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蟾宮曲·昭君(1 / 1)

武林隐

天风瑞雪剪玉蕊冰花,驾单车明妃无情无绪,气结愁云,泪湿腮霞。只见十程五程,峻岭嵯峨,停骖一顾[1],断人肠际碧离天漠漠寒沙。只见三对两对搠旌旗[2],古道西风瘦马,千点万点噪疏林老树昏鸦。哀哀怨怨,一曲琵琶,没撩没乱离愁悲悲切切[3],恨满天涯。

[注释]

[1]骖(cān):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

[2]搠(shuò):插。

[3]没撩没乱:当时的口语,形容心烦意乱、恍惚疏离到了极点。

[赏析]

武林隐,生平里籍均不详。这支曲子描绘了昭君出塞步步断肠的情景,抒发了身世家国之恨和故土难离的留恋之情。开篇一句描绘出一幅风大雪急、粉雕玉砌的晶莹“北国雪景图”。一个“剪”字,用拟人化的手法点出了这些美丽的、触目皆是的“玉蕊冰花”,是由“天风瑞雪”精心剪裁雕琢而成的;“瑞”是吉祥之意,它给全句带来欢快气氛;“蕊”和“花”是美的象征,这就极其自然地带出下文,把一个绝色的玉人——昭君衬托了出来。“驾单车明妃无情无绪,气结愁云,泪湿腮霞”,眧君一出场就使气氛陡变,笼罩着一层浓重的哀愁。“驾单车”,在这里强调她的孤单无依。面对蔚为奇观的纷纷瑞雪,她没有半点情趣,思故土的哀愁郁结不散,就像满天阴云,因远嫁的泪水沾湿了她艳如朝霞的面颊。“单车”也好,像愁云”也好,像首句的“瑞雪”一样各自为烘托其不同的意境服务。“只见十程五程,峻岭嵯峨,停骖一顾,断人肠际碧离天漠漠寒沙”,这几句是对昭君出塞的景观描写,“十”和“五”是一个虚写的数字,“十程五程”相当于千里之遥,是以一当十的表现手法;山高岭险,乡里日远,停下车马回眸看时,背后留下的只是碧空下一片寂寞无声的黄沙,怎不叫人悲伤肠断,心寒意冷?“只见三对两对搠旌旗,古道西风瘦马,千点万点噪疏林老树昏鸦”,这段曲句套用了马致远的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在文字上又加增补与铺陈:“三对两对搠旌旗”中的“三”“两”,在这里是言其少,作为奉汉皇之命嫁到塞外作妃子的昭君,应当有较大的排场,然而这仪仗不管多么隆重,一旦撤落在漫长的沙漠古道上,也都会显得稀稀落落、三三两两;西风萧瑟,天寒地冻,连日跋涉,连坐马也一天瘦似一天,马尚如此、人何能禁?“千点万点”是形容远处的乌鸦,与前文中的“十程五程”,“三对两对”的字句形成了遥遥的对仗,古人多以鹊鸣写喜,以鸦噪写悲,作者运用夸张手法,进一步写出了昭君的大悲,天色已晚,正是乌鸦归巢的时分,远处那数不清的乌鸦“哑哑”地叫着,像千万个黑点密密麻麻飘入稀疏的枯树林里,这就使四周景色更加萧瑟,与主人公的悲凄心理融为一体。“哀哀怨怨,一曲琵琶,没撩没乱离愁悲悲切切,恨满天涯”,眼前的凄凉,更加重了心中的愁苦,满腹哀怨又向何人诉说?只能借助于手中的琵琶;随着北行愈走愈远,别井离乡之苦就象决堤的河水,从琵琶曲中倾泻出来,萦回在天涯沙海。此曲以昭君出塞为题材,大笔绘景、细腻抒情,景因情变,情借景至,水乳交融,以圆熟的对仗、叠字等艺术手法,以亦俗亦文的语言,又以双调的音响表示出一股呜咽激扬的气势,写得沉郁哀怨,大气苍凉,琅琅上口,让人沉浸在昭君出塞的边关风雪中久久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