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何治民?(1 / 1)

点亮心灯 星云大师 319 字 1个月前

唐朝宣歙(今属安徽)的观察使陆亘,字景山,是南泉普愿禅师的在家法嗣弟子。曾经担过兖州(今山东西南)、蔡州(今湖南、河南)、虢州(今河南西部)、越州(今浙江杭州一带)等地的刺史。

有一天,陆居士问南泉禅师:“佛经里,经常提到的天王,究竟居于什么地位呢?”

南泉禅师回答他:“如果是天王,就没有什么地位可言说了。”

陆居士感到不解,再问:“可是弟子曾听人提过,天王是位居初地的菩萨,不是这样吗?”

南泉禅师微笑地看着他,意味深长地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陆居士一听,似有所悟,于是向南泉禅师辞行,准备返回宣歙公府。

这时,南泉禅师忽然叫住他,问道:“你回去后,将以何治民呢?”

陆居士自信满满地说:“弟子将以智慧来治理国家、人民。”

南泉禅师哈哈一笑,说:“那就会生灵涂炭了!”

陆居士闻言,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养心法语

所谓的智慧有二种:有分别的智慧,就有执著,就有计较;无分别的智慧,却是修行的最高境界。你用执著、计较去治理人民,怎么会不生灵涂炭呢?假如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应该怎么来治理人民?就是服务了。过去的官员认为:做官的就是要管理、要治理,所以他愈管理,人民就愈抗争,反而怨声载道。

那什么是服务呢?做刺史的,为人民服务;做州长的,为州民服务;做老板的,为员工服务;做校长的,为师生服务;做家长的,为子弟服务。能够为人服务,就能皆大欢喜。

千古年来,所谓进步之道,唯“服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