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2],三更归梦三更后[3]。落灯花棋未收[4],叹新丰孤馆人留[5]。枕上十年事[6],江南二老忧[7],都到心头。
[注释]
[1]水仙子:曲牌名,又名凌波仙、凌波曲、湘妃怨等。
[2]“一声梧叶一声秋”二句:梧桐叶的落下,预示了秋天的到来,雨打在芭蕉上的声音更使人增添了一分愁闷。一点芭蕉,是指雨点打在芭蕉叶上。
[3]三更归梦三更后:夜半三更梦见回到了故乡,醒来时三更已过。归梦:梦归故乡。
[4]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5]叹新丰孤馆人留:此借用唐代初期大臣马周的故事。《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周年轻时,生活潦倒,外出时曾宿新丰旅舍,店主人见他贫穷,供应其他客商饭食,独不招待他,马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新丰: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北,本秦骊池。汉刘邦定都关中,因其父太公思归故里,乃仿封地街巷格式改筑骊邑,并迁来丰民,故称新丰。
[6]枕上十年事:借唐人李泌(一说是沈既济)所作传奇《枕中记》故事,表达作者的辛酸遭遇之感慨。
[7]江南二老:指在江南家乡的父母双亲。
[赏析]
徐再思,生卒年不详,约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浙江嘉兴人。曾做过“嘉兴路史”。他因好吃甜食,故号“甜斋”。他与另一个著名散曲家贯云石齐名。因贯云石号酸斋,后人把他们的作品合在一起,编为《酸甜乐府》。
这首小令写一位客居新丰旅馆的游子在秋夜产生的强烈的思乡情。瑟瑟西风吹动落叶,一声声报告秋天来到,绵绵雨点打芭蕉,一滴滴激起离愁。到三更归乡的梦醒后再也难以成眠。灯花落尽,棋盘上的残棋子也懒得去收拾。可叹新丰孤馆把游子滞留。像做梦一般想起十年往事,还有对江南二老的忧心,都一起涌上心头。
小令分为三个小段。第一小段写深秋之夜,勾起孤馆游子的无限愁思。开头描绘孤馆外凄寒的秋景:梧叶在秋风秋雨中飒飒落下,雨点打在芭蕉上沙沙作响,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是秋容秋声秋夜寒。梧叶落一片,凄凉添一番;芭蕉响一声,愁肠增一分,连用四个“一”字,用夸张手法渲染出此夜的无限凄凉和愁思。客居者心烦意乱,夜不能寐。他只得借独自推敲棋路来消磨长夜,不知不觉地打了个小盹,梦见回了家,又忽然惊醒,把归家的好梦打断。第二小段写梦醒后所见孤馆内的情景。好梦醒来,时已三更。倦眼所见:棋盘还未收,灯油已燃尽,更觉眼前的一切恍如隔世。“叹新丰孤馆人留”把愁思更引深一层,“孤”,是把主观感情赋予到客观之物“馆”上;“留”是“叹”的缘起,写身不由己的羁绊之愁,从反面表达盼归的急切心情。第三小段由景及人,直抒胸臆,写客居者的重重心事,回忆起十年往事,更怀念年老的父母艰辛,酸甜苦辣一时俱上心头,忧愁萦怀,无以解忧,不禁慨叹自己身处异乡,为天涯飘零之客。
小令运用了“梧叶、芭蕉、灯花、棋”等传统意象,让读者联想起众多相关古诗词,大大丰富了小令的内容和情思。全曲语句流利,情景交融,感情真挚,十分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