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语·为政篇》里,孔子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以政令教导,以刑罚管束,百姓虽会为求免于刑罚而服从,但不知羞耻;唯有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百姓才会知道羞耻而走上善的正途。
现在的社会由于功利主义挂帅,导致价值观念严重偏差,造成种种脱序的现象。有人主张“乱世用重典”,希望通过严刑重罚来遏止犯罪。但是法律的制裁虽能恫吓于一时,往往只能收一时治标之效,却不能杜绝犯罪于永远。佛教认为,正本清源之道应是宣扬因缘果报的观念,人人持守佛教的戒律,体现慈心不犯、以法摄众、以律自制、忏悔清净等教义,才能确实改善社会风气。佛光山与佛光会这些年来不断发起举办各种净化人心的活动,诸如“七诫运动”“慈悲爱心列车”“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希望用“三好”来去“三毒”,让我们的社会能化暴戾为祥和,化嫉妒为赞美,化贪欲为喜舍,化恶浊为清净。
不过,佛法虽能防范罪行于未然,对于一些未受佛法化导而已然违法犯纪的人,还是需要法律给予适度的制裁,才能维持社会的秩序。例如小自拘禁、易科罚金,大至对贩毒、杀人等重刑犯处以死刑等。现在有一些国家以维护人权的立场主张废除死刑,也有的主张“除恶之本,莫过于死”,因此对死刑的废除采取保留态度。
死刑的存废争议由来已久,死刑对遏止犯罪到底能发挥多大的成效?记得几十年前台湾在蒋经国时代,凡是犯下抢劫案的人不问理由,一律枪毙,倒也发挥一时的吓阻作用。现在废除了这条“恶法”,抢劫案反而变多了。古代的死刑执行手段千奇百怪,诸如斩、枭首、戮、戮尸、弃市、肢解、剖心、炮烙、凌迟、射杀、醢(捣成肉泥)、活埋、车裂、磔(分裂人体)、具五刑(五种极刑并用)等,任何一种方法都足以令人痛彻心扉、闻之丧胆;现在的死刑则愈来愈人道,坐电椅、打麻醉针,甚至一枪毙命,其所带来的痛苦是短暂的,似乎已不足以产生吓阻之效,因此有很多暴徒不断向法律挑战。
至于执行死刑是否杀生,记得二十多年前,台湾的台南市有个杀人犯,在连续杀了七个人后被法院判处死刑。当要被枪毙的时候,因台湾多年没有实行死刑,所以监狱里无人敢受命,只好请了四位军人执行。这些执行枪毙的军人有罪过吗?没有罪过,因为他们是在执法,而不是杀生;执着不杀生,反成了法执。所以执行死刑的人构不上杀生罪,因为他不是主动杀人,而是执行法律,对他而言,只是一种任务,并没有杀心。只是社会上一般人对刽子手会有不好的看法。
凡事都离不开因果,对于有些国家主张废止死刑,如果死刑废止了,完全没有因果也不行。试想,一个人杀了多少条人命,自己却不受因果,总是说不通,所以有时候要“乱世用重典”。但是判处死刑太多也不合人道,完全废止也不是办法,唯有号召全民的力量和觉性,从“心灵净化,道德重整,找回良知”,才能改善社会风气。此中提倡受持“五戒”最能发挥成效,因为如果一个人受持五戒,自己的人格道德就能健全;一家都能受持五戒,一家的人格道德都能健全;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都能奉持五戒,那么国家的安和乐利,世界的和平,人间净土的完成,也就指日可待了。
有人问,世间的法律,因过失杀人或自卫杀人一般都会从轻量刑。那么,从佛法的观点来看,自卫杀人有罪过吗?
自卫杀人有没有罪过要看自卫的程度,有时候可以用另外的方法自卫,不必一定要杀人。比如防备严密,不招小偷,最为上策;小偷上门了,把他吓走,也不失为中策;遭了小偷,造成财物损失,或与之打斗,此乃下策。现在美国枪支泛滥,就是因为让人民拥有枪支自卫;中国人过去一般家庭中都备有棍棒,也是为保护一家安全。现在有的人雇请保镖,也都是为了自卫。
多年前在台湾的北投曾发生一桩案件,一名叫刘自然的台湾人被美国士兵用枪打死,结果美国判决士兵无罪,理由是自卫杀人。此事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由此可见美国对自卫的重视。另外,美国也发生过两个小孩到邻居家的院子玩,结果被屋主打死,杀人者同样被判无罪。
美国人对个人的隐私权极为保护,有的人认为自卫杀人理由正当,也有人觉得因自卫而杀人,太过分了。其实自卫可以用很多的方法,最好不要让杀人事件发生。例如家中装设警铃、红外线、摄影机。尤其财勿露白,不要引起别人的觊觎,自能减少危机。
在佛教来讲,自卫杀人也是杀生,杀生当然有严重的罪过,不过视其杀时的动机、心态,也有程度上的不同。例如有的人是过失杀生,有的是奉命杀生(如刽子手),有的为保护国家而杀害敌人,有的为了生活而捕鱼打猎,有的为了生存而杀生,像肉食动物,包括人类。但也有人虽有杀生之行,但没有杀心,其罪较轻;具有杀心之人,罪无可逭。总之,不管如何,自卫杀人总是有罪,只是轻重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