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阳春曲·知几(1 / 1)

白朴

知荣知辱牢缄口[1],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淹留[2]。闲袖手,贫煞也风流[3]。

[注释]

[1]牢缄口:紧紧地闭上嘴。

[2]淹留:停留,久留。

[3]贫煞:非常贫穷。

[赏析]

白朴的〔中吕〕《阳春曲·知几》共有四首小令,此为其一。知道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却牢牢地闭着口,明白谁是谁非却只暗地里点头。姑且在诗书堆里停留吧,对世事悠闲地袖手旁观,穷死也风流。

“知几”,《周易·系辞下》说:“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意思是说,君子对地位高的人不谄媚,对地位低的人不亵渎,因为他洞悉变化的先兆,明白地位荣辱都是可以转变的。白朴在这首小令里提出要洞悉事物的先机,却又不说破奥秘的主张,体现了明哲保身的生活态度和禁口不言的处世哲学。前两句采用工整的对联形式,把世间“荣辱是非”的观念分条并举,提炼成凝练的警句,醒目地表达一个饱经风霜的世故者的“清醒”和“糊涂”,令人一见难忘。“知荣知辱”语出老子《道德经》:“知其荣,受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但白朴不是重复祖宗“知荣守辱”的遗训,不是稀里糊涂地不分是非,而是心如明镜,能清醒地辨识荣辱是非,只是不愿说破,不愿表态而已,正是“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称”。真正的大智慧,不是洞悉奥秘,而是洞悉奥秘之后并不多言。荣与辱,是与非,心中自有评价,但是牢记祸从口出。与其惹闲事,不如陶醉在诗书里。虽然清贫,自有一番不同世俗的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