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朝天曲·沛公[1](1 / 1)

薛昂夫

沛公[2],大风[3],也得文章用。却教猛士叹良弓,多了游云梦。驾驭英雄,能擒能纵,无人出彀中[4]。后宫[5],外宗,险把炎刘并。

[注释]

[1]朝天曲:即《朝天子》,中吕宫常用的曲调,又名《谒金门》。原作共二十二首,前二十首均为咏史。

[2]沛公:指刘邦。他在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秋号召沛县父老杀沛令反秦,被推为沛公。

[3]大风:指刘邦所作《大风歌》。

[4]彀中:本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有效范围,后来用以比喻牢笼、圈套。

[5]后宫:指吕后。

[赏析]

刘邦虽然以武力统一天下,他写了《大风歌》也懂得文章的作用。可是却让韩信那样的猛士有“高鸟尽,良弓藏”的感叹,又何必伪游云梦。他控制了英雄,既能收服又能使用,没有人能逃出他的掌握之中。可惜吕后和外戚险些把大汉王朝断送。

这首小令咏叹英雄豪杰的悲剧命运,感慨历史弄人,让人啼笑皆非的结局。小令共四小段,可以分为两层。前三小段为第一层,咏刘邦一世之雄的形象。第一小段写刘邦起自草莽,出身武人,文化水平不高,但也懂得文章的作用。“也”,一字褒贬,分寸感很强,有隐射当时社会现实的深意。第二小段写英雄豪杰的悲惨命运。刘邦《大风歌》云:“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时英雄豪杰尽入其“彀中”。但在得到天下后,为了统治和巩固刘氏江山,刘邦忘恩负义,大肆诛杀昔日为他打天下的“猛士”,令这些英雄豪杰大兴“狡兔死,良弓藏”的浩叹。这是天下英雄的命运悲剧,也是刘邦奸雄的一面。第三小段写刘邦善于驾驭群雄,让这些英雄豪杰心甘情愿、死心塌地地为他卖命,他可以控制、任意摆布天下英雄。这三句勾画出刘邦八面威风、集文韬武略于一身的英雄形象。最后一小段为第二层,叹刘邦的英雄末路。“炎刘”写刘邦翦灭群雄;正当刘氏盛世熏天,不可一世之时,几乎被后宫几个女子和外戚吞灭。此曲前三个小段用大量笔墨写刘邦横扫天下,吞灭英雄无数的英伟形象,目的是第四小段做铺垫,越是铺写刘邦赫赫煌煌的事业,越显得他的英雄事业的可笑。这是英雄的命运悲剧。睥睨天下,自以为创万世煌煌不朽之基业,谁知站在阴暗角落的历史小儿,早已望着他的后背揶揄冷笑。收拾天下英雄的人,谁知又将被谁收拾去?不过是华美的袍子爬满跳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