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叹世(1 / 1)

马致远

咸阳百二山河[1],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2],蒯通言那里是风魔[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注释]

[1]百二山河:谓秦地势险要,利于攻守,二万兵力可抵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二百万。

[2]兀的般:如此,这般。证果:佛家语。谓经过修行证得果位。此指下场,结果。

[3]蒯通:即蒯彻,因避讳汉武帝名而改。曾劝韩信谋反自立,韩信不听。他害怕事发被牵连,就装疯。后韩信果被害。

[赏析]

咸阳,万夫难攻的险固山河,因为功名两个字,曾发动过多少次战乱干戈。项羽兵败东吴,刘邦在西蜀兴立汉朝,都像南柯一梦。韩信有功却得到被杀的结果,当初蒯通的预言哪里是疯话?成功也是因为萧何,失败也是因为萧何;喝醉了一切都由他去吧!

这首小令以纵览古今的宽阔视野,信手拈来的丰富史料,概括了千百年来人们为之拼杀、争竞的功名的虚幻性,表达了“平淡是真”“开心就好”的返朴归真的思想。小令四小段,表达了三层意思,中心句却在最后的“醉了由他”一句。第一层前三句,作者用宏阔的视野,纵横千古的大笔勾勒,概括了千百年来,所谓历史的“主人”为“功名”二字的搏杀。咸阳自古为兵家争夺天下的险要之地,“百二山河”,控关扼险,气势雄浑,烘托出争夺者争夺天下的雄心壮志;“两字、几阵”用表示很少的数字,表明这种争夺的无谓无聊,传达出作者的鄙夷之情。从漫长的历史、广漠的宇宙的角度看,当初这种争夺天下的所谓“壮举”不过是电光火石,短短一瞬就灰飞烟灭。这样看来,那些拼杀得血肉横飞的“争夺功名”又有什么意义呢?第二层包括二三两小段。第二小段写帝王之争,咏汉朝项羽、刘邦事,他们一起一灭,兔起鹘落,兴废更迭,又有谁知道谁是他们的掘墓人呢?这场争夺富贵功名的大戏,在后世看来,不过是“梦说南柯”。前两句铺陈,中心句在“梦说南柯”,突出其争斗的无聊无谓。第三小段写武将文臣争夺功名的毒幻。“证果”二字写出功臣“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必然命运,汉杰首功的韩信为功名落得“被烹”,想要与常人一样老死善终而不得,岂不令人叹息?“风魔”从反面揭示出“功名”二字颠倒人生的魔毒,它把正常人变成疯子,把有情的人变成无情的野兽,让智者昏,让英雄销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简直是一句谶语。萧何是韩信踏上功名路的荐引人,是韩信的“伯乐”,因此被韩信视为“知己”。韩信因功高盖主引起刘邦的怀疑后,萧何为吕后献计谋杀韩信。因为是萧何所召,韩信信而不疑,所谓“士为知己者死”,韩信也算“死得其所”。这一句暗示韩信落入一个早已设计好了的圈套,表面看,韩信是被萧何诱杀,实乃人主的阴谋,大而化之,他是被自己所热衷的功名杀害。所谓一世英雄,看破了反不如“活着就好”的凡夫俗子。最后一句“醉了由他”是一篇之眼,是全曲总结。“由他”包括争竞功名、帝王将相、知遇阴谋等如云漫卷的历史、如棋博弈的世事,是一种看破红尘、置身局外的旁观冷眼;“醉了”是糊涂中的清醒,是忘情物外的沉醉,是在平淡日子中寻觅幸福的真谛,是陶醉于小光阴的现世安稳。前面的大量铺陈,目的就是为了推出这一句;也正因为有了前面大量铺陈的蓄势,结尾这一句如开匣洪涛,**,势不可挡,显得格外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