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巴厘人在网上工作(1 / 1)

麦克卢汉喜欢引用巴厘人的一句话:“我们没有艺术,我们把一切事情干好。”实际上,这句话至少在他的六本书里出现过。在此之前的《谷登堡星汉》(1962,p.85)里,他说埃韦里克人(Aivilik)“没有‘艺术’这个词”。他同时引用卡彭特对埃韦里克人的看法:“每一位成年人都是一位擅长象牙雕刻的工匠。”(Carpenter, Eskimo,1960)

在网上把一切事情办好,是不难想象的。虚拟的构想比真实的物体容易操纵。网上的人际关系比较安全,也比较容易。准备和完成大多数任务的信息在网上近在咫尺,比在物质世界任何环境里都更加容易获取,也许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只有例外。

这是否意味着,一切东西在网上都能做得很好呢?我们在非象牙键盘上和埃韦里克人在象牙雕刻上干得一样好吗?

在巴厘人和埃韦里克人那样的前工业社会里,容许他们把一切事情做好的最重要的资源是时间——至少可以说,时间给他们提供了干好一切事情的哲理。现代世界有一个并非完全无理的陈词滥调(之所以为陈词滥调,首先是因为它有道理),不满意现代社会的人也是这样说的。我们为了获得大宗商品而付出了代价:生产每一件商品的时间和精力都大大地减少了。亨利·福特装配线的汽车,无论它比马车要强多少,都不可能反映个人饲养马和制造马车的心血。

然而,继工业时代而起的信息时代,运输虚拟产品的速度比工厂装配线运输产品的速度快。网上文本之间的链接几乎不需要时间,发电子邮件几乎也不花时间——当需要时间时,我们就认为网络运行不好,认为该系统有缺陷。实际上,除非系统崩溃,我们几乎不注意链接和电子邮件的表现。但我们的感觉是,互联网时代给我们提供了更充裕的工作时间,至少当我们在网上工作时,我们似乎有更充裕的时间。在互联网的即时信息传播世界里,这个时间观念是从何而来的?它在我们的工作中发挥什么作用呢?

至少可以说,时间是一柄令人神往的多刃剑。以光速完成任务的能力使我们从时间中解放出来,使我们有更多的闲暇和精细的安排去从事其他的工作,或者去注意同一工作的其他方面。和手工艺时代相比,装配线大大加快了生产,但是它加快的速度还不足以使工人享受到时间的红利,他们还不能把工作干得非常好,不能使自己完成的产品带上个人的色彩。因此,虽然麦克卢汉说巴厘人时指的不是互联网,他确实说到点子上了。他说,电子传播的速度使我们再现了巴厘人工作中注意的个性和细节。

我们在网上的注意力,并不是投入到超文本和电子邮件的运行之中,而是在写电子邮件之前,在超文本设计出来之前。不过,亨利·福特和所有的制造商使用的发明,不是在发明之初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吗?爱迪生不是讲得很好——发明是99%的汗水加1%的天才吗?

是这样的。但是他们大量的精力是花费在发明之初,而不是用在产品上。

而且,互联网还有另一个结果,本书始终在探讨这个结果:互联网时代与发明的时代即爱迪生的时代迥然不同。凡是有个人电脑的人,都可以参加网上聚会,来关注许多潜在的爱迪生是如何冒出来的,来体会他们是如何仔细工作的。互联网使我们能够干好工作,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其速度使我们有大量时间细心工作,二是爱迪生那个充满希望的公式中的“我们”,如今是一大群聪明的脑袋,其数量比爱迪生时代多出不知凡几。

当然,要用经验来证明或驳斥这个命题为时尚早:互联网正在培养群英荟萃的爱迪生式的发明家——莫尔斯、达盖尔、塔尔博特、贝尔、吕米埃、马可尼——姑且不提发明时代许多其他了不起的发明家。上述天才发明家的工作环境可能有一些与互联网无关的成分。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在21世纪看到和19世纪一比高低的发明,我们就必须拥有与上述环境对应的一些成分。19世纪的发明给20世纪带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就生活工作在这个世界中。

所以,我们在下一节讨论一个必备的附带条件:要有一些自身性能之外的因素,互联网才能帮助我们在网上把一切事情都办好。我们还有许多领域尚待探索,以便决定互联网如何帮助我们向着更好的巴厘人式的工作方向前进。

我们从麦克卢汉所谓“神话”的电子环境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