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资源整合(1 / 1)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上来看,对中国,或许匈奴人远比汉民族有着更充足的权力主张。

说起这匈奴人,其来历杳不可考,他们是来自于中亚草原的游牧者,周初时称为鬼方,继称为严狁,后又称为犬戎。我们能够在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发现他们那飘忽无定的影子。据希罗多德记载,一支斯基泰人的小股武装力量,于公元前750年间进犯俄罗斯南部的乌拉尔河,并尾随其后追逐逃亡的当地居民息姆米里人,结果这伙追击者却因为迷失了方向而进入了亚述王国,并以他们那强大的武力,为亚述王国带来了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噩梦。

此后,这伙异乡人在亚述王国遭受到了毁灭性的军事打击,其主要军事首领尽悉阵亡,他们被迫翻越了高加索山,逃回到了亚细亚。这些印欧族裔的野蛮人,所到之处带来的是无边的恐怖。从迦帕朵西亚到米底亚,从高加索到叙利亚,他们的骑士无所不在,当他们蜂拥而入进入鄂尔多斯北部的时候,中华帝国的诸侯邦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险。

这些印欧族裔的武士不无惊讶地发现,他们来到了一个天然的栖息宝地,在这片土地上,对于中亚草原的游子是不设防的。倘若他们愿意,完全可以从欧洲的莱茵河畔策马,一路俯冲抵达渤海之滨。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这些印欧骑士就对中华帝国发起狂烈冲击。所以孔子曾说:“微管仲,吾披发左衽。”意思是说:“管仲啊,他是一个伟大的人,如果不是他发起尊王攘夷运动,号召天下诸侯对抗那些恐怖的印欧骑士,中华帝国早在春秋时代就灭亡了。”

当西汉时代的中国,徘徊于封建与集权两种制度之间的时候,长城外那些早已忘却自己来历的斯基泰人的后裔,正在雄心勃勃地策马迎风。从亚述王国时代开始,他们已经在这里居住了两千年之久了,西汉王朝那纷繁如雨的内部冲突与杀戮,激起了他们的万丈雄心。

楚汉相争时代,给了这些异族人以机会,而且他们也没有浪费掉这难得的契机。当刘邦称帝长安的时候,就立即感受到了来自于塞外的那冽冽森寒。为了扫除后患,刘邦不惜亲自出征,结果困于白登,险些有去无回。

到了吕雉乱政,匈奴人更加肆无忌惮,他们甚至以书信挑逗吕后,而吕后唯有苦笑,居然是一筹莫展。

然而汉武帝的到来,彻底摧毁了他们的梦想。

甚至也摧毁了他们的未来。

即使是穷兵黩武、险些将西汉王朝拖到亡灭境地的汉武帝都没有想到,他甚至间接地摧毁了远在地球背面的无数个古老帝国。

不是汉武大帝英明神武,而是他那缺德带冒烟,看别人过舒服日子就全身不爽的邪恶天性,使得他成为了中华历史上独一无二,能够担承重任,于两个民族的残酷对决中完成最艰难的资源调度,彻底击溃匈奴,并为汉民族赢得数千年之久生存空间的不二人选。

简单说,这场残酷的战争,双方都需要调度无穷无尽的资源,哪方面在资源调度上面力有不逮,就会彻底丧失机会。

而战争资源调度这几个字,写起来四平八稳,但却是字字血、行行泪。在这几个字后面,隐藏的是无数黎民百姓的绝望哀号,隐藏的是无数百姓的累累白骨。

——战争,是人类的天然属性,同时又是最反人类的。因为人类的天性追求安逸,追求幸福。而战争,却意味着毁家灭国,背水耗战。很多情形下,战争打的不是哪方面英明神武,而是哪方面更不想活了,一意求死地纠缠不休。但没有人愿意卷入这彻底的绝望之中,这就需要如汉武帝这种人,强行把所有人拖进来。

在未来的民族空间竞争中,汉武帝,他必须要完成这样一件工作——让那些天性追求安逸的人,不得不硬着头皮上战场;让那些天性求生的人,不得不去辗转死于沟壕。无论有多少文学作品美化战争,但其反人类的残酷本质,是无法改变的。

而竟然是汉武帝这种人完成了这项工作,击败匈奴,为汉民族赢得永世荣誉,所以后人世世代代感谢他,他也因此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汉武大帝!

那么,他又是如何完成这项残酷工作的呢?

后续的战争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汉武帝,他在战争资源枯竭的情况下,号召广大青年行动起来,去西域边陲,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去塞外开疆拓土,建功立业。许多逃亡的罪犯纷纷响应这一号召,跑来领受出使符节,自行招募人马组成使节团,赴西域抢劫烧杀——这些亡命之徒大多数一去不回,死于西部那漠漠风沙之中,但也有许多人,或是击溃了边塞的小部落,或者是沟通了更多的邦属与中国建交。等到这些人捞得盆满钵满回来之后,汉武帝就秘密派人,唆使他们行作奸犯科之事。一旦他们坠入法网之中,汉武帝就将他们的家人全部下狱,准备满门抄斩。除非,这些人愿意再赴边陲,以建功立业换取家人的性命,那就另当别论了。

“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至今思之,仍然令人**气回肠。

任何时候回顾瀚海黄沙,都能够让人感受到那豪气冲霄汉、壮志凌云天的雄浑气魄。

但这辉煌而宏大的史诗事业,是需要付出惨烈代价的!

一个民族为了自己的生存空间,需要付出多少,需要多少忠义志士的血和泪,远超出后人的想象。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为了自己的民族,他们所付出的不唯是生命和鲜血,还有那永远也无法诉诸他人的泪水与委屈。

也只有心如铁石、阴毒蔫儿坏的汉武帝,才有可能完成这桩不名誉的伟大壮举。

而这就意味着,汉武帝不唯是要对匈奴异族宣战,同样也对天下百姓宣战。他必须以残忍邪恶的手段,摧毁百姓的平静生活,让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再借助残暴的权力体制,强行把天下百姓送上战场。如此无止无休的纠缠,最终彻底击崩匈奴人的心理底线,为汉民族赢得战争。

当这场空前的民族大对决开始,所有的人,都沦为了汉武帝手下的无生命单元,要为他那残暴而偏激的个性,付出牺牲。

——很可能,这就是汉武帝拒绝救助遭遇水灾的天下百姓的原因。他是在为行将到来的惨烈战争,准备人力资源。他必须要保证,当战争爆发,帝国必须要有充足的生之无趣的百姓,能够被他强拖到战场上去。

即使他不曾这样想过,但他,的确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