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新乐府”作于此时,拾遗任上。目的很明确,就是吐槽社会现象,希望社会变得更理想。无意中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中唐生活史资料。
刺雅乐之替也。
立部伎,鼓笛喧。
舞双剑,跳七丸[2]。
袅巨索,掉长竿。
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者坐堂下立。
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
笙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
立部贱,坐部贵。
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3]。
立部又退何所任,始就乐悬操雅音。
雅音[4]替坏[5]一至此,长令尔辈调宫徵。
圆丘[6]后土[7]郊祀[8]时,言将此乐感神祇。
欲望凤来百兽舞,何异北辕将适楚[9]。
工师[10]愚贱安足云,太常三卿[11]尔何人。
[1]立部伎:唐代宫廷乐舞,一般在朝廷宴享、朝会时演奏,顺序在坐部伎演奏后。
[2]跳七丸:跳丸是古代百戏之一,表演者两手快速地连续抛接若干圆球。跳七丸即抛接七个圆球。
[3]杂戏:又称“杂伎”,即散乐百戏、歌舞杂奏等。
[4]雅音:用于郊庙、朝会等国家重大典礼之乐,悬钟磬演奏。
[5]替坏:衰败。
[6]圆丘:同“圜丘”,祭天之坛。
[7]后土:社坛,祭地神。
[8]郊祀:古代在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
[9]北辕将适楚:楚地在南方,此即南辕北辙义。
[10]工师:乐工。
[11]太常三卿:指太常卿一位、少卿二位,掌管礼乐、郊庙、社稷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