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远古石器时代的居民
据考古资料显示,希腊大陆很早就有人类活动。1961年在希腊北部的卡尔西狄斯(Chalcidice)地区曾出土了属于尼安德特人的头骨化石。迄今为止,在希腊大陆和爱琴海诸岛上所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已有20多处。中石器时代的遗址也有相当广泛的分布,其中最著名的是南希腊阿哥利斯地区发现的弗朗克提洞穴,“洞内人类居住留下的痕迹厚达4米,从中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根据碳14测定,时间为公元前19530年至前4300年)。”[1]洞穴内还出土了黑曜石制成的工具,而黑曜石只有位于基克拉底群岛的米洛斯岛才出产,说明希腊大陆和邻近岛屿之间很早就有了交流往来。
约在公元前70世纪,希腊大陆上出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点。20世纪中期,在希腊半岛北部的色萨利,相继发现了亚尔吉萨、塞斯克罗和索弗里三处无陶新石器时期的原始农民公社遗址。根据发掘成果大概可以推知,村民居住在土丘村落里,房屋布局和构造皆与西亚早期新石器时代的农民公社相类似。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同时也进行渔猎采集。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大麦、小米、豆类等;畜养的家畜包括绵羊、山羊、猪、牛等。主要使用的工具为石器(主要由燧石和黑曜石制成)和骨器。
公元前60世纪前后,希腊大陆步入有陶新石器时代,在马其顿的尼亚-尼科米底亚新石器村社遗址中出土了彩陶、印章以及长头细眼的泥制母神像。在色萨利北部的奥查基也发现了新石器早期的文化遗存。希腊大陆中期和晚期新石器文化分别以色萨利的塞斯克罗遗址和狄米尼遗址为代表。与原来新石器早期文化相比,新石器中期以后希腊大陆的定居点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首先是城堡式村落的出现。“塞斯克罗地势险要,位于两条河流之间一个封闭的山谷中……在卫城西南,人们发现了属于新石器时代B期城墙的遗迹。城墙还可能是双重的。”而在晚期的狄米尼卫城,则“至少有6道同心圆式的环形城墙”。建筑技术显示,狄米尼人已经有了相当高的筑城技艺及防御经验[2]。其次,其主要建筑已开始带有门廊厅房,呈现出麦加伦式建筑风格,其中以新石器晚期的狄米尼卫城中央的长方形大厅式建筑表现得尤为明显。另外,聚居区内房屋的大小及分布也有了明显区别。塞斯克罗城内最大的房子后面还附有三间内室,其中一间可以从里面锁上。狄米尼卫城的其他较小房屋则有规则地围绕在中心方形大厅的周围。这种情况表明,最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希腊大陆的居民中已经开始出现了某种分化。
二、来自小亚细亚的新居民
虽然关于古希腊新石器时代居民以及文化的起源等内容,目前仍有很多问题不甚清楚;但正如考古资料所显示的,古希腊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无疑受到更早进入新石器时代的西亚文化的影响。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40世纪末,大概有一批人从小亚细亚来到希腊大陆和爱琴海诸岛,他们不属于印欧语族,所操语言也非希腊语,一般称之为地中海族。他们的很多词汇,包括地名、人名及其他很多名词都为以后的希腊语所继承。希腊大陆、克里特岛和小亚细亚等地的一些非希腊语的地名(如科林斯、克诺索斯、哈利卡纳苏斯等)就是由他们留传下来的[3]。一般认为,希腊古典文献中的佩拉司吉人、勒勒吉人或卡利亚人,大概指的就是这些操非希腊语的人。前者主要居住在希腊大陆,后者主要分布在海岛上。
据修昔底德记载,在“希腊人”的统称形成之前,佩拉司吉人在希腊大陆各部族的名号中占重要地位[4]。希罗多德也说佩拉司吉人是一群讲非希腊语的异族人,很早就在希腊大陆生活,“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居住地”,后来其中一部与在阿提卡的希腊人混合,融入了希腊族伊奥尼亚人之中,在语言上也改说希腊语,用希氏的话说便是“必定忘掉了自己的语言而学习了另一种语言”[5]。
至于克里特岛和爱琴海诸岛的早期居民,则主要是勒勒吉人或卡利亚人。希罗多德在谈及克里特岛的居民时说:“卡利亚人是从岛屿上到大陆上来的一个民族。在古昔的时代,他们是国王米诺斯的臣下,他们当时被称为列列该斯(即勒勒吉)人,居住在岛屿上面。在据我所知道的最遥远的时代,他们从没有义务对任何人纳贡,只是在国王米诺斯需要的时候,供给他的船只以乘务人员。因此,既然米诺斯是一个征服了许多土地并且是一个在战争中经常取得成功的国王,卡利亚人在他的统治时代,是远比其他一切民族要著名的民族。……在米诺斯之后很长一个时候,卡利亚人被伊奥尼亚人和多利亚人逐出了海岛,于是便定居在大陆上了。”[6]关于勒勒吉人或卡利亚人的来源,希氏认为“美西亚人和吕底亚人是卡利亚人的同胞民族”[7]。而考古发掘的一些情况也表明,他们可能是从小亚细亚地区迁徙而来的。大概在早期青铜时代,陆续又有从小亚细亚来的移民迁徙到基克拉底群岛和克里特岛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并与当地较早到来的居民融合在一起。另外,可能还有一些来自非洲海岸的移民到岛上定居[8]。
三、印欧语系诸部落的迁入
据希罗多德记载,古希腊人是富有流动性的民族。约公元前2500年以后,一批操希腊语的印欧人大概从多瑙河流域南下入侵希腊大陆北部的马其顿、色萨利和伊庇鲁斯地区。约公元前2000年以后,北方的印欧语族诸部先后多次南下,侵入希腊半岛中部和南部的伯罗奔尼撒地区,与当地居民混合同化而形成了希腊人。传统认为,公元前12世纪以后,伴随着包括多利亚人在内的北方人群的南侵,希腊世界又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直到公元前10世纪初,希腊人各部族在古希腊地理范围内的分布才基本稳定下来。马其顿人居住在北希腊的马其顿地区;爱奥尼亚人分布于中希腊的阿提卡、爱琴海中部诸岛、小亚西海岸的中部;埃奥利亚人分布在北希腊和中希腊大部分地区、爱琴海北部诸岛、小亚西海岸北部;阿卡亚(中文或译作“亚该亚”)人主要分布在伯罗奔尼撒的阿卡地亚和阿卡亚地区;多利亚人则占据了伯罗奔尼撒大部地区,爱琴海南部诸岛,还有小亚西海岸的南部。
[1] 麦克金德里克:《会说话的希腊石头》,晏绍祥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9页。
[2] 麦克金德里克:《会说话的希腊石头》,第20-21页。
[3] N.G.L.Hammond,A History of Greece to 322 B.C.,Oxford,1959,p.39.
[4]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Ⅰ.3。
[5] 希罗多德:《历史》,Ⅰ.56,57,58。
[6] 希罗多德:《历史》,Ⅰ.171。
[7] 希罗多德:《历史》,Ⅰ.171。
[8] N.G.L.Hammond,A History of Greece to 322 B.C.,pp.24-25.