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细节,千万不要有错漏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其实在商务合作中,细节比人们想象的更加重要。缺少细节,商务合作很可能变成平常聚会,公司活动也显得毫无说服力。特别是公司对外的印象,某些时候一个细节做得好,就能给人留下“这个公司很可靠”的印象;某个细节做得不好,就可能让人产生“草台班子”“皮包公司”的糟糕印象。
细节的完美不仅体现在合作流程、场地、事务上,语言细节也非常重要。
第一,注意称谓问题。商务活动的即兴发言中,称谓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介绍对方还是己方,切记不可出现错漏。如果介绍错了对方的称谓、头衔、职务,他们势必不高兴;如果介绍错了己方的称谓、头衔、职务,就有可能出现误会,让气氛变得格外尴尬。
称谓、头衔、职务在与姓氏相连的时候,如果不注意细节,也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例如,在商务会议上介绍对方公司的负责人时,该负责人刚好姓付,如果主持人介绍说“这位是××公司的付总经理”,这就会引起歧义,甚至让对方觉得被冒犯了;如果说“这位是××公司的总经理付先生”,就可以避免这种问题。所以,介绍双方人员时一定要在心里过一遍,觉得不会出现歧义、有不必要的问题再介绍。
第二,说话别怕麻烦。中文博大精深,同样一个字放在不同的地方,或者使用不同的读音,都有可能代表截然不同的含义。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债务凭证上的“还”字。“还(hai)欠款1000元”和“还(huan)欠款1000元”是截然不同的意思。
这个例子出现在书面语中,比口头表述时问题要更多,更加严谨。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对方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所以,将自己的语言规范化、书面化,尽量避免发言口语化造成的误会。
第三,“漏”比“错”更严重。不管我们准备得多么周全,也会出现突发状况。例如,对方突然来了我们不认识的人,或者是出现意外情况,千万不要因为怕说错而选择不说。
嘴巴是用来说话的,面对自己不知道的人或者事,开头询问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如果选择忽略、跳过,就显得很没有礼貌。即便对方能明白你是因为不认识才做出这样的选择,也难免给人思维僵硬、不懂变通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