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概述
1.安全事故的定义及特征
什么是事故?事故是指干扰一个有计划活动的意外或不希望有的事件。是物质条件、环境、行为和管理以及意外的处理状况等众多因素的多元函数。
什么是实训安全事故?是指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事件,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的实训教学活动中断。更全面地讲,实训安全事故是学校在实训教学(包括与实训教学活动有关的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损害或者设备设施损坏或者造成经济损失,使实训教学活动(或与实训教学活动有关的活动)被迫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2.实训教学安全事故的特征
一是事故在实训教学活动中。
二是事故有人为因素的作用。
三是事故造成了直接后果。
3.事故分类
(1)按伤害程度划分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另外,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2)按事故统计口径分。
1)道路交通事故;2)火灾事故;3)水上交通事故;4)铁路交通事故;5)民航飞行事故;6)农业机械事故;7)渔业船舶事故;8)森林火灾事故;9)工矿商贸事故。
(3)按照事故调查权限分。
1)生产经营事故;2)民航飞行事故;3)道路交通(铁路、公路)事故;4)水上交通事故;5)火灾事故;6)国防科研事故;7)环境污染事故;8)核设施事故。
(4)按事故类别及不同原因划分(20项)。
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包括雷击)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的身体伤害;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
注意:类别的划分是依据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物确定,而不是依据施害物确定的。
4.事故引发的原因
(1)技术和设计有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安全设施或有缺陷。
(4)生产场所环境不良。
(5)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
(6)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7)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
(8)劳动组织不合理。
(9)对现场作业缺少检查或指导错误。
(10)教育培训不够、缺少安全操作知识。
(11)其他。
注:(1)事故有两种及以上时,按照最主要的一种填报。
(2)事故名称举例:孙家湾煤矿海州立井2·14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5.安全事故调查原则
(1)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对事故调查处理要揭示事故的内外原因,找出事故发生的机理,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制定预防重复发生的措施,做出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的认定,依法对有关责任者进行处理。因此事故调查处理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肃认真地对待。
(2)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老师学生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3)公开、公正的原则。公正,就是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既不包庇事故责任人,也不得借机对事故责任人打击报复,更不得冤枉无辜。公开,就是对事故调查处理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以引起全社会对安全工作的重视,汲取事故的教训。
(4)分级调查的原则。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由生产经营单位调查。所在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可以派员参加或直接组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