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小梁州·九日渡江(1 / 1)

汤式

秋风江上棹孤舟[1],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2]。山容瘦,老树替人愁。

[幺]樽前醉把茱萸嗅[3],问相知几个白头[4]。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5]。

[注释]

[1]棹:即划船。篷:即用竹木、苇席等制成的遮蔽日光、风雨的设备。

[2]“伤心”句:汉末王粲去荆州投奔刘表,未被重视,偶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抒写心志。后以“王粲登楼”作客子思乡、怀才不遇的典故。

[3]茱萸:一名越椒,是一种有香气的植物。

[4]相知几个白头:叹年华已逝,白发催人老。

[5]黄花时候:即**盛开的时候,此指九月九日。“旧日风流”指过去的风流人物陶潜。

[赏析]

汤式,生卒年不详。字舜民,号菊庄。元末象山(今属浙江)人。元末明初散曲作家。曾补象山县吏,因不得志,后落魄于江湖间。入明,流寓北方,明成祖朱棣为燕王时,待汤式甚厚。朱棣继位后,永乐年间亦常有赏赐。

汤式生活在元末明初,曾浪迹江湖多年。这首《小梁州》大约写于他流浪期间。小令从烟水茫茫的秋江之上一只孤舟写起。全曲写在一个特殊的日子,作者登上高楼,先写远眺大江的景象:茫茫秋江,一叶孤舟在风涛中浮沉出没,让人油然兴起人生孤独的慨叹;“烟水悠悠”烘托出一派凄凉迷茫的心绪。远隔浩浩大江,作者欲归而不能。继而写周围的山容。正是深秋时节,山上的树叶都落了,一派萧条,作者不禁伤心无语,感觉那枯黄的老树都为自己哀愁。然后写近景。作者在面前的桌子摆了两尊水酒。这一方座位是给自己的,那一方座位却空无一人。他给自己满上一杯酒,举杯时看一眼对面的空座,更生“少一人”之感,仰头将酒吞下,喉咙里辣辣的,辣辣的酒一杯接一杯,大醉时拿起茱萸放在鼻子下细细地嗅,仿佛要从茱萸的清香中嗅出故乡亲友的味道。他不由得对茱萸长叹,自己都年纪老大,家乡的父老亲朋有几人能活得白头到老?快乐容易找,但与故旧的情谊难以重拾。黄花依旧而人情已无;知音恒久远,真情永流传,这支小曲表达了作者对故友亲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