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要讲尺度,慰问、吊唁为主题的活动,以情动人、引发共鸣是最好的做法。但如果不能把握好尺度,反而有弄巧成拙的可能。
真情流露,是最好引起他人共鸣的方式。人是群居动物,这就决定了彼此之间有着非常强的依赖性。你的情感能有效地感染他人,哭泣、感动、怀念、悲伤都能改变现场气氛。当你开始表达情感时,如果没注意好尺度,他人达不到你的情感状态时,现场气氛就会有些尴尬。
图6-2 情绪表达适度才能引起共鸣
某公司领导去世一周年,公司选择在这位领导忌日的时候祭奠。某下属作为这场会议的主持,在台上想起老领导的好,痛哭流涕,几欲昏厥。台下,老领导的妻子、孩子,心中的悲伤随着一年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如此强烈,虽然也流下了眼泪,但与台上表现十分夸张的主持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情况,就是主持人寻求共鸣尺度的问题。你可以表达悲伤之情,但要在合理的范围内,不是越夸张越好。太过夸张,超过合理的程度,就有些表演的意思。
在吊唁、慰问活动中,主持人应是那个最有自控能力、最冷静的人,不仅要发言,还要控制好整个活动流程。如果连主持人都失控了,现场必然出现混乱的局面。由于主持人失控,吊唁变成哭灵的现场也时有发生。这就是寻求共鸣没有把握好尺度的原因。
无论你的情绪多么激动,你多么想感染他人,也要牢记自己的身份,你是主持人而不是当事人。当事人可以尽情挥洒情感,不在意尺度也不会引起他人的反感,更不会让人有表演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