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夜行船·吴宫吊古(1 / 1)

杨维桢

〔夜行船〕霸业艰危,叹吴王端为、苎罗西子[1]。倾城处,妆出捧心娇媚。奢侈,玉液金茎,宝凤雕龙[2],银鱼丝鲙;游戏,沉溺在翠红乡,忘却卧薪滋味[3]。

〔前腔〕乘机,勾践雄图,聚干戈,要雪会稽羞耻[4]。怀奸计,越赂私通伯嚭[5]。谁知,忠谏不听,剑赐属镂,灵胥空死[6]。狼狈,不想道请行成,北面称臣不许[7]。

〔斗哈蟆〕堪悲,身国俱亡,把烟花山水,等闲无主。叹高台百尺[8],顿遭烈炬。休觑,珠翠总劫灰,繁华只废基。动情的,尀耐范蠡扁舟,一片太湖烟水[9]。

〔前腔〕听启,槜李亭荒,更夫椒树老,浣花池废[10]。问铜沟明月,美人何处?春去,杨柳水殿欹,芙蓉池馆摧。恼人意,只见绿树黄鹂,寂寂怨谁无语。

〔锦衣香〕馆娃宫[11],荆榛蔽;响屧廊[12],莓苔翳。可惜剩水残山,断崖高寺,百花深处一僧归[13]。空遗旧迹,走狗斗鸡。想当年僭祭[14]。望效台凄凉云树[15],香水鸳鸯去[16]。酒城倾坠[17],茫茫练渎[18],无边秋水。

〔浆水令〕采莲泾红芳尽死[19],越来溪吴歌惨凄[20]。宫中鹿走草萋萋[21],黍离故墟[22],过客伤悲。离宫废,谁避暑,琼姬墓冷苍烟蔽[23]。空园滴、空园滴,梧桐秋雨。台城上[24]、台城上,夜乌啼。

〔尾声〕越王百计吞吴地,归去层台高起,只今亦是鹧鸪飞处[25]。

[注释]

[1]“霸业艰危”三句: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吴王夫差在败楚灭越后也曾建立霸业。苎罗西子,指西施,她出生于苎罗山(今浙江诸暨县南),故名。

[2]“玉液金茎”二句:形容吴王的奢侈生活。玉液,美酒。金茎,本是汉武帝金人承露盘的铜柱,这里借指珍贵的饮料。宝凤雕龙,疑指华丽的酒器。

[3]忘却卧薪滋味:吴王阖闾出兵伐越,为越王勾践所败,伤病而死,临终时嘱咐太子夫差,叫他不要忘了勾践杀父之仇。夫差继位后,刻苦自励,三年后报了越仇。卧薪尝胆,本是越王勾践的事,这里借用以表示吴王败越之后就忘了以前的艰苦日子。

[4]“乘机”四句:指越王乘吴王骄奢之时,操练兵马,要雪会稽之耻。吴王击败越兵,困勾践于会稽(今浙江绍兴),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5]“怀奸计”二句:指越王用财物收买吴太宰伯嚭,使之成为吴国的内奸。

[6]“谁知”两句:指吴王不听相国伍子胥的忠谏,反而赐剑令他自杀。灵胥,即伍子胥,曾助吴王阖闾破楚,又助夫差败越。他自刎后,吴王令人把他的尸首抛在江里。相传每当江潮涨时,他的尸首就逐潮而来,故称为灵胥。屡镂,夫差赐子胥自杀的剑名。

[7]“狼狈”三句:越败夫差,围吴王于姑苏山上。吴王请示北面称臣事越,越王不许,吴王遂自杀。

[8]高台:即姑苏台,在苏州胥门外姑苏山上,为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建。

[9]“动情的”三句:指范蠡助越王灭吴后,认为越王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泛舟太湖而去。尀耐,原意为难耐。这里是说难得。

[10]“听启”四句:指过去吴越争霸的地方已成废迹。槜李,在浙江嘉兴县西南七十里,勾践击败吴王阖闾处。夫椒,在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夫差击败越王勾践处。

[11]馆娃宫:吴王夫差为西施建造的宫室,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旧有灵岩寺,即其故址。后三句劝友人不要吊古伤今。

[12]响屧廊:吴王宫中的廊名。相传以梓板铺地,因西施穿屧过廊时发出声响而得名。

[13]“断崖高寺”二句:指后人在吴宫旧址上建的灵岩寺。

[14]想当年僭祭:指吴王在黄池会诸侯争霸中原事。春秋诸侯会盟,要杀牛祭祀,祭时霸主执牛耳。僭祭:超越本分的祭祀。

[15]郊台:即吴越郊台。

[16]香水鸳鸯去:指香水溪的鸳鸯已远去了。香水溪,在吴宫中,相传是西施洗浴的地方。

[17]酒城:在鱼城之西,原是吴郡的一个城。

[18]练渎:在江苏吴县西南。

[19]采莲泾:在今江苏吴县城内。

[20]越来溪:在今江苏吴县西南,相传越兵由此溪入吴。

[21]宫中鹿走:相传伍子胥谏吴王,吴王不听,他感慨说:“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

[22]黍离:《诗经·王风》有《黍离》篇。《诗序》说:“闵(悯)宗周(西周国都,现西安市附近)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诗。”这里借以叹吴国的衰亡。

[23]琼姬墓:《吴郡志》:“阳山(江苏吴县西)有琼姬墓,吴王女也。”

[24]台城:三国吴的后苑城,在江苏江宁县治北玄武湖侧。

[25]“越王百计吞吴地”三句:李白《越中览古》诗:“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意说越王也走上了骄奢亡国的道路。

[赏析]

