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佛教与观光(1 / 1)

佛教·世俗 星云 1580 字 1个月前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到世间上来,除了要把握时间、争取时间、利用时间,多做有益社会人群的事,以延长时间上的寿命以外,更应该扩大生活领域,开阔心灵空间,让自己融入人群,走向世界。观光参访正是增广见闻,开拓生命领域的方法之一。

观光是无烟囱的工业。发展观光,赚取外汇,已成为近代世界各国繁荣经济的重要政策。举凡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历史文化、经贸繁荣等,都成为世界各国观光发展的资源。

在各种观光事业中,佛教塔寺洞窟的景观,最富于宗教艺术之美,所以观光资源充沛。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自古佛教寺院都是建筑在崇山峻岭、风景秀丽的地方,寺院建筑本来就很宏伟幽美,再加上参天古树的大自然美,所以“名山古刹”、“伽蓝胜地”,一直是一般人寻幽访胜、假日休闲的最佳去处。到佛教的寺院观光朝圣,除了眼看耳听之外,心灵上会有不同世俗的深刻感受,精神上更有无比的提升。佛教的教义、仪规、文化、古迹等,都能带给人们思想的开拓、身心的安定。即使没有佛教信仰的人,也会喜爱这一个清净祥和的地方。

过去有些寺庙道场,建筑都很险峻、奇特,非常有观光的价值,例如:山西悬空寺[1],名副其实是一座悬挂在半山腰的寺院,上载危岩,下临深谷,三十多处殿、堂、楼、阁,错落有致地镶崁在万仞峭壁之上,宛如琼楼玉宇从空而来。规模宏大的麦积山石窟[2],窟龛密布于山壁,栈道修建于悬崖,蜿蜒曲折,令人叹为观止;四川乐山大佛[3]雕凿在险滩石壁之上,巍峙江岸,气势雄伟,留下千古的圣容,俯瞰众生;峨眉金顶[4]的铜造佛殿,是远从湖南运载而来,其他如敦煌壁画、云冈石刻、四大名山、五岳奇景及洛阳白马寺、嵩山少林寺、南京栖霞山千佛崖、西藏布达拉宫[5]、台湾佛光山[6],还有柬埔寨吴哥窟[7]、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8]、缅甸大金塔[9]、斯里兰卡佛牙寺等,都各自为其文化信仰大放光芒。

这些石窟雕刻、佛像绘画、佛塔建筑的艺术财富,至今成为全人类的瑰宝。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先生说:中国佛教过去缺少弘法讲经,还是有很多人信仰佛教,是因为有寺庙、有佛像、有内涵的建筑物为众生宣说和平的法音,所以能够化导人心。

现代世界各国观光事业发达,不但中国佛教圣地[10]朝山、观光客犹如过江之鲫,其他如日本[11]、韩国[12]、泰国[13]等地,也是朝圣者如织,尤以到印度朝圣[14]佛陀诞生地蓝毗尼园、悟道处菩提伽耶、初转法轮的鹿野苑以及涅槃地拘尸那迦罗城,外加祇园精舍、王舍城、阿姜达、灵鹫山、竹林精舍、那烂陀大学等佛陀教化因缘最深的地方,都是令人向往的佛教圣地。

其次,到韩国参访有千年以上历史的三宝寺,如:佛宝通度寺、法宝海印寺、僧宝松广寺,还有临海的观音道场洛山寺,也别具现代特色。到日本参访历史古都奈良的唐招提寺、药师寺及东大寺等,都是古意盎然、举世著称的名蓝。泰国则有玉佛寺、大理石寺、郑王寺、法身寺,尤其顺道一游湄南河,更能为旅程增添诗情画意。

对于一个佛教的行者而言,观光参访就是一种行脚参学,一种修行访师,也是一种生活上的阅历。每到一个国家胜地,都要用“心”来了解民情风俗、历史文化、生活的方式等,一方面开拓胸襟视野,一方面观照自心,因为水光山色、草木丛林等,无一不是包含在“生命”这一部大书里面;宇宙大千、人间百态,无一不是参禅悟道的契机。所以观光参访也可以说是透过“观”察学习,得到心开意解的“光”明。

【注解】

[1]位于山西浑源县南恒山下的瓷窑峡,北魏时代兴建。寺在峭壁岩石间,依山面崖,悬空架屋,下承长柱,上建阁楼,崇峙数层,矗立云际,行人仰望如空中楼阁,为建筑史上的奇构。

