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体位的转移(1 / 1)

体位转移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改变身体的姿势或位置。定时的变换体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肌肉挛缩、关节变形等并发症的发生。

一、体位转移的方式

根据体位转移中主动用力的程度,可分为独立体位转移、辅助体位转移和被动体位转移三种。

(一)独立体位转移

指患者不需任何外力帮助,可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生活活动的需要,或者根据治疗、护理、康复的要求,自己主动变换体位并保持身体的姿势和位置。

(二)辅助体位转移

指患者在外力协助下,通过主动努力而完成体位变换的动作,并保持身体的姿势和位置。

(三)被动体位转移

指患者完全依赖外力变换体位,并利用支撑物保持身体的姿势和位置。

二、偏瘫病人的体位转移技术

(一)**转移活动

1.**翻身

(1)从仰卧位到患侧卧位:病人仰卧,双侧髋、膝屈曲,双上肢Bobath握手伸肘,肩上举约90°,健上肢带动患上肢先摆向健侧,再反方向摆向患侧,以借摆动的惯性翻向患侧。

(2)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病人仰卧,健足置于患足下方。双手Bobath握手上举后向左、右两侧摆动,利用躯干的旋转和上肢摆动的惯性向健侧翻身。

(3)辅助下向健侧翻身:将健侧下肢放于患侧下肢下,翻身时健侧肢带动患肢一起翻转,由健手将患手拉向健侧,护士在患侧辅助肩胛、骨盆部,完成翻身。

(4)辅助下向患侧翻身:护士先将患侧上肢放置于外展90°的位置,再让病人自行将身体转向患侧,若病人处于昏迷状态或体力较差时,则可采用向健侧翻身的方法帮助病人翻身。

2.**卧位移动

病人仰卧,健足置于患足下方;健手将患手固定在胸前,利用健下肢将患下肢抬起向一侧移动;用健足和肩支起臀部,同时将臀部移向同侧;臀部侧方移动完毕后,再将肩、头向同方向移动。

3.由卧位到床边坐位

(1)独立从健侧坐起:①病人健侧卧位,患腿跨过健腿。②用健侧前臂支撑自己的体重,头、颈和躯干向上方侧屈。③用健腿将患腿移到床缘下。④改用健手支撑,使躯干直立。

(2)独立从患侧坐起:①病人患侧卧位,用健手将患臂置于胸前,提供支撑点。②头、颈和躯干向上方侧屈。③健腿跨过患腿,在健腿帮助下将双腿置于床缘下。④用健侧上肢横过胸前置于床面上支撑,侧屈起身、坐直。

(3)护士辅助下坐起:

①病人侧卧位,两膝屈曲。

②护士先将病人双腿放于床边,然后一手托着位于下方的腋下或肩部,另一手按着病人位于上方的骨盆或两膝后方,命令病人向上侧屈头部。

③护士抬起下方的肩部,以骨盆为枢纽转移成坐位。

4.由床边坐位到卧位

(1)独立从患侧躺下:

①病人坐于床边,患手放在大腿上。健手从前方横过身体,置于患侧髋部旁边的床面上。②病人将健腿置于患腿下方,并将其上抬到**。③当双腿放在**后,病人逐渐将患侧身体放低,最后躺在**。

(2)独立从健侧躺下:

病人坐于床边,患手放在大腿上,健腿置于患腿后方。躯干向健侧倾斜,健侧肘部支撑于**,用健腿帮助患腿上抬到**。当双腿放在**后,病人逐渐将身体放低,最后躺在**,并依靠健足和健肘支撑使臀部向后移动到床的中央。

(3)护士辅助躺下:

①病人坐于床边,患手放在大腿上,患腿置于健腿上。护士站在其患侧(右侧),用左上肢托住病人的颈部和肩部。②护士微屈双膝,将右手置于病人的腿下,当病人从患侧躺下时帮助其双腿抬到**。③护士转到床的另一侧,将双侧前臂置于病人的腰及大腿下方。病人用左足和左手用力向下支撑床面,同时护士向床的中央拉病人的髋部。调整好姿势,取舒适的患侧卧位。

(二)坐位与立位之间的转移

1.独立转移

(1)由坐位到立位:

①病人坐于床边,双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足跟落后于两膝,患足稍后,以利负重及防止健侧代偿。②双手Bobath握手,双臂前伸。③躯干前倾,使重心前移,患侧下肢充分负重。④臀部离开床面,双膝前移,双腿同时用力慢慢站起,立位时双腿同等负重。

(2)由立位到坐位:

①病人背靠床站立,双下肢平均负重,双手Bobath握手,双臂前伸。②躯干前倾,同时保持脊柱伸直,两膝前移,屈膝、屈髋。③慢慢向后、向下移动臀部和髋部,坐于**。

从椅子或轮椅上站起和坐下的方法同上,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椅子应结实、牢固、椅面硬,具有一定的高度。高椅子比矮椅子易于站起,开始训练时,应选择高椅子。②有扶手的椅子比较理想,有利于站起和坐下时的支撑。③轮椅应制动,脚踏板向两侧移开。

