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三 自理老年人进食照护(1 / 1)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老年人的进食总类和影响因素。

掌握影响进食的原因。

能力目标:能正确的协助自理的老年人完成进食操作。

工作任务描述

王奶奶,65岁,退休工人,身子比较硬朗,患有高脂血症10年余,胃溃疡20年余。但是经常爱吃肉、猪蹄等,并且每天都要吃。吃不到就发脾气。每次吃完都自感头晕、恶心、腹痛难忍,经常需要到医院就医。尽管这样,仍然改变不了她的饮食习惯。小张作为照护员,负责王奶奶的日常饮食。

问题思考:

1.王奶奶饮食习惯如何?

2.如何完成王奶奶的饮食照护工作?

工作任务分解与实施

一、操作前准备

1.照护者自身准备:具备老人饮食照护相关专业知识;着装得体大方,洗净双手。

2.物品准备:记录笔一支,记录单一份。

3.环境准备:环境宽敞明亮,温湿度适宜,无异味,必要时室内通风换气。

二、沟通

1.确定信息:确定老人的个人信息,明确护理人员和老人之间的关系。

2.介绍:得体、恰当地称呼老人,建立信任关系。

大方得体正式的自我介绍(姓名、职位、职责)。

告知老人本次操作的原因、目的,征求老人的配合。

三、观察表现,主动询问老年人,评估老人进食习惯。

护理人员与老年人接触,耐心、细致、态度和蔼的询问交流,获得相关情况。

例如:经常吃什么,吃的频率如何;自身能否控制;吃完后有什么不良反应。本任务中,王奶奶爱吃肉类等食物,并且每天都要吃肉,吃完后身体会出现不适,恶心、腹痛等。

四、提出指导性建议

根据老年人饮食的状况评估后分析判断、提出改善意见。

肉类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饱和性脂肪酸和胆固醇,老年人患有高脂血症很多年,血管存在硬化、狭窄等现象,王奶奶每天都要吃,进食频率过于频繁,自身机体无法代谢,会导致脂类物质在血管内沉积,加重病情。肉类物质的肌肉纤维对于患有胃溃疡的老年人来说难以消化,长时间进食会导致胃溃疡加重,就医时老年人痛感增强,就医繁琐。

①减少肉类等高脂肪含量的食物进入。

②减少高脂性物质的进餐次数,必要时可以使用低脂或脱脂食物。

五、整理物品并观察记录

记录老年人的表现和主述,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原因、改善意见和老年人的反应等;记录报告,及时上报给医护人员并及时做好进一步检查。

必备知识

自理老年人的饮食照护

1.老年人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是指人们对食品和饮品的偏好。其中包括对饮食材料与烹调方法以及烹调风味及佐料的偏好。

2.老年人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

不良饮食习惯是指在饮食上存在不科学、不规律、不合理的膳食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下来,可能会造成肥胖、营养失调或是面部长满红刺,更可能埋下乙肝或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隐患。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有:

(1)多吃少餐:大量进食后,胃肠为了完成消化吸收任务不得不增加血液供给,这样大量的血液流向消化道,增加胃肠道负担,并且外周组织和大脑的供血就会相应减少,特别是大脑,它不能储存能量,所以一旦缺血缺氧,能量代谢就会发生障碍,直接影响到脑功能的正常发挥,使人感到困倦。新近的研究资料还显示,若长期饮食过饱,可加速脑动脉硬化,容易引起老年性痴呆。

(2)进食过快:“狼吞虎咽”的进食方式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肥胖。进食速度过快,食物未充分咀嚼,不利于食物和唾液淀粉酶的初步消化,从而会加重肠胃负担,长此以往,会形成胃部疾病。

(3)饮食过咸:老年人由于味觉的低下,都很喜欢吃各种腌制的食品,比如说腌肉、熏鱼等。但常吃这些食物,不但增加了盐的摄入量,而且腌制食品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会增加患癌症的几率。

(4)水果当饭吃:长期把水果当做饭来吃,会造成人体缺乏蛋白质等物质,造成营养失衡,甚至引发疾病。

(5)偏食:容易造成维生素缺乏,一旦缺乏任何一种维生素,就会造成维生素的缺乏症,影响身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康复。还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的摄入不足或过量,造成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等。

(6)嗜烟嗜酒:烟草成分及燃烧的烟雾中有3、4苯并芘、砷、亚硝胺和一氧化碳等多种致癌和促癌物质。饮酒与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和结肠癌的发病相关,与胃癌和肝癌的发生也关系密切。

(7)过食油腻食物:由于血液中的血脂偏高,从而导致血液的流速下降,供氧功能降低,而心脏也会代偿性地增加收缩力。这时人不但容易困倦,而且稍一剧烈活动还会增加心脏负荷从而加重疲劳感。

(8)习惯吃剩菜、隔夜菜:这些食物中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已被破坏,并且还会产生毒素,损害人体健康。

(9)喜食精粮:由于精细加工,精粮损失了麸皮(小麦)、米糠(谷物),从而损失了其中的大量B族维生素以及可常溶性和非可溶性纤维素等营养物质。缺少这些营养素容易患很多慢性退行性病症等,如便秘、结肠癌、神经衰弱、贫血、糖尿病甚至心脑血管疾病、脚气病,等等。

3.影响老年人饮食习惯的原因

(1)生理因素

(2)心理因素

(3)疾病等原因

(4)家庭、社会原因

4.指导老年人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的指导性建议

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措施。照护员应根据老人的不良饮食习惯提出指导意见。

(1)少吃多餐:减少每次的吃饭量,增加一天当中的吃饭次数。可使肠胃负担减轻。

(2)细嚼慢咽:细嚼的食物经过胃肠不但好消化吸收,而且在细嚼时口腔唾液分泌量增加,进到胃时,可产生一种膜,对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丰富饮食结构:多吃谷类、蔬菜、水果等食物。因为谷物含淀粉丰富,而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利于人体健康。如:薯类、韭菜、芹菜、卷心菜、番茄、萝卜、黄瓜、苹果、梨、菠萝等。保证每日的蛋白质供应量。建议食用牛肉、鱼肉、鸡肉等。进食量与消耗的热量要均衡,少盐少糖,饮食不偏好口味,以清淡为主。

拓展训练

刘爷爷,55岁,脑出血后昏迷,治疗后其意识恢复,出现左侧肢体偏瘫和左侧口唇歪斜症状,吃饭时易掉落食物和流口水。照护员小王负责刘爷爷每日的饮食和饮食指导工作。

请问:

1.小王评估刘爷爷吞咽能力?

2.如何照护刘爷爷饮食?

3.在给刘爷爷进行饮食指导时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小王如何应对?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析,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讨论结果,或角色扮演评估过程。

推荐阅读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

2.李铎.食品营养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