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身心无时无刻不在活动,在种种的活动中,难免产生种种的烦恼病患。佛经上说:“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要消除业障,必须根治我们身心的污垢,而医治的方法,就是净化。
佛教谈到身心净化的方法,真是不胜枚举,譬如念佛、看经、作福等都是好方法,其中以“念佛”最为方便实在,也是最为直接的途径。谈到净化身心,以般若智慧来照破无明烦恼固然是可行之法,而用慈悲心可以净化身心,发愿心也可以净化身心,乃至修行苦练都可以达到身心净化的目的。在种种的修持法门中,以“念佛”最为简易便捷,而且三根普被,人人可行。
“念佛”一般说来就是念“阿弥陀佛”。一早起来,心如朗朗晴空一尘不染,逢人一声“阿弥陀佛”,正是象征“一日之计在于晨”的积极精神。有客人来访,为了表示欢迎,念一声“阿弥陀佛”,无形中给对方“宾至如归”的亲切。客人要告辞了,一声“阿弥陀佛”,代表道别和离情;有人馈赠厚礼,不知道用什么话来感激对方,一声“阿弥陀佛”,表达了无限谢意。看见有人不小心跌倒了,前去扶助也称念一声“阿弥陀佛”,表示真诚的关怀,真是功德无量。
这声“阿弥陀佛”可以代表诸多的感激、招呼、爱护等。不过“阿弥陀佛”并非事到临头才挂在口上,而是平时养成习惯,随机称念。常有念佛的习惯,久而久之,自然就能默化潜移了。
有些人不相信念佛的力量,觉得“阿弥陀佛”才四个字,怎能包括了恻隐、感激、关怀、亲切、正义等深意,甚至也能消灾延寿,增福添慧,真是不可思议。有个信徒礼请法师到他家里诵经做佛事,法师开口就诵念阿弥陀佛。这个人听了,在一旁瞪眼睛说道:“老和尚,请你来诵经消灾,你怎么三句不离阿弥陀佛呢!”
法师不语,兀自反复地称念不绝。
“阿弥陀佛真有这么大的力量吗?”
法师被他这么一问,突然出其不备地骂了他一句:“混蛋!”这个人莫名其妙地被骂,心里很不是滋味,卷起袖子,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很不服气地道:“你是个出家人,怎么可以出口伤人呢?”
法师哈哈大笑说:“混蛋才两个字,就有这么大的力量了,阿弥陀佛四个字,怎么没有力量呢?”
有些人夜间走路害怕神鬼,步步惊魂、胆战心惊的,便会唱歌来壮胆,有了歌声陪伴,走在暗路上自然就不怕鬼影了。连歌声都有如此力量,何况是称念阿弥陀佛的洪名圣号!为什么称念阿弥陀佛有如此大力量?阿弥陀佛四个字是“无量寿、无量光”的意思。无量光象征阿弥陀佛在空间上,如同丽日普照无远弗届,光芒四射恒常不变,阿弥陀佛度化众生的慈悲也是绵延不绝,所度的众生更是无涯无际。无量寿代表阿弥陀佛在时间上,生命亘古常新,不生不灭。宇宙万物唯一超越时空局限的“阿弥陀佛”,就是真理本身。唯有阿弥陀佛四个字,才能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有一次我主持佛七,这期间对念佛有特别的体会。有一天早上醒来,刷牙、盥洗时,口中自然称念阿弥陀佛;清水浸洒脸上,如同承受阿弥陀佛的甘露法雨,那么清凉舒服,一下子神采都飞扬了起来。吃饭的时候,也在念阿弥陀佛,感觉上不是在吃饭,而是在供养佛陀,流露着无量功德的喜悦。走在路上一步一步地也在念阿弥陀佛,感觉不是脚掌在走,而是羽翼在飞,那么轻盈自在,身心如释重负地宽阔起来,真是无上的快乐。这种身心的阔大,带领我走入“无我”的境界。整个身心融入虚空之状态,而“空”一直是我获益匪浅的宝藏,所谓真空生妙有,从阿弥陀佛的四字洪名之中,生出无限的功德。
从念佛当中体验到宗教的信仰,是必须经过透悟的。一直到现在,我习惯成自然随时随地都是一声“阿弥陀佛”。甚至坐在车上,看到窗外沿路的电线杆,我每见一根就口诵一声“阿弥陀佛”,一根一声,交互成趣。每根柱子仿佛都是如来现身说法,我从中证悟了佛法就在一切日常机用的道理。
目前社会普遍呈现精神压力的紧缩状态,人人要求安身立命已相当困难,何况还要建立一所身心安住的家园,更是不容易。如果能把念佛当成日行一务,天天去念,自然修行有成,所谓“诚于中,形于外”,有精诚做凭据,便能找到安住身心的地方了。
