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大家庭社会小乾坤(1 / 1)

待人好 星云大师 927 字 22天前

有人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青年的战场、老人的坟场。”中国的孔子对社会的期许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由此可见,东西方对家庭的界定与观念是不同的。怎样才是理想的家庭?大家庭好还是小家庭好?我想应是各有优缺点吧。

家庭的结构和社会背景、时代变迁有密切关系,而这一切又根源于民族性与文化性。西方是注重矛盾与独立的个体文化,中国则是注重和谐与统一的整体文化。所以,西方人的性格多为个人取向、自我取向,中国人的性格多为团体取向、他人取向;如此的社会性,从家庭观念可见一斑。

中国人一切以家为本位、为出发点,例如在称谓上,常将家里的人、事、物冠上“家”字,自称家里的人为家父、家母、家兄、家弟、家姐、家嫂、家仆、家小等;对家中之物,称为家业、家产、家具、家珍、家舍、家禽、家鸽、家狗等;对家中的事,称为家福、家祸、家喜、家丧、家信等。这些人、事、物,原本都独立存在,冠上了“家”字,显示中国人把家里的一切看成家庭整体的一部分。

家庭涵盖个人,个人属于家庭,家庭或家族的安危、成败、荣辱也和个人息息相关,因此有所谓的“家声远播”“家丑不可外扬”“家和万事兴”的观念。甚至过去法律上,也有“一人当灾,全家遭殃”“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的现象;在道义上,则存有“一人显赫,全族荣耀”“一人有福,连及满屋”的心态。

在佛教里,出家修道的沙门虽然削发离家,不营世间功名利禄之事,但其成道度众的功德,亦被认为能庇佑亲人。《弘明集》卷十二即写道:“如今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古德也有“一子出家,九族升天”“亲族之荫胜余荫”的说法。

这种个人与亲属、家族的纽带关系曾有人譬喻,中国人升迁后,前后左右尽是自家亲属,好比火车头后面拖着一大串车厢;西方人升迁,则前后左右无一私人,如同飞机起飞,是单独个体,周围没任何物体跟随。此喻含嘲讽之味,但也贴切说明中国人的家族文化。

所谓“家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也说“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因此要修身、齐家,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中国人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国家的“天下一家”之观念。

中国人重视家庭,传统观念里,往往推崇多子多孙的大家庭,将之称为“义门”,而认为分家是可耻的行为。历代法律也明令规定禁民分居,《唐律·户婚》记载:“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律》《大清律》里也有同样的规定。凡此,法律制度、舆论、习俗、伦理道德和重视血缘关系、和谐、统一之性格,以及农业社会对劳动人口的需求、地理环境等,都是中国传统大家庭形成的因素。

不过,从农业社会走向工商社会之后,随着现代化的生活和自由流动的工作形态,只有父母及其子女的核心小家庭已成为现代家庭的主流。但是,近年来似乎又有潮流逆转的趋势。因为生活消费高,房价飙涨,许多年轻人结婚后无力自行购屋,便继续赖在父母家。小孩出生后,夫妻俩还要照常上班,遂将孩子留给父母亲照顾。如此可省下购屋费、孩子保姆费、外出用餐费……站在老一辈的立场,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帮忙自己的孩子来照顾孙儿,一则排遣退休后的空洞寂寞时间,再则含饴弄孙,延续天伦之乐,也是美事一桩!

这种缘于现实客观因素而形成的三代同堂家庭已日渐增多,据报道,截至2004年底,在英国,亲、子、孙共住的家庭已有七万多个,他们还预测二十年内,三代同堂的家庭将增加三倍之多。

核心小家庭有自由、甜蜜的气氛,也有夫妻并肩携手建立家庭及抚育孩子的奋斗历程,个中酸甜苦辣,我想是每个当事人点滴在心头的。至于大家庭,无论是三代同堂,或兄弟不分家的大家庭,其中家族的凝聚力,以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情义,也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一般而言,传统大家庭里重视三纲五常、长幼秩序,婚姻也比较稳定。当然,大家庭里人口多,人际关系也较为复杂。有人将中国传统家庭形容为“社会小乾坤”,它具体而微地呈现社会一切现象。因此,大家庭的成员走入社会后,往往比较容易适应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忍让”是人际和谐必要条件之一,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里写道:“中国人之忍耐,盖世无双,恰如中国的景泰蓝瓷器之独步全球。”他还认为这种忍让德行是得自于最好的学校——大家庭训练出来的。

总之,大家庭、小家庭各有优缺点,也各引发出一些问题,如大家庭的“兄弟阋墙”“婆媳不合”,而小家庭一个个独立,造成独居老人增多,“钥匙儿童”四处溜达也是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