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世界的文明地区与其周边世界或外围世界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文明地区的前途与命运,也关系到其周围地区的前途与命运。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个问题就是农耕与游牧世界的关系问题。当然,也非绝对如此,特别是到公元前1000年代中期以后,有的原本落后的民族和地区,发展成了文明的中心,而原本先进的文明地区却落后了,在这时的中心(如希腊和罗马)与其周边的关系问题上,就不完全是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关系问题,而是呈现出复杂的情况,即既有农耕与游牧世界的关系,也有早期文明与虽然后起但却超越了早期文明并成为新的文明中心的关系问题。
最早的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是在农耕地区发展起来的。这两个农耕文明中心不仅比其周围的游牧世界进入文明的时间早,而且也更富裕,发展速度也更快。但是,西亚和北非的农耕世界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不断地与其周围的游牧部落发生过交往和冲突,甚至两河流域的农耕世界还数度被其周围的游牧部落所征服。在波斯帝国兴起以前,这种征服或入侵有:公元前3000年代后期的阿卡德人灭亡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建立了两河流域南部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即阿卡德王国;古提人,来自两河流域东部山区的游牧部落,灭亡了定居于两河流域南部,且已学会了农耕的阿卡德人建立的阿卡德王国;与阿卡德人一样来自叙利亚草原的阿摩利人,同来自两河流域南部山区的埃兰人一起灭掉了苏美尔人的最后一个王朝——乌尔第三王朝,使苏美尔人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他们创造的楔形文字几乎被西亚所有的民族所借用)。这些阿摩利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若干个小的国家,其中最重要的,也最著名的是古巴比伦王国,它重新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
在古代埃及,情况稍有不同。在埃及的第二中间期(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曾发生过喜克索斯人的入侵和统治。不过,喜克索斯人并未完全征服埃及,它只占领了埃及的中部和北部,并且后来也被埃及人赶走了,埃及的传统没有中断。在公元前1000年代以前,埃及不曾完全被别人征服过,即使横扫了整个地中海东部,灭亡了著名的赫梯王国的“海上民族”入侵,也未使其倒下(虽然它曾给了埃及沉重打击),埃及人的传统一直保持到公元前1000年代中叶。
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交往,不仅表现为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入侵和征服,也有农耕世界对游牧世界的入侵和征服。最明显的例子大概莫过于埃及对其南部的努比亚地区的入侵。从古王国时期起,埃及对努比亚的入侵就有文献可考,而在中王国时期和新王国时期,埃及人对努比亚的入侵规模就越来越大:古王国时期埃及的南部疆界仅及于尼罗河第一瀑布,中王国时期则推到了第二瀑布以外,新王国时期更进到了第四瀑布以外。
在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交往中,农耕世界有许多东西是游牧世界所需要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先进的生产技术(包括农业的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科学知识、文学艺术、建筑技术等。游牧世界也有许多东西是农耕世界所需要的,特别是牲畜、畜产品(皮毛、乳制品、肉等)。游牧世界也有自己的文化,其中也有农耕世界可以吸收和借鉴的东西。这种交流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因而是对双方有利的。历史证明,这种交流从总的方面说是促进了历史发展的,虽然其中不免有破坏、杀戮,有时甚至发生历史的暂时倒退。
从发展的趋势看,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之间的交流,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
波斯人在其兴起之前,曾是一个比两河流域和埃及古老文明落后得多的民族。它在公元前2000年代末期从中亚地区或南俄罗斯草原迁徙到伊朗高原西南部之前,也是一个游牧部落。只是到伊朗高原定居之后,才学会了农耕,但也没有完全放弃游牧。据希罗多德记载,它的10个部落中有6个已从事农业,但还有4个从事畜牧业。因此,从波斯与两河流域、埃及和印度河流域的关系而言,似乎也可以说是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交往,它对西亚北非的征服,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游牧部落对农耕世界的征服。而且,它征服了3个古老的文明中心,接近于第四个文明中心(希腊世界),建立起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并君临其上,统治了这广大地区达200年之久,在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交往与冲突方面,表现出了更大的规模,也提供了一幅更为鲜明的图画。
游牧世界既然是落后的,发展较为缓慢的,为什么往往能征服并统治了先进的、发展更为迅速的农耕世界文明地区呢?这是因为,历史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先进的不一定永远先进,落后的也不一定永远落后。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并非平行发展永不相交。相反,游牧世界长期与农耕世界为邻,彼此之间交往十分频繁,游牧世界长期受农耕世界文明的熏陶,吸收其先进生产技术、文化、军事技术和政治经验。这一切促进了与农耕世界为邻的游牧部落的迅速发展。而且,有些游牧部落的武器并不落后,它完全可以从农耕世界学到制作武器的技术,它的骑兵又具有更大的机动性,它的军事技术也不一定落后;而先进的农耕世界,由于长期的发展而内部矛盾重重,严重削弱了自己的力量,而游牧部落正因为其落后,内部矛盾较少且不那么尖锐,因而往往更为团结,可以组成一支较为强大的军事力量。许多入侵和征服农耕世界先进地区的游牧部落,都处在氏族社会的解体阶段,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些部落把掠夺当作最为光荣的事。当机遇来临时,即当其近邻的农耕世界衰落、内部矛盾严重而大为削弱之时,更会乘虚而入。波斯帝国兴起之时,正值西亚北非的文明古国处于衰落的时期,被内部矛盾困扰的时期,因此,它征服了这么广大的地区。后来,它又被比它更落后的马其顿亚历山大所灭,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比波斯帝国更加广大的帝国——亚历山大帝国。“落后者”打败了、征服了“先进者”,这也许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波斯帝国的灭亡也就是西亚北非古代文明的终结,因为,在此以后,在西亚和埃及占统治地位的就不再是这些地方本地人的统治,而是外来人的统治,这个地区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被打断了。
[1] [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第4卷,44。
[2] 王新中、冀开运:《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3页。
[3] 参见王新中、冀开运:《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北京:商务印书馆,第63、88页;王治来:《中亚史》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6~37页。
[4] 见该篇第46章,第12节。
[5] 见朱龙华书,第351-352页。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以赛亚》中的说法可能在翻译上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