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如何进行“有效经营”(1 / 1)

1.思考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

第4章解释了剩余价值的预测对于事业价值估算(valu tion)的重要性,它既是清算时卖给销售对象的资产,也是事业的实际状态,所以记录在资产负债表的左侧,并且已经介绍了它是金融中的要点。

本章将关注资产负债表的右侧。右侧记载的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项目,我们将从实际业务的角度去深入分析其性质。

■股票融资成本高于借款成本

如之前所述,借款与股票投资的投资家所期待的回报程度不同。从营运者的立场考虑的话,区别使用股票投资,更能有效利用募集资金。

借款最大的不同是筹资成本。借款的募集成本与股票投资的募集成本相比更为廉价。其理由是借款风险低于股票投资。反过来说,股票持有人得承受更大风险,所以会要求更大的期望收益。

投资家的期待返利对营运者而言就是资本(筹资)成本。

借款的成本就是支付利息,而股票投资的募集成本则是分红+股票增值(资本利得)。当100日元的股票升值为130日元时,从130日元中扣除100日元后所剩的30日元就是资本利得。股票利得也必然提高事业价值。这在金融理论上来说就是创造了更多实际现金。

对于事业运营者来说,需要定期返还本金的融资难免有资金周转上的不便,也许会觉得股票投资更有好处。

借款的不便的确存在。有时很难一次性返还,或者即使能返还也会造成现实的困境。不过只要财政重建(旧债倒新债)没有问题的话,融资则具有比股票投资的资本成本更低的优点。而股票投资虽然没有固定返还日,但股东(股票持有人)往往会要求实现更高的企业价值。

此外,股票投资还涉及公司所有权。从原则上来说,公司的剩余回报全部都属于股票持有人,所以股票持有人会积极要求更高的企业收益。企业价值越高,股价越高,没有上限(当然,也可能遇到出乎意料的风险导致股价为零)。

不过这些都只是原理性的东西。只需要以该性质为基础,应对事业特性来进行资金募集即可。

如果是现金流量稳定的事业,那么尽可能募集成本更为便宜的借款资金好处更大。相反,如果事业收益风险较高且将来能得到的现金不可预估的事业,很难从债权人手中得到太多资金,所以即使资本成本较高,也只能通过股票投资募集。

总之,我们需要考虑事业的现金流量是否稳定,或者金额大小与事业生命周期是否难以预估,以及收益的偏差度等等(事业的风险),并且推测资本成本,根据实际来思考是适合借款还是股票投资,并保持两者的筹资平衡,这也是财务负责人最重要的职责。

接着将视角转向现实中的企业。借款较多的企业与股票投资较多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吗?我们从成本和其他方面的观点来进行分析。

■无贷款经验是否必然稳固?

首先,从印象上来说,借款较少的公司给人以“稳固企业”的感觉。

在日本社会,也许有不少人认为“尽量不要向他人借钱”或者“应该尽快返还借款”。

但不贷款就意味着必须在资金募集方面采用100%的股票投资。虽然我们不能断言这种状态一定是坏的,但股票投资100%就意味着资本成本达到了最高程度。投资家的期望利益高,这种压力就有可能成为过度追求事业收益性的主因。

为了能有效利用资金,通常需要适度接受融资,以此降低资本成本。

100%虽然是极端例子,但股票投资较多的企业经营者只要股东允许,在经营时就不必过多在债权人。股东一旦与经营者站在同一阵线(也就是股东大会不会提出反对),往往就能毫不犹豫地进行投资。这就形成了极其自由的经营环境。

不过实际上,将要运营的事业所需必要资金都由股票投资募集的企业并不多,因为“股票投资募集资金难以展开更大的事业”。

如果以扩大事业为优先的话,应当以借款方式募集资金,这样才能展开更大的事业。此外,如果项目的合算性正如预期的话,股票持有人就能在扣除借款利息后得到更高的剩余利益,这对股东也是好事。

接着分析借款较多的事业经营者。

如果经营者宣布“为了孤注一掷扩大事业,以99%的借款募集本金”的话会如何?以99倍于股票投资的比例贷款,一定会让股东惊慌失措,认为经营者是在乱来吧?当然,股东恐怕也不会默许经营者的这种决策(在股东大会上反对),甚至有可能直接撤资(出售股票)。

假如外部环境起了剧烈变化,即使不做如此极端的决定,债权人者也会要求按期返还本金和利息,这时经营者也不得不顾虑他们。如果持续违背债权人想法来经营,恐怕就很难实现财政重建了。

图表14 经营者/股票投资家眼中的负债利用优点与缺点

以图表14为基础,总结如下。

经营者眼中的借款优点

借款后,该企业将承担利息支付义务。这时支付利息比股票投资(股东资本)的成本低,所以简单考虑的话,现金支出更少对于负债方面比较有利。如果项目伴随大规模投资,仅靠股票投资募集资金是很难的,必须进行借款。

经营者眼中的借款缺点

利息和本金的支付时间均按计划实行,所以即使在支付困难时期也必须依照规则按时支付。而这就降低了经营自由度。

另外,假如借款过剩,被追缴利息与本金也会提高破产风险。当无法按时支付时,股东也会参与调整,而这种调整是需要花费时间的。

股东眼中借款的优点

对于股票投资家来说,投资企业接受适度借款与完全依靠股票募集资金相比,可以发行更少的股票来运营事业。而当收益相同时,发行股票越少,每一股的股价越高。

每股股价高也就意味着自己出资部分的利润会提高,所以股东会支持经营者增加借款。能有效地募集资金并提高利益,当然就能满足股票投资家。

相对的,不采用借款的方式而是以股票投资来扩大事业的话又如何呢?股票筹资增加就会导致股东利益分配减少,也就是“股东价值降低”。而适度的借款则能避免这种情况。

股东眼中借款的缺点

过剩借款会提高资金运转时的破产风险。此外,以股东角度来看,借款的利息也是经费,倘若企业回报不能随之提升的话,就会压迫纯利益(销售额—所有经费),从而可能导致企业价值降低。

关于借款与股票投资的构成,需要向投资家、证券分析师、评价机构、交易方等做充分说明。实施让所有持股人接受的筹资方式是财务负责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