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对老人正常排便有正确的认识。
能力目标:能根据具体情况协助老年人正常排便。
工作任务描述
张爷爷,80岁,瘫痪多年,平时卧床,意识清醒,饮食规律,二便正常,但饮食起居均需他人协助。家人为其申请了日间照护服务。你作为照护员为张爷爷提供照护服务,张爷爷向你表达了需要排便的愿望。
问题思考:
3.张爷爷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排便?
4.在协助张爷爷排便的过程中,你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工作任务分解与实施
一、工作准备
1.照护者自身准备:具备老人排泄照护相关专业知识;熟悉被照护老人居室的环境、布局;服装整洁,洗净并温暖双手,必要时戴口罩。
2.物品准备:便盆、一次性护理垫、卫生纸、屏风、水盆(内置温水)、毛巾。
3.环境准备:环境整洁,温湿度适宜,门窗关闭。
4.老人准备:老人平躺**。
二、与老人沟通
确认老人现在是否需要排便,告诉老人你将帮助其使用便盆在**排便,取得老人配合(实际操作需根据老人自理程度采取不同的协助方式,如搀扶、轮椅推行老人入卫生间排便等,本案例中采用**便盆的排便方式)。
三、协助老人**排便
1.检查并放置便盆,便盆必须清洁、无破损,以免引起老人不适。
(1)仰卧位放置便盆:照护员协助老人取仰卧位,松开老人下身盖被,将下身盖被折向远侧,将老人裤子褪至双膝部。嘱老人配合,屈起双膝并抬高臀部,照护员一手托起老人臀部,另一手将一次性护理垫垫于老人臀部下方。铺好一次性护理垫后,再次嘱老人配合屈膝抬臀,一手托起老人臀部,另一手将便盆放置于老人臀部下方,使便盆窄口朝向老人足部。在老人**部覆盖一张一次性护理垫,可以防止老人在同时排尿时溅湿盖被。最后为老人盖好盖被。
(2)侧卧位放置便盆:照护员将老人裤子脱至膝部,支起远侧老人下肢,使远侧老人上肢屈曲置于胸前,一手扶住老人肩部,一手扶住老人髋部,翻转老人,使其面向照护员呈侧卧位。掀开老人下身盖被,折向照护员一侧,暴露臀部,将一次性护理垫铺于老人臀下,然后将便盆扣于老人臀部,使便盆窄口朝向足部,帮助老人恢复平卧位。在老人**部覆盖一次性护理垫。最后为老人盖好盖被。
2.老人自行排便
放置好便盆后,嘱老人自行排便,屏风遮挡,照护员回避,等待老人排便结束。
3.撤走便盆
老人排便结束,照护员一手扶稳便盆,另一手协助老人稍抬起一侧臀部,取出便盆放于地上。用卫生纸为老人擦拭肛门,并用温水清洗肛门及**部,用毛巾擦干。最后撤走一次性护理垫。
小贴士
协助卧床老人排便时,应避免长时间暴露老人身体,防止老人受凉,所以做完相关操作后应及时为老人盖好盖被。
四、整理工作
协助老人取舒适卧位,穿好裤子,整理床单。撤走屏风,开窗通风,处理便盆。照护员需先观察老人粪便性状,然后才能倾倒粪便,冲洗消毒便盆,晾干备用。照护员自身洗手、记录,记录包括为老人提供服务项目、老人排便时间、粪便性状等内容。
必备知识
一、老人正常排便相关知识
1.粪便的产生
胃肠道有消化、吸收和排泄的功能,食物通过小肠后,消化和吸收过程基本完成,余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水分在大肠被吸收,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机体排便行为的产生要经过排便反射的生理过程,当粪便充满直肠时,会刺激肠壁感受器,排便冲动传入初级排便中枢,进而上传至大脑皮层而产生便意。在环境合适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发出指令使排便中枢兴奋增强,产生排便反射,促使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舒张,与此同时,机体需有意识地深吸气,增加胸腔压力,膈肌下降、腹肌收缩,腹内压力增大,迫使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排便次数应为1~2次/日,粪便性状为成形软便,颜色为黄色或黄褐色。通过对老人排便的照护及粪便性状的观察,可了解机体的消化道功能,协助疾病的诊断,满足老人的基本生理需要。
2.保证正常排便的日常要求
(1)安排规律的排便时间。符合生理要求的排便时间应该在早起或早餐后。经过一夜的消化吸收,食物变成粪便储存在乙状结肠,早上起床后轻微活动容易产生排便反射。此外,吃早餐后,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从而促进排便。因此,应帮助老人养成早起或早餐后规律排便的习惯。
(2)安置合适的排便环境。与排尿照护时一样,要为老人创造一个独立、隐蔽、宽松的排便环境。能够行走和乘轮椅的老人,应尽量搀扶老人入卫生间排便,并在老人排便时掩好卫生间的门,这样能减轻老人在排便时的心理压力。而对需要在**排便的老人,则应尽量用屏风遮挡,老人便后要及时清理环境,为老人盖好衣被、开窗通风,保证老人居室环境清洁、空气清新、无异味。
(3)采取舒适的排便姿势。蹲位排便是最好的排便姿势,在下蹲时腹部肌肉受压,使腹腔压力增加,可促进粪便排出。但老人不宜采用蹲位的排便姿势,尤其对下肢关节活动不便,或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以防老人下蹲时间过久导致血压改变或加重心脏负担而发生意外。坐位排便是比较适合自理老人的排便方式。对于卧位的老人,则需要使用便盆,情况允许可使老人处于半卧位(30°~50°)排便。
3.照护老人正常排便的注意事项
(1)环境方面:同任务一。
(2)与老人沟通方面:同任务一。
(3)便盆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洁净和完好,使用后要及时倾倒并清洗消毒,以免污渍附着。
(4)观察。照护员应注意观察老人的粪便性状有无异常,如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和护士。
二、老人常见排便异常的类型
1.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7天内排便次数少于2~3次,排便困难,粪便干结。触诊腹部较硬,且腹部紧张,有时可触及包块,肛诊时可触及粪块。粪块长时间停留在肠道内可引起腹胀及下腹部疼痛,在直肠停留过久,可产生下坠感和排便不尽感。便秘时粪便过于坚硬,排便时可引起肛门疼痛,严重时会导致肛裂。
2.腹泻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在3次以上,呈持续或反复出现。腹泻时还可能会伴随腹痛、肠**、恶心、呕吐、肠鸣等症状,机体会有急于排便的需要和难以控制便意的感觉。
2.便失禁
便失禁是指肛门括约肌失去控制,排便不受意识支配,粪便不自主排出的现象。
拓展训练
赵奶奶,75岁,丧偶,腿脚不便,日常生活借助轮椅移动,因家人无法24小时照顾其生活,故家人将赵奶奶送入集中养老机构。在养老机构中,赵奶奶与72岁的杨奶奶同住一个房间,杨奶奶家人每天都会不定时地探望她。近日,赵奶奶感染风寒,头疼严重,需卧床休息。
请问:
1.目前赵奶奶的情况,应该采取哪种排便方式?
2.假如你是赵奶奶的照护员,你应该如何协助赵奶奶正常排便?协助赵奶奶排便时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析,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讨论结果,并分角色扮演完整的排便照护过程。
推荐阅读
陈丹丹,仝伟.老年人排泄照料[J].社会福利,2012(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