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观念,人皆有之。例如有人把你父母的照片撕下来,放在地上用脚去踩,你一定会上前给他一拳,质问:“为什么侮辱我的父母?”“咦?那只是一张纸,计较什么?”他会说:“不行啊!那是我的爸爸妈妈的相片。”因为它有代表性,就有了另外的象征意义。佛祖、观世音也一样,不管是木刻的、纸画的、铜铁雕塑的,在我心中的意义会不一样。
过去有人到佛光山参访,走到大佛城,看到阿弥陀佛的像都是用水泥做的,便批评佛光山是“水泥文化”。其实,我们看到眼里的并不是水泥,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佛祖;怎么你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只看到水泥而没有看到佛祖呢?这也太可惜了,真是枉费草鞋钱。世问的事物无所谓贵贱,但是人心目中的价值会有贵贱。凡事不要只从相上去看,要看他在我心中所显现的价值,那才是重要的。
我常常举例,同样一块布做成鞋子就穿在脚上,做成帽子就戴在头上,如果有人反将鞋子顶在头上,一定觉得很脏;甚至一块布做成国旗,就有人愿意为它牺牲生命,因为它代表的不再是一块布,甚至不只是国旗,而是一个国家民族。这绝不是偶像崇拜,而是因为心中的价值不一样了。
唐朝的丹霞天然禅师,有一天在一座佛寺里挂单,时值严冬,天气寒冷,大雪纷纷,丹霞即将佛殿上木刻的佛像取下来烤火,寺中纠察师一见,大声怒斥道:“该死!怎么能将佛像拿来烤火取暖?”“我不是烤火,我是在烧取舍利子!”丹霞禅师从容不迫地回答。“胡说!木刻的佛像哪有舍利子?”纠察师仍是大声斥责。“既然是木头,没有舍利子,何妨多拿些来烤火!”丹霞禅师从容地去取佛像投入火中。
纠察师所认识的佛像,只是木刻的,而“丹霞烧佛”欲取舍利,他所认识的佛像是有灵性的。在丹霞禅师的心目中,佛陀的法身遍于整个宇宙,那尊佛像早已超越了形质。宇宙真理才是佛陀法身的整个表征!这个故事好像禅宗的“魔来魔斩,佛来佛斩”,虽然看似谤佛,实际上是赞佛,因为他所看到的不是表相上的佛像,而是佛的法身。
所以,对于一些人常引用《金刚经》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来指责佛教徒不应该执着一尊佛像;对此我也引用一个譬喻:“一个人要渡河,不能没有船;一旦过了河,当然不需要把船背着走。”“不着相”是指果位上菩萨悟道的境界,是要在得度以后才说的;没有得度之前,这尊佛像是很重要的,就像渡船一样,没有它就到不了彼岸。所以不可以用“不着相”来要求因地修行的佛教徒,如何不着相,又何须上教堂,何须佩戴十字架呢?
还有一则公案。唐朝宣宗皇帝尚未即位时,曾因避难而隐居在佛寺丛林里,担任盐官禅师的书记。他对禅门“不立文字”“不着形象”“不假外求”那种天真洒脱的禅道,颇为欣赏。当时该寺的首座为黄檗禅师。有一天,这位天子书记看到黄檗禅师以七尺之躯,五体投地地礼拜佛像,便问道:“首座禅师,你过去一向教诫我们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现在你这么虔诚地礼拜,你究竟所求为何?”黄檗禅师听后,立即呵斥道:“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应该要如是求,你懂吗?”宣宗听后不服气,用讥讽的口吻责问道:“既然如此,那禅师礼拜又有什么用呢?”黄檗禅师听后毫不客气地用力打了宣宗一个巴掌,天子书记愣了一下,非常不高兴地批评道:“还亏你是个修道人,怎么这样粗暴!”黄檗禅师又给他一耳光,说道:“这是什么地方,你居然敢在这里说粗说细!”宣宗不甘示弱地抗辩道:“你能拜佛、拜法、拜僧,我为什么不能说粗说细?”黄檗禅师听后非常欢喜,笑道:“你说得不错,我可以拜佛、拜法、拜僧,你也可以说粗说细。”
语言文字虽系工具,不是目标,但就像刚才所说的,河尚未渡,何能舍船?一旦到达彼岸,自当舍船而去。黄檗禅师说:“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当作如是求!”此一句“当作如是求”,实是着力之处。
因此佛教徒拜佛,不是盲目地崇拜偶像,而是与佛接心的过程与方便;当他借着香与佛菩萨来往,“香”就如现代的电话,形式是表达情意的最好方式。可是关于偶像观念,对一个不懂得宗教与信仰意义的人,是不值得一谈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