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分能合,才合乎中道(1 / 1)

待人好 星云大师 966 字 22天前

禅宗还有一则公案:有一天,傅大士身着和尚的袈裟,头戴道士的帽子,脚穿儒家的鞋子去见梁武帝。武帝见他一身奇异的打扮,问道:“你是和尚吗?”大士指一指帽子。武帝又问:“你是道士喽?”大士指一指鞋子。武帝再问:“那么你是方内之士了?”大士又指一指袈裟。武帝终于不耐地说:“你到底是哪一家之人?”傅大士于是作诗曰:“道冠儒履佛袈裟,会成三家作一家。”

“三教一家”“五教同源”的说法由来已久。明末四大师之一的莲池大师,曾在他的《竹窗随笔》《竹窗二笔》《竹窗三笔》里提到“佛儒相资”“三教合一”的说法。之后憨山大师又把莲池大师的“相资论”“合一论”,进一步推演成儒、释、道“三教同源论”。

所谓“三教”,释教即指佛教,为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儒教其实是指孔、孟重伦理、礼治等儒家的教化而言。道教则以贵生为主旨,含括以丹鼎、斋醮、符箓、积善、经戒为道法的各道派之教。儒、道属于中国本土文化,佛教则传自印度,此三教不论在教义思想或信仰仪礼方面多有差异。

只是三教历经时代文化的融会后,修行的立论、济世的宗旨难免会有相互比附之处。比如儒说“正心”,释说“明心”,道说“炼心”;儒以“法世”,释以“治心”,道以“养性”;儒近“人道”,释近“佛道”,道近“天道”;儒曰“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佛曰“上求菩提,下化众生”,道曰“清净安然,无为而治”等。

如果仔细探本溯源,三教说理的浅深,陈义的归趣,还是迥然不同。儒教说:“未知生,焉知死。”举凡有关宇宙来源、神秘现象、生死问题皆置之不理,一切顺天由命。道教则以“一气化三清”的理念,将宇宙的生成与神仙思想结合,认为天地万物皆由三清尊神所化,这是唯物思想的体现。佛教则揭橥“缘起性空”之理,以解答宇宙成、住、坏、空的因缘观,打破人们对生死的迷惑。

所谓“五教同源”,则是延续“三教一家”之说而来。内容即指“佛教的慈悲,道教的无为,儒教的忠恕,耶教的博爱,伊斯兰教的和平”。马宗德先生在《台湾民间信仰论集》读后感里说:“五教原为一理所生,虽分门别户,但皆以劝化人心为主宰,普唱仁风而立基,以正心、修性为悟道之本。从‘心’‘性’处多下功夫,以蓄养至大至刚的人格,虽然功夫不同,但是化殊而旨同,其理‘一’也,即‘真理’。”

其实,“五教”泛指世界各大宗教,都是以善为出发点。举例说,儒家思想可纲维人伦,等于佛教的人乘思想;天主教、耶稣教主张生天,等于佛教的天乘思想;道家的清净无为,任性逍遥,等于佛教的声闻、缘觉乘思想。各宗教在多元化的人间均扮演着导人向上、向菩的角色,或为身教,或为家教,或为含容各门学科的心灵教育。人间佛教重视当下的净土,致力于解决人间各种问题,所谓“以出世思想,做入世事业”,属于菩萨乘的思想;主张“人成即佛成”,也就是以声闻、缘觉出世的思想做人天乘入世的事业,进而实践菩萨道的慧业。

谈到宗教分合的问题,我认为有些地方可以合,有些地方必须要分。记得有一次,天主教的罗光主教在台北天主教公署举办了一次“宗教联谊会”,大家针对“三教一家”“五教同源”等思想进行讨论。我赞成宗教之间要和谐、尊重,彼此要包容、交流,但有时也不能一概而论。那天,罗光主教担任主席,我做主讲人。当与会人士都讲过以后,我问罗光主教说:“如果现在把释迦牟尼佛、耶稣、孔子、老子,一排供在这个地方,您愿意拜吗?”他说:“我拜不下去!”可见宗教事实上是难以混合在一起的。

如果合不起来,那么就要彼此分裂、斗争吗?当然也不是。凡是一个宗教的成立必定有它具备的条件,也就是要有教主、教义、教史和教徒。教主不能合,耶稣就是耶稣,佛祖就是佛祖;教义也不能合,就好比文学是文学、科学是科学、医学是医学,天文、地理的性质也不一样,根本不必合。但是教徒之间可以互相来往,彼此可以做朋友,你信天主教、基督教,我信佛教、道教,我们可以在一起谈话做朋友,彼此可以互相来往。

也就是说,你尽管信你的教主,但我可以不信。你让它各自存在,各具特色,不是更好?甚至各家的教义就归各家去信仰,你要这个还是要那个,要空还是要有,要三论还是要唯识,悉听尊便,不一定要合在一起。

我的主张是“同中存异、异中求同”。在“同”的里面,宗教都是劝人为善,目标一致;但是“同”中也有“不同”,各个宗教各有教义,彼此说法也有不同。正如交通,有飞机、船筏、火车、汽车,都能当交通工具,但功能不同,宗教也一样。

佛教的“五乘共法”,其特色就在于人乘、天乘、出世的声闻、缘觉乘之间,还有一个“菩萨道”,它把出世与入世调合起来,当然人生就更加圆融了。我觉得各种宗教不应该去分谁大、谁小、谁高、谁低,彼此各有所专,各有特色,“能分能合”的宗教观才合乎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