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燕昭王富国强兵(1 / 1)

燕国的始祖是周召公,关于他与周王室的关系,说法不一。有的说他仅仅是与周同姓,有的说他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的哥哥,不管怎样,他与周王室关系密切是可以肯定的。武王克商后,召公受封于北燕,治地在蓟(今北京市)。到战国时,已传了35位君主。燕距中原较远,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国史书中关于燕的记载不多。就现有材料看,战国时期燕国有两件大事与改革有关,一个是燕王哙让位给相国子之引起大乱,另一个是燕昭王富国强兵攻灭齐国。

战国时期,燕国势力不强,经常受到齐、赵、魏等国的侵扰,上层还搅进了纵横家的策略中去。燕王哙即位时,齐国杀掉了苏秦,苏秦与燕国的子之为儿女亲家。齐国仍任用苏代,而苏代也与子之关系密切。公元前318年(燕王哙三年),子之任相国,地位崇高,决断朝政。这时苏代代表齐国出使燕国。燕王哙问他:“齐王怎样?”苏代回答说:“必不霸。”“为什么?”“不信任臣下。”苏代这样说是为了激燕王哙尊崇子之。结果,燕王哙真的更加信任子之。子之送给苏代黄金百镒(每镒24两,或说20两),任他驱使。之后,又不断有人向燕王哙进言,结果燕王哙真的把国政交给子之,甚至还收缴300石以上官员的印绶,交给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燕王哙年老,不听政,反为臣子。这样,国事都由子之决定,国家大乱,百姓恫恐。太子与将军谋攻子之。这时,齐国诸将建议齐湣王乘隙攻伐燕国。齐湣王派人向燕太子表示支持。太子对子之发动武装行动,内战爆发,数月之间,死人数万。齐国趁机出兵进攻燕国,燕国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王哙、太子和子之都被杀死。第二年,燕人共立昭王。

燕国的改革就是燕昭王发愤图强、复兴燕国的艰苦历程。

燕昭王即位后,面对着城破国衰的局面,不得不卑身厚礼招揽贤人,他对郭隗说:“齐国趁着我国内乱而袭破都城,我深知燕国力小势弱,不足以报复,但如果真能得到贤士以共同为国,以雪先王之耻。这就是我的愿望啊!先生若看到有合适的人选,我愿意亲自侍奉他。”

郭隗说:“王一定要求士的话,请先从郭隗开始。”

于是,燕昭王为郭隗重修宫室,奉为老师。很快,乐毅、邹衍、剧辛分别从魏、齐、赵来到燕国,其他士人也争相奔赴燕国。

从此,燕昭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用了28年,国家殷实富裕,士卒乐逸轻战。于是,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伐齐。齐国兵败,齐湣王逃亡在外,燕兵乘胜追击,攻入齐国都城临淄,把宝物洗劫一空,烧其宫室宗庙,齐国城邑,除了莒和即墨,其余都被燕国攻下。

可见,燕昭王重用贤人、亲附百姓的策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燕国的改革尽管范围狭窄,程度不深,但却呈现出了独特的风貌。

[1]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44《魏世家》。

[2] 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72页。

[3] 译自(东汉)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

[4]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63《老子韩非列传》。

[5] (战国)韩非:《韩非子》卷17《定法》。

[6] (战国)韩非:《韩非子》卷9《内储说上七术》。

[7] (西汉)刘向:《说苑》卷15《指武》。

[8] (战国)韩非:《韩非子》卷4《和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