[2]位于甘肃天水东南方四十五公里处,在秦岭的西端,当地人称为麦积崖奇峰。其峰顶呈圆锥形,垂直而下,有如乡间堆成的麦积,故称麦积山。山高一四二米,山顶有塔,山下有寺,峰身遍布龛窟和摩崖石刻,计有一九四处,保存自北魏、隋、唐、五代至宋以来一千尊以上的大佛像。麦积山石窟凿自5世纪,至11世纪止,为我国吸收西方精华后,开拓出的佛教艺术宝库,与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3]位于四川乐山县境,故称此名。又大佛乃依凌云山崖石开凿而成,故亦称“凌云大佛”。开元年间,高僧海通因见大渡河与岷江的水道迂回险滩,江水暴涨,危及乐山,乃将矗立于大渡河与岷江两河流交会处的悬崖峭壁,就整座山雕刻成一尊巨大佛像。自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至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九十年方得完成。大佛依山面江,头在山顶,足在山麓,膝部以下形成倒凹字形,河水冲入凹处,水势受挫,回流而出后,发挥缓和水流,避免泛滥成灾的功能。大佛全高七十一米,肩宽二十八米,目长三点三米,耳中深如山洞,头顶的宽广,可筵开八桌,为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赤脚上可围坐百余人,俗谓“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其高大雄伟,可以想见。

[4]峨眉山的胜景之一。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县西南约七公里处,为普贤菩萨应化的道场,又称为光明山。山脉由岷山伸延而出,冈峦迭起,气势如虹。全山突起三主峰,称为大峨、中峨、小峨,一脉相连,主峰万佛顶海拔三〇九九米,自山麓至山顶五十余公里,有七十余寺、四十余山洞、百余石龛。此外,另有伏虎寺、清音阁、黑龙江栈道、仙锋寺、光相寺、金顶寺等,皆极著称。

[5]参见“佛教与建筑”。

[6]公元1988年世界佛教徒友谊会第十六届大会在美国西来寺召开,佛光山被推选为世界佛教十大圣迹之一。

[7]参见“佛教与建筑”。

[8]参见“佛教与建筑”。

[9]参见“佛教与建筑”。

[10]享有“墙壁上的博物馆”之称的敦煌石窟,以及规模宏大、雕饰奇伟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乃至号称世界上最巨大的坐姿佛像乐山大佛等,都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佛教艺术宝藏;而象征悲、智、愿、行的普陀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等四大名山,更是闻名中外的佛教圣地。此外,洛阳白马寺举世闻名,这是我国寺院之始;少林寺因武功而闻名全球;栖霞山奇峰迭起、怪石嵯峨、林木葱茏、石泉清奇,清乾隆帝评为南京第一明秀山,山上千佛崖石窟与南北朝时大同云冈、龙门石窟齐名,是中国珍贵的文化古迹。

[11]日本以佛教为国教,到处可见庄严的佛教寺院,例如:药师寺建筑美如龙宫,法隆寺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造建筑,东大寺的金堂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木造大佛殿。再如唐招提寺、兴福寺、永平寺、比睿山、高山寺、本愿寺、总持寺、孝恩寺、四天王寺、金阁寺、中宫寺、青水寺等,都是值得观光、巡礼的寺院道场。此外,奈良大佛、京都大佛、镰仓大佛等,尤其具有文化、艺术价值,是佛教徒引以为傲的佛教瑰宝。

[12]韩国佛教自公元327年由中国传入,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佛教信仰为韩国奠定坚固的文化基础,也为韩国留下诸多观光资源。例如并称韩国佛寺三宝的海印寺、通度寺、松广寺,以及洛山寺等,都是风光明媚,景色宜人,是朝圣旅游的著名胜地。

[13]泰国是一个“金碧辉煌”的佛教国家,寺院是泰国最重要的标志,仅曼谷一地就有三百多座,几乎每个初抵泰国的人都会被那些金碧宏伟的佛寺、佛塔所震慑。例如金佛寺、玉佛寺、大理寺、白塔寺、法身寺等,都是极具特色而值得参访的寺院。

[14]印度是佛陀的故乡,佛陀诞生地蓝毗尼园、悟道处菩提伽耶、初转法轮处鹿野苑、涅槃地拘尸那迦,合称四大圣迹;外加舍卫城、王舍城、毗舍城、僧伽施等佛陀教化因缘最深的四处,共为八大胜地,这是一般佛教徒前往印度朝圣必到之处。此外,佛陀曾经驻锡说法十二年的灵鹫山、佛教第一所寺院竹林精舍、玄奘大师留学的那烂陀大学,以及名列世界佛教十二大圣迹的阿旃陀石窟,都是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