春秋后期,南方新崛起的吴、越两个强国,逐鹿中原,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结果吴国被越国所灭。作者在这套散曲中,以深刻的洞察力,纵观这一戏剧性的历史演变,抓住史实的本质,着力描写了吴王胜利后骄横奢侈,导致身灭国亡的教训,从而揭示出“骄奢必败”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规律。

前两曲集中写吴国灭亡的原因。在吴越争霸中,吴国也曾称雄一时。吴王阖闾即位后,任用楚国亡臣伍员,“与谋国事”,任用孙武,改进军事,便开始成为霸主。公元前496年,吴伐越败于槜李,越兵移至姑苏,吴兵大败,阖闾战伤致死,临终时嘱咐太子夫差不要忘了勾践杀父之仇。夫差继位之后,励精图治,“习战射,常以报越为志”。公元前494年,夫差反攻越兵于夫椒,越兵大败,困勾践于会稽。勾践承认为吴附庸,夫差要越国君臣为吴“臣妾”。这时,夫差便昏昏然起来,他自恃力量强大,勾践不敢东山再起,由刻苦自励转向了骄横奢侈。他迷恋于西施的“捧心娇媚”,进而对她言听计从,他完全忘却了以前的艰苦日子,沉溺在酒色歌舞之中;他不听忠谏,听信谗言,令足智多谋、功勋卓著的伍子胥赐剑自刎。他由一个励精图治的君王变成了一个骄奢**逸、刚愎自用的昏王。而在这时,越王勾成践表面上对夫差“执礼甚恭,贡纳不绝”,而实际上趁机操练兵马,要雪“会稽羞耻”。他任用范蠡、文种,君臣“卧薪尝胆”,用财物买通吴国太宰伯嚭,使之成为在吴国的内应。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便富强起来。正当夫差与晋王会于潢池(今河南封丘县),“争为盟主”,“欲覇中国,以全周室”之时,勾践率兵乘机袭取吴都,夫差闻讯赶回,被围于姑苏山上。这时,这个昏王不得不请求称臣事越,却遭到勾践拒绝,最后落得个身亡国灭的下场。“北面称臣不许”寥寥六个字,把夫差的狼狈不堪一笔写尽。作者通过这两支曲子,把夫差由胜利而骄横,由骄横而奢侈,由骄奢而身国俱亡的教训写得既凝练又深刻。这个教训,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斗蛤蟆》写夫差骄奢的后果。开头从“堪悲”二字入笔,从夫差的被迫自杀身死,写到大片“烟花山水”落于勾践之手,从姑苏台“顿遭炬烈”,写到宫銮殿宇和珠翠宝玉化为尘土,一个曾经败楚灭越的夫差,落得“身国俱亡”,岂不可悲、可叹!骄奢的危害岂不可想而知?在这里,作者没有铺叙冗长的史实,而是通过对典型事物的描写,反映了吴国覆灭的历史悲剧。特别是接下来的三支曲子,作者极写荒凉的遗迹,借景抒情,把主题表现得更为鲜明。《前腔》一曲写吴越曾经鏖战过的槜李、夫椒如今是荒亭、老树;西施曾经活动过的浣花池,如今是废池。面对这荒凉的景象,作者不禁发出了“问铜沟明月,美人何处”的感叹。曲子的最后两句“只见绿树黄鹂,寂寂怨谁无语”,把荒凉的景象与吴国覆灭的悲剧融为一体,意味深长。《锦衣香》一曲,极写吴宫遗迹的荒凉。那金碧辉煌的馆砝宫化成了尘土,杂草灌木把它的遗址也遮盖得看不见了,昔日繁华的宫殿,如今成了“斗鸡走狗”的场所,鼠雀出没的巢穴;曾经用梓板铺地、西施散步足声悦耳的宫廊,如今是杂草覆盖,荆棘遍地。在吴宫遗址修建的灵岩寺,孤零零地立于断崖之上,这里再也没有过去那种歌舞升平的景象了,只见百花深处一位僧人归来。吴王祭天的高台,被“凄凉云树”所遮蔽;西施洗浴的香水溪,鸳鸯已经远去;酒城、练渎也是一派肃杀;“僧人”的意象代表吴国争霸化为“空”。《浆水令》一曲,继续写萧索之景,既写吴宫遗迹的冷落,又写吴国故地的衰败。那采莲泾“已经红芳尽死”,毫无生机;那越来溪这潺潺的流水,仿佛是惨凄的的吴歌,那琼姬的坟墓,苍烟笼罩,萧条冷落。晚上,远处传来乌鸦凄厉的叫声,更显得凄凉难耐。曲中的“宫中鹿走草萋萋”,既是写吴宫遗迹之萧然,又是写夫差不听忠谏的教训。相传伍子胥谏夫差,夫差不听,他感慨地说:“臣今兄麇鹿游姑苏之台也。”夫差骄奢,落得如此凄惨的结局,作者的感慨是深沉的。《前腔》《锦衣香》《装水令》三曲,写得悲凉慷慨,富有强热的艺术魅力。作者善于摄取多种景物从各个侧面反映吴国覆灭的历史悲剧性,如:用“亭荒”“树老”“荆榛蔽”“莓苔翳”“草萋萋”等写荒凉的远迹,用“寂寂怨无语”“花深处一僧归”“宫中鹿走”“夜乌啼”等加以衬托,使荒凉的景物更增强悲剧的色彩。作者在这短短的三支曲子中,写了十几处吴国遗迹,每处一笔,挥洒而出,写得十分凝练,明代梁辰《浣纱记·泛湖》一出戏文,整段借用了《锦衣香》《浆水令》两曲,由此可见其艺术影响。《尾声》一曲,写越王灭吴以后,也走上了骄奢亡国的道路。在这里,作者着墨不多,但对表现这套散曲的主题却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