莫扎特5岁开始作曲;曹植7岁能做诗;美国控制论创始人维纳14岁进哈佛大学,18岁取得博士学位。这些例子,说明了及早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 善于启发孩子的创新思维

及早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与家长是否善于启发孩子的创新思维密切相关。在这方面,家长要特别注意:

首先,要善于对孩子提问题。

问题是创新思维的起点,要激发孩子的潜能和创造力,家长就有必要掌握对孩子发问的形式和技巧。关键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多提一些有多种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如:茶杯有什么用途?多少加多少等于20?等等。

其次,要善于营造让孩子提问的外部环境。

例如,故事讲到一半就停下来,让孩子去想结果,并请他提问,等等。

最后,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

也就是说,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或者标准答案不止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问题都属于这种类型。解决这类问题,有利于让孩子从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例如,如果你问孩子“回形针有什么用”,答案就可能有:用来“别住纸张”;在衬衣口袋上别住“小队长”等标志;用它代替发夹,夹住散乱的头发;代替领带夹子;把它们串联起来成为“项链”;把一头拉开代替牙签(当然,最好不要这样做);用它剔除地板缝、桌子缝、指甲缝里的脏东西;把它拉直当鞋带使;把它缝在窗帘布上端代替窗帘圈,等等。

3 尊重孩子的怀疑精神

俗话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就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怀疑,哪怕是在大人眼里毫无道理的观点,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主要方法是:

平时要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家庭氛围,这样,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萌芽;

经常让孩子直接接触新生事物。孩子认识的事物越多,创新的基础就越广,就越能触发新的灵感;

鼓励孩子大胆探索,尤其是鼓励他们玩。对于孩子来说,许多创新意识都是在玩耍中产生的;

正确对待孩子的各种提问。孩子会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在动脑筋、在探索。这时家长千万不能压制他们提问的积极性、不能搪塞、不能解释得过于深奥;

经常启发孩子,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逐渐养成换一个角度想一想的好习惯;

有意训练孩子的想象力。想象是创造之母,没有想象力也就不可能有创新能力。具体方法包括:多给孩子看一些幻想类书籍,多讲一些科幻故事,经常把几个毫不相干的概念让孩子连起来解释,鼓励孩子编故事,等等。

孩子有了创新意识和怀疑态度,家长一定要细心呵护、热情鼓励,很多发明、发现、创造都是这样产生的。

例如,我国小学教材的生物学中有一条“常识”——蜜蜂发音靠的是翅膀振动。有一天,12岁的小学生聂利看到这个“常识”后想:真的是这样吗?她对此产生了怀疑。

看到孩子有怀疑,家长就鼓励她进行科学实验。

聂利剪下了蜜蜂的双翅,发现蜜蜂仍然会嗡嗡地叫个不停,由此可以否定这个“常识”。然后她又用放大镜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找到了蜜蜂的发声器官。聂利为此撰写的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虽然这还算不上重大的科学发现,发现过程也不复杂,但可以看出,仅仅是敢于向“定论”提出质疑、向科学权威提出挑战,而不是迷信课本,聂利就发现了无数生物学家都没有发现的自然奥秘,这种创新精神难能可贵。

4 给孩子提供创新的机会

聂利的例子告诉我们,家长给孩子提供创新的机会,孩子就可能有源源不断的创新;相反,本案例中的这些孩子,之所以画不出自己的“梦境”,关键就在于家长没有给他们提供接触生活、接触社会的机会。

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做作业,关在教室里上课,不要说没有“梦”,甚至会憋出毛病来。

有一位家长的做法就很有参考价值。这是一位工程师。他把自己在厂里遇到的一个难题带回家,并且把实物交给正在上初一的孩子。这个难题是:当电子线路板通过自动焊接机时,有几个元件被挡着,所以不能上锡焊接,为此,后面的补焊工人要付出很多的劳动。

孩子通过思考,很快找到了解决办法。这时,父亲也想出了自己的办法,两相比较,孩子的办法更科学。拿到厂里后,孩子的方案很快就被采用了。

这件事让孩子体会到了极大的创造乐趣,他从此爱上了发明创造!

关键的关键

1 俗话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这里的能力,主要是指创新能力,因为它能解决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同时不断地创造出新知识。这也是创新教育的基本目的。

2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千万不能单靠学校。目前的中小学虽然也开展创新教育,可是由于升学压力的制约,这种创新教育多有误区,基本上是形式主义。

3 标新立异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当孩子有了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的观点时,家长应该更多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给他们提供创新的条件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