2.辅助转移

(1)由坐位到立位:

①病人坐于床边或椅子上,躯干尽量挺直,两脚平放地上,患足稍偏后。②病人Bobath握手伸肘,护士站在病人偏瘫侧,面向病人,指引病人躯干充分前倾,髋关节尽量屈曲,并注意引导病人体重向患腿移动。③护士进一步引导病人将重心向前移到足前掌部,一手放在患膝上,重心转移时帮助把患膝向前拉,另一手放在对侧臀部帮助抬起体重。④病人伸髋伸膝,抬臀离开床面后挺胸直立。⑤起立后病人双下肢应对称负重,护士可继续用膝顶住患膝以防“打软”。

(2)由立位到坐位:与上述顺序相反。

注意:①无论是站起还是坐下,病人必须学会向前倾斜躯干,保持脊柱伸直。病人必须学会两侧臀部和下肢平均承重。②护士向下压病人的患膝(向足跟方向),鼓励病人站立时两腿充分负重。③护士应教会病人在完全伸膝前将重心充分前移。

(三)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

1.独立由床到轮椅的转移

①病人坐在床边,双足平放于地面上。轮椅置于病人健侧,与床成45°角,制动,卸下近床侧扶手,移开近床侧脚踏板。②病人健手支撑于轮椅远侧扶手,患手支撑于**,患足位于健足稍后方。③病人向前倾斜躯干,健手用力支撑,抬起臀部,以双足为支点旋转身体直至背靠轮椅。④确信双腿后侧贴近轮椅后正对轮椅坐下。

2.辅助下由床到轮椅的转移-方法1

①同上①。②护士面向病人站立,双膝微屈,腰背挺直,双足放在患足两边,用自己的膝部在前面抵住患膝,防止患膝倒向外侧。③护士一手从病人腋下穿过置于病人患侧肩胛上,并将患侧前臂放在自己的肩上,抓住肩胛骨的内缘,另一上肢托住病人健上肢,使其躯干向前倾。然后将病人的重心前移至其脚上,直至病人的臀部离开床面。④护士引导病人转身坐于轮椅上。

3.辅助下由床到轮椅的转移-方法2

①同上①。②护士站在病人瘫痪侧,面向病人,用同侧手穿拇握法握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侧肘部。③病人患足位于健足稍后方,健手支撑于轮椅远侧扶手,同时患手拉住护士的手站起。然后以双足为支点转动身体直至背靠轮椅。④护士向前倾斜身体,并半蹲,帮助病人臀部向后、向下移动慢慢坐于轮椅中。

四、轮椅与坐厕之间的转移

1.独立由轮椅到坐厕的转移

①病人驱动轮椅正面接近坐厕,制动,移开脚踏板。双手支撑于轮椅扶手站起。②先将健手移到对侧坐厕旁的对角线上的扶栏上,然后健腿向前迈一步,健侧上下肢同时支撑,向后转身,背向坐厕。③将患手置于轮椅另一边扶手上,然后再移到坐厕旁的另一侧扶栏上。④脱下裤子,然后坐下。

2.辅助下由轮椅到坐厕的转移

①病人坐于轮椅中,正面接近坐厕,制动,移开脚踏板。轮椅与坐厕之间留有一定空间,以利于护士活动。护士站在病人瘫痪侧,面向病人,同侧手穿拇握法握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侧肘部。②病人健手支撑于轮椅扶手,同时患手拉住护士的手站起。然后病人将健手移到坐厕旁的扶栏上。③护士和病人同时移动双足向后转身,直到病人双腿的后侧贴近坐厕。④脱下裤子,护士协助病人臀部向后、向下移动坐于坐厕上。

五、进出浴盆

1.独立的由坐位进出浴盆

①病人坐在靠近浴盆边并与之成45°角的轮椅上,健侧邻近浴盆。轮椅与浴盆之间留有一定空间,以便放置浴板。制动轮椅,卸下近浴盆侧扶手,移开脚踏板,双足平放于地面。浴盆中注满水,然后脱下衣裤。②病人健手支撑于浴板,患手支撑于轮椅扶手,同时用力撑起上身,以下肢为支点转动身体,直至双腿后侧碰到浴板,先将患手移动浴板一端,然后向下坐到浴板上。③病人将两腿先后跨进浴盆,然后移到浴盆中央上方坐好。④病人将身体放入浴盆中。

2.辅助下由坐位进出浴盆

①同上①。②护士站在病人瘫痪侧,面向病人,用同侧手穿拇握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侧肘部。③病人健手支撑于浴板,同时患手拉住护士的手站起。病人以下肢为支点转动身体,直至双腿后侧碰到浴板,然后向下坐到浴板上。④病人自行将健腿跨进浴盆,护士帮助把患腿放入浴盆。然后移到浴盆中央上方坐好。

拓展知识

患者双手及上肢同时活动时让患者双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握手,患侧拇指在上,此形式的握手又叫Bobath式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