从前有一个姓王的人,他开了一家打铁店,每次一边敲敲打打,就一边称念“阿弥陀佛”,几十年过去了,一直都维持念佛的习惯。他预知自己即将往生净土,于是就坐在打铁的台上说了四句话:“叮叮当当,久炼成钢,时辰已到,吾往西方。”然后恍似老僧入定,立地圆寂了。因此,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都可以借念佛的修行,求得身心的自在安住。
念佛有几种法门:
(一)三到:口到、耳到、心到
三到是念佛的基本要理,不仅要口诵清楚,耳听明白,更要了然于心。口、耳、心三到齐全了,自然能得到感应。
有一则笑话说西方极乐世界有个仓库,里面放置了许多眼睛、耳朵、嘴巴、手、脚等身体器官,意思是有人用眼睛看人念佛,眼睛便可以往生净土。耳朵听人念佛号,耳朵就能往生净土。用手数念珠,手就可以往生净土。有的人眼也不看,耳也不听,只有脚跟着大家绕佛,脚也能往生净土。但是如果口、耳、心三样都能同时用力,自然整个身心都能一起往生极乐世界了。
(二)三要:信心、愿力、行持
信心、愿力、行持是往生净土的三要门,净土法门易行难信,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首先必须对西方净土建立坚定不移的信心,确信有此法门,坚信三根可达,然后发愿往生,切实实践修持,必然能成。好比病患投医,先要相信医生的诊断,然后和医生合作要把病治好,努力服用药方,如此一来,沉疴也能痊愈。
(三)三声:大声、小声、心声
大声念佛是口出大声,朗朗诵念佛号,让阿弥陀佛的无边功德加护身心,将无谓的烦恼杂念去除,念念弥陀圣号,便能往生极乐世界。小声念佛是在平时的进退行止之间,如走路举步、言笑寝食等日常生活中,轻轻称念佛号。而心声则是在家庭、学校等不便说话或开口的公共场所,乃至一切地方,随时随地将佛号默念于心,念念不离心,我心就是弥陀,如此必可扩大自己的身心,而与弥陀合而为一。
(四)三业:身拜、口念、意想
念佛要三业一起着力,身体一起一伏,缓慢庄严地顶礼弥陀,口中清清晰晰地称念弥陀圣号,意念明明白白地观想阿弥陀佛的慈悲,三业并用,必能水到渠成。
(五)三法:持名、观想、实相
念佛法门有多种门径,大要之有三种方法,一种为诵持阿弥陀佛圣号,这是大众平常所采用的方法。一种为默默观想阿弥陀佛的光明、慈悲、庄严、殊胜等种种功德的方法,这种方法更进一步,注重意念的专精不二。另外一种为实相念佛。念佛的步骤,首先以称念弥陀佛号的正念来去除妄想散念,以正定来止住纷乱,不过,如此仍有念佛的人与被念的佛号,人境对待不能融合。念佛之道在以正念止妄念,最后连这念佛的一念也泯除,念而不念,不念而念,这无念而念念于心的境界,就是实相的念佛。
(六)三时:平时、忙时、亡时
念佛是随时随地、不分昼夜的,不但平时的行住坐卧要称念不断,连忙碌的分分秒秒也要把握念佛的机缘,尤其是临终一刻,更要用功勇猛,一心不乱、念念在兹,才能金台接引,随念往生。
白居易有一首诗说:“余年近七十,不复事吟哦,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声阿弥陀,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离阿弥陀,达人应笑我,多却阿弥陀。达也作么生,不达又如何?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这首诗将称念阿弥陀佛圣号的利益与妙用描写地最为贴切淋漓,净化身心要念阿弥陀,未来要脱离轮回苦,更需要称念阿弥陀。
(七)三利:利己、利人、利国
念佛不但能使自己增品向上,还可以利人。因为一个人念佛有成,无时无刻不将弥陀的慈悲智慧称诵在心,自然不生妄念,不侵犯人,更不会伤害众生,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便能呈现祥和的景象,所有邪恶暴戾、欺骗抢夺自然隐避不见了,而正义、公理、仁爱等善良道德自然推行,人民就能安居乐业,国家更能万世太平。因此,念佛的效力和神用实在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