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老年性骨性关节炎,是由于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病变,引起关节软骨完整性破坏、关节边缘软骨下骨板病变、导致关节症状和体征的一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此病好发于髋、膝、脊椎等负重关节以及肩、手指关节等。本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老年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大部分属于原发性的。其中髋、膝骨关节炎较严重者可进行全髋、全膝关节置换。
一、康复护理评估
1.健康史
原发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可能与易感因素和机械因素有关。易感因素包括遗传、老龄、性激素、肥胖、吸烟等。机械因素包括不良姿势导致的关节形态异常、从事需长期反复使用关节的职业或剧烈的活动对关节的磨损等。继发性的骨关节炎发病原因为关节先天性畸形、关节创伤、关节面的后天性不平衡及其他疾病。
2.身体状况
(1)关节疼痛:疼痛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早期疼痛较轻,多发生于活动后,休息可使症状缓解。后期症状较重表现为钝痛或刺痛,甚至静息痛。病变在膝关节表现为上下楼梯时疼痛较重,久坐或下蹲后突然起身可出现关节剧痛;病变在髋关节表现为疼痛自腹股沟向膝关节内侧、臀部及股骨大转子处传导,也可在大腿后外侧出现放射痛。
(2)关节僵硬:久坐或清晨起床后关节有僵硬感,一般不超过30分钟。到疾病后期关节活动将出现严重障碍且不可逆。
(3)关节肿胀、畸形:膝关节肿胀较多见,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半脱位等。
(4)关节卡压现象:关节内有游离小骨片,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时有响声、不能进行屈伸等活动。膝关节卡压容易使老人跌倒。
(5)功能受限:受累关节可因关节变形、关节破坏而导致活动受限。脊柱关节病变时可出现脊髓、神经根受压或刺激症状。
3.心理社会状况
由于反复或持续的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和关节变形,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老年人的社交活动也因此减少,自卑心理也由此增加。病情的反复使老年人失去治疗的信心,产生了消极情绪。
4.辅助检查
放射学检查能发现特征性的改变。
(1)X线检查:表现为受累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板硬化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有游离骨片。
(2)CT和MRI:CT能显示椎间盘的病变,效果优于X线。MRI能发现软骨病变、半月板、韧带等关节结构的异常。
5.康复评估
(1)疼痛的评估:可根据患者对其程度的描述进行评估:如轻度、中度、重度。
(2)肌力的评定:采用徒手肌力评定肌力降低。
(3)关节活动度的评估:常用量角器进行评定,将量角器的轴心准确放到一定的骨性标志表面,两尺臂分开放到或指向关节两端肢体上的骨性标志或与肢体纵轴相平行。
髋、膝、踝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详见表7-1。
表7-1 髋、膝、踝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
(4)畸形分析:膝内翻最常见。
(5)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详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试量表3-10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结果<20分:生活完全依赖;20~40分:生活需要很大帮助;40~60分:生活需要帮助;>60分:生活基本自理。
二、常见康复护理诊断
1.疼痛
与关节软骨软化、剥脱,软骨下骨质暴露、增生有关。
2.躯体活动障碍
与关节疼痛、僵硬、畸形或脊髓压迫所引起的关节或肢体活动受限有关。
3.无能为力感
与活动受限及自卑心理压力有关。
4.有自理能力缺陷的危险
与疾病引起的活动障碍有关。
三、康复护理计划与实施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处理原则: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降低致残率。
康复护理的总体目标:通过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法能使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功能得到改善。能够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增强信心。具体康复护理措施如下:
1.休息与活动
根据患者的病情制订合理的休息与活动计划,急性期限制关节的活动,多休息,尽可能不负重。能活动的老人可以进行以下的康复功能锻炼:
(1)脊柱体操:颈屈伸运动:低头(下颌尽量向后)→还原;转体运动:坐位(屈臂平举,双手交叉握于胸前)。转体向左(注视左肘)→还原→转体向右(注视右肘)→还原;躯体侧屈运动:站立位。举右臂,垂左臂,上体向左侧屈→还原 。举左臂,垂右臂,上体向右侧屈→还原 。
(2)髋关节体操:仰卧,两腿交替屈髋屈膝→伸直;仰卧(腿伸直),髋关节内收→外展;仰卧(膝伸直),髋关节内旋→外旋;立位(膝保持伸直),直腿前踢(屈髋)→直腿后伸(伸髋)。
(3)膝关节体操:侧卧位,屈膝关节,使足跟尽量靠近臀部;坐位(膝屈位),伸展膝关节至最大范围,然后放下。
(4)踝关节体操:坐位或仰卧位,足背屈起(背伸)→屈向下(跖曲);坐位或仰卧位,足向内摆(内收)→向外摆(外展);足踝绕环运动。
2.减轻患者的疼痛
采用减轻关节负重的方法,如使用拐杖、助行器、轮椅等,可以缓解关节疼痛,严重者可遵医嘱用药。膝关节疼痛的老人可采用在上下楼梯时扶扶手的方法,坐位站起时可用拐杖支撑的方法来缓解。局部的理疗与按摩也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如低频、中频、短波、微波等。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巡视,老年人的机体敏感性较差,防止温度过高而烫伤。
3.用药的护理
(1)非甾体抗炎药:推荐使用双氯芬酸、吡罗昔康、舒磷酸硫化物等镇痛药,此类药副作用较小。尽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水杨酸、吲哚美辛等副作用大,且对关节有损害的药物。
(2)软骨保护药:硫酸氨基葡萄糖、氨糖美辛片等有减少软骨磨损、修复损伤软骨,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最好与饭同时服用,氨基美辛片最好是饭后即服或临睡前服用。
(3)抗风湿药:通常进行关节内注射,此类药物对关节有润滑、减震功能,对残存软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心理社会状况
首先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如卫生间安装扶手、室内阳光充足等,防止跌倒。其次,鼓励老年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其自信心。另外,为老年人分析导致无能为力的原因,鼓励其学会自我控制不良情绪,使其保持心情舒畅。
5.康复健康指导
(1)保护关节:指导老人动作幅度不要过大,减少关节的负担和劳损,对病变关节进行热敷,天凉时用热水泡洗,室内避免潮湿,注意保暖。
(2)康复训练指导:指导老人进行各关节的功能锻炼,通过被动或主动的运动保持关节的活动度,运动强度以中、低度为宜。
(3)用药指导:指导患者定时、定量准确服药,并告知药物的副作用,服药后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4)保证安全:防止跌到发生。
四、康复护理评价
老年人的疼痛减轻或消失;关节功能有所改善;手术患者未发生并发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增强;情绪稳定,能够主动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