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卿
弹破庄周梦[2],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
谁道风流种?[3]唬杀寻芳的蜜蜂[4]。轻轻的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注释]
[1]醉中天:曲牌名。《太和正音谱》说:“其音清新绵渺。”
[2]庄周梦: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曾为漆园吏,有《庄子》一书。据说他曾梦见自己化为大蝴蝶,醒来后仍是庄周,弄不清到底是蝴蝶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变成了蝴蝶。句意为蝴蝶大得竟然把庄周的蝶梦给弹破了。
[3]风流种:一作“风流孽种”,风流才子,名士。
[4]唬杀:犹言“吓死”。唬,一作“諕(Xi)”。諕:吓唬;杀:用在动词后,表程度深。
[赏析]
王和卿,大名(今属河北省)人。王和卿以《咏大蝴蝶》而声名大震。关于这首曲子的创作,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陶宗仪说:“燕市有大蝴蝶,其大异常,王赋‘醉中天’小令。”那只大蝴蝶突然出现在燕市上,王和卿见后,于是写下这首小令。
作者开头没有刻画描绘这大蝴蝶,而是云实于虚,联想到庄周梦蝶的奇幻故事。作者说,这大只蝴蝶怎么这么大,这么奇异?原来是挣破古代庄子的美梦才飞到现实中来。这是写蝴蝶的奇特来历。接着写蝴蝶之“大”:“两翅驾东风。”让人想起庄子《逍遥游》描写的大鹏“两翼若垂天之云”,“驾东风”更增添了大蝴蝶乘时而至”,飘逸纵横的姿态。更奇特的,是大蝴蝶惊人的采集花蜜的本领和速度:“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其气魄惊世骇俗。这究竟是一只什么样的蝴蝶啊!妙在作者笔锋一转,反问一句:“谁道风流种?”这惊叹,这惊问,实际是作者惊人的承上启下之笔,让读者思考,这庞然大物的蝴蝶究竟为何而来。然后拈出他物作反衬,更耐人寻思:花园中寻芳的蜜蜂,被梦中飞出的大蝴蝶把三百座名园的花蜜一采一个空的行为吓得失魂落魄,就连卖花的人也被大蝴蝶轻轻地一扇,扇过桥东去了。这一笔真是妙笔生花。不仅把大蝴蝶写活了,而且意在言外地表明,这只大蝴蝶与采花的蜜蜂和卖花人的“风流种”有本质的区别。作者笔下的大蝴蝶另有寄托。
元代从首都大都到地方官府,官员多是贪污腐化、无恶不作,统治集团穷奢极欲,民不堪命。试想,三百座名园凝聚着多少民脂民膏?从京城到地方,无不贪赃枉法,还有许多抢窃掠夺妇女的“花花太岁”“浪子丧门”,不仅掠夺妇女,霸占人妻,还为所欲为,如蜜蜂采蜜,搜刮人民,以供养自己和上官的口腹之欲;又如卖花人“采花卖花”,以满足自己和上官的声色之乐,真是“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面对如此不公平的世道,作者幻想出现一只**垢去污的大蝴蝶,把元朝赖以为欢的三百座名园连花带蜜一扫而空。因此,这只大蝴蝶实际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这首小令,风格别致,运庄于诙,手法灵活,婉转多姿,含蕴丰厚,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