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河西六娘子(1 / 1)

柴野愚

骏马双翻碧玉蹄[1],青丝鞚[2]、黄金羁[3],入秦楼将在垂杨下系。花压帽檐低,风透绣罗衣,袅吟鞭[4]、月下归。

[注释]

[1]双翻:指马在极速奔驰时前面的两蹄和后面的两蹄双方翻动的情形。

[2]鞚:有嚼头的控马络头。

[3]羁:马络头。

[4]袅吟鞭:吟鞭,响鞭,扬鞭作响。袅,形容鞭声的婉转悠扬。

[赏析]

柴野愚,元代散曲作家,生平、里籍不详。现存小令二首,除〔双调〕《河西六娘子》,另有〔双调〕《枳郎儿》。

这支小令抒写与河西六娘子相会的喜悦心情,赞美了河西六娘子的非凡魅力。曲题为河西六娘子,但河西六娘子始终没有出现,全用侧面、烘托描写河西六娘子。这种侧面描写分两个层面,一是用马来衬托男主人公,雄健的奔马,青丝做的控马带,金黄色的马络头,衬托出男主人公的翩翩风度和英姿,二是用男主人公来衬托河西六娘子,他骑着装饰贵重的骏马,穿着“罗衣”,显示他不凡的身份;他精心装饰马,可见河西六娘子在他心中的崇高地位;骏马“双翻”,表现了男主人公去见河西六娘子的兴奋心情;见到河西六娘子之后,“花压、风透、袅”体现了男主人公去见到河西六娘子的轻松、愉快、喜悦心情,可见河西六娘子的高贵,非凡的美貌和魅力。

全曲两小段,主要勾勒了男主人公一“去”一“来”两个动态画面。去的时候,因为想见河西六娘子的心情急切,心神凝聚,故而只以奔马自身构图,无暇顾及周围景物。“秦楼”出自《陌上桑》:“曰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自此罗敷成了美女的代称,秦楼也就借为美女旳居处。“入秦楼”,显然指的先去会美女;而“系马垂杨下”,则暗示情人们正在楼上相会。回来的时候,因为心情愉快轻松,信马回归,心神外溢,所以多以外景入画,花、风、鞭、月纷至沓来。“花压帽檐低”,是说男主人公走出秦楼,穿过花丛,花枝低垂,扫拂着帽檐。这是明写花,暗写人,使人想到他此刻心花怒放之情状。“风透绣罗农”,意谓夜风凉爽透衣,消散了浑身的情热,他心中感到由衷的满足和舒畅。于是,他骑着骏马,响着花鞭,踏着月光,异常舒适地离秦楼而去。“袅吟鞭”并非为了策马,由于此时心满意足,他情不自禁地响起花鞭,借以渲泄自己的得意之情。“袅”字十分传神。夜静人寂,月朗星稀,清脆的鞭声在空中回**,渐远渐弱,大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悠长韵味。一去一回,前者急,后者缓,急得入理,缓得合情。前者是白天,视觉清晰,所以用“碧玉”“宵丝”“黄金”装饰骏马,着眼于色彩;后者是月夜,感觉、听觉敏锐,故而花是“乐”,风是“透”,鞭声是“袅”,着眼于感受。构画的准确、鲜明、生动,真切地表现出主人公“入秦楼”前后的感情变化和心态差异。至于“相会”这一中心环节,作者巧妙地略去了,这是因为“相会”的情致已全然蕴含在前后两个动态画面之中,这“空白”的设置,是为了绐读者创设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是一种“以不言言之”“以不尽尽之”的构思艺术。全曲写情,却没有一个情字